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八识学说,世界是内识的变现
大势至尊者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UID564
  • 粉丝6
  • 关注16
  • 发帖数150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阅读:1479回复:0

佛法八识学说,世界是内识的变现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9-11-22 20:44
修学佛法就不能不了解“识”,它是众生分别、认知世界的内在因素。法相唯识学最根本的命题是:不论客观世界的现象还是认识世界的主体作用,都是最高的“内识”的变现。在法相宗看来,外境从根本上说是不存在的,只有“识”自身存在着,这叫做“识有境无”。这有点像你在魔法水晶球里看到一座王宫,它其实是你心里的影子。《成唯识论》在此点上论述不止一处,卷一中说:“由此应知,实无外色唯有内识,变似色生。”卷二中说:“由此应知,实无外境,唯有内识,似外境生。”识是最大最根本的范畴,是无法完全表达的存在。“真如也就是识的“实性”。

图片:2.jpeg



“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虚妄义。”真如被法相宗解释成一种“识”的根本性,周遍所有的识,当然也就遍布世界的一切角落了。

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就是人分别和感知外物的精神因素,相当于编译程序,它们各自对自己的对象发生作用。眼睛的作用是区分光色(把光波转化成颜色),鼻子的作用是嗅出气味(把气体分子的形状转化成气味)。法相宗认为这五识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不深不续”。这是说,五识的发生是粗浅的和不连续的,五识的发生必须具备与之相应的条件。比如舌识,尝到糖时感到甜,但糖一旦没有,甜味随即消失,并不常留于舌上。身识更是如此,接触物体时身体觉得有压力和温度,一旦离开马上就会失去感觉。总之五识的作用是间断而浮浅的,仅仅是一种感觉而已,没有其它的内涵。

第六识意识,和今天所说的意识大致相当,是外在事物的形象在内心的显现(反应),它在一定涵义上又相当于知觉。法相宗认为,意识的主要作用是统率、协调前五识的认识作用。比如一个苹果,眼识区分它的颜色、鼻识辨别它的气味,舌识辨别味道,手可以摸出它的质地,这样不同渠道的信息反映给(大脑)意识就组成对于苹果的整体印象。

第六识的作用范围并不仅限于五识感觉的范围,它的对象是“一切法”,即全部外境。《成唯识论》说它又名“法识”,可以了知一切法。因而它的作用要比感觉深刻得多。而且,它未必非要与五识联系在一起活动,它也可以自由自在地胡思乱想,或者进行纯粹逻辑的推理。

《成唯实论述记》把意识的特点归结为“深而不续”、“内外门转”意识比其它的识作用更为复杂和深刻,但也并不在一个问题上水远停留,迟早总要跳到另一个问题上去。再者,前五识都依外境起作用,意识不完全如此,