45楼#
发布于:2020-03-01 02:20
颅息穴 颅息穴归属手少阳三焦经,有缓解治疗头痛、耳鸣耳痛、小儿惊痫、呕吐等作用,颅息穴的位置:沿耳轮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详见本文图解颅息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1、颅息穴的位置:位于头部,当角孙穴与翳风穴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 2、取穴方法:侧坐位,在头部,乳突中央,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 3、快速取穴:侧坐位,在头部,于耳后发际,瘈脉穴与角孙穴沿耳轮连线的中点处。 4、穴位解剖: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和枕大神经的吻合支。 图片:u=1248839195,837416252&fm=11&gp=0.jpg 一、穴名解说: 【颅息穴】经穴名。出自于《针灸甲乙经》。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图。别名:颅骢穴。 穴位含义:三焦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收引冷降。 (1)“颅息穴”。“颅”,头盖骨也、肾主之水也,此指天部的冷降水气。“息”,停息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收引冷降。本穴物质为角孙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其变化为进一步的散热冷降,如风停气止之状,故名“颅息穴”。 (2)“颅骢穴”。“颅”,头盖骨也、肾主之水也,此指天部的冷降水气。“骢”,同囟,囟为连合胎儿或新生儿颅顶各骨间的膜质部,亦即间隙也。颅骢名意指天部的水湿之气在本穴由天之上部降至天之下部。理同颅息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后下传瘈脉穴。 功能作用:清热降浊。 二、颅息穴位的作用功效: 1、主治病症:头痛、牙痛、耳鸣耳痛、小儿惊痫、呕吐、癫痫等 2、作用功效:通窍熄风、镇惊止痛。 3、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中耳炎等。 4、颅息穴位配伍:颅息穴配风池穴、太阳穴、天冲穴、脑空穴缓解治疗偏头痛、头风病; 颅息穴配太冲穴缓解治疗小儿惊痫、呕吐涎沫、瘈疭。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身热痛,胸胁痛不可反侧,颅息主之。”;《针灸大成》:“主耳鸣痛,喘息,小儿呕吐涎沫,瘈疭发痫。”;《铜人针灸经》:“治身热头重,胁痛不得转侧。” 图片:u=506594427,2363262234&fm=26&gp=0.jpg |
|
|
46楼#
发布于:2020-03-03 11:24
上星穴 简易取穴:在前发际正中直上拇指宽处。
学术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督脉。 督脉在身体内循行的路线: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向后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络脑,沿头部正中线,上至巅顶的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寥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分支:在脊柱尾骨端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贯脊,分出后,属肾。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央。 额肌;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额动静脉分支;骨膜,额骨;大脑,间脑。 释义 上,上方;星,天上之星。人头形圆象天,穴居头上,如星在天。 功能 前头痛,眩晕,角膜炎,鼻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中风,癔病,癫痫,精神病。 图片:fc1a2fca85d047a09630764f3c6f7fea.jpg |
|
|
47楼#
发布于:2020-03-03 11:28
申脉穴 简易取穴:在外踝骨下缘正中。
学术定位: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八脉交会穴:通阳跷脉。 腓骨肌下支韧带,腓骨长、短肌(腱),距骨外侧韧带;腓肠神经,腓浅神经;跗外侧动脉,腓动脉跟外侧支,足底外侧动脉,小隐静脉,外踝前、后动静脉;距骨。 释义 申,通“伸”,伸展;脉,经脉。穴属膀胱经,又是阳跷脉的起点,由此向阳跷脉伸展。 功能 预防改善头痛,眩晕,癔病,癫痫,精神病;腰腿痛,踝关节痛。 图片:386385257cf841a794b7e1602578c58d.jpg |
|
|
48楼#
发布于:2020-03-04 14:47
水道穴 腧穴定位:
水道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 取穴时,仰卧位,在天枢直下3寸,关元穴(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水道穴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仰卧取之。 仰卧位,在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上3/5与下2/5交点,中线旁开2寸处取穴。 图片:cca28335e5dde7113c50c21cacefce1b9f16619e.jpg 传输胃经的地部经水。 水道有利水消肿,调经止痛,清湿热,利膀胱的作用。 水德乃长养万物之大道,水道穴处适当膀胱,为水之通路,本穴能行水利尿,主治膀胱热结,小便不通,或膀胱虚寒,痛引阴中。《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膀胱有寒,三焦结热,小便不利。” 水道穴主治小腹胀满,腹痛,月经不调,痛经,子宫下垂,卵巢炎,盆腔炎,不孕,小便不利,小腹胀痛,遗尿,便秘,二便不通,疝气偏坠,腰背强急,胞中瘕,子门寒,肾炎,膀胱炎,睾丸炎,尿潴留,水肿,尿道炎,小儿睾丸鞘膜积液,腹水,脊髓炎,脱肛等。 水道穴主治小腹胀满、腹痛、痛经、小便不利。 水道穴主治小腹胀痛,小便不利,遗尿,便秘,月经不调,疝气等。 水道穴主治少腹、前阴等疾患:如小腹胀满、二便不通、疝气偏坠、腰背强急、胞中瘕、子门寒、痛经等。 现多用水道治疗肾炎、膀胱炎、睾丸炎、尿潴留、子宫下垂、卵巢炎等。 水道穴主治小便不利;痛经,不孕;小腹胀满,水肿,疝气。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尿潴留,睾丸炎,小儿睾丸鞘膜积液; 妇产科系统疾病:盆腔炎,子宫病,卵巢病; 其它:腹水,脊髓炎,疝气,脱肛,便秘。 图片:5602d3628535e5dd4cae24357dc6a7efcc1b629e.jpg |
|
|
49楼#
发布于:2020-03-05 15:16
太乙穴 图片:07ac0fe61c6542e2875eb61c9be7c9db.jpg 【别名】 太一。 【穴义】 胃经气血在此形成强盛风气。 【名解】 太乙。太,大也。乙,卯木也,风也。太乙名意指胃经气血在此形成强盛风气。本穴物质为关门穴传来的水湿云气,因其较为滞重,运行是从关门穴的天之上部传至本穴的天之下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腹部外传之热的作用,水湿之气膨胀扩散形成横向运行的强盛风气,故而本穴名为太乙。太一名意与太乙同,一通乙。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强劲的风气。 【运行规律】 风气循胃经向穴外传输。 【功能作用】 除湿散热。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取穴方法〗上腹部,脐中上2寸(下脘)旁开2寸处,当不容与天枢连线的下 1/3折点。 〖穴位配伍〗配中脘治胃痛。 图片:01bdf91f423d4502907a4e188911765b.jpg |
|
|
50楼#
发布于:2020-03-06 12:19
阳白穴 图片:20190604145116_30024f746f8661a09c50cd31ae4c3282_1.jpg 图片:20190604145116_30024f746f8661a09c50cd31ae4c3282_2.jpg 阳白穴:祛风清热、益气明目、清头明目、祛风泄热的作用。 主治病症:对于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等病征的治疗都有显著的效果。阳白穴主治眼目、头面等疾患,如头痛、项强、目赤肿痛、眼睑动、胬肉攀睛、迎风流泪、瞳子痒痛、目眵、雀目等。现代又多用阳白穴治疗眶上神经痛、眼睑下垂、近视、角膜炎、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阳白穴主治前额痛,目眩,目痛,眼睑动,以及近视,夜盲症,面神经麻痹,眶上神经痛等。 五官科系统疾病:眼科疾病;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或面肌痉挛,眶上神经痛等。对于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等病征的治疗都有显著的效果。 穴位配伍 阳白穴配太阳穴、睛明穴、鱼腰穴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 阳白穴配太阳穴、风池穴、外关穴,有祛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阳白穴配颧髎穴、颊车穴、合谷穴,有祛风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面神经麻痹。 阳白穴配睛明穴、太阳穴,有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刺灸法: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针刺方法:平刺0.5~0.8寸,局部胀痛; 向下透鱼腰;向左右透攒竹、丝竹空穴,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头部或眼眶。 艾灸方法:艾条灸5~10分钟。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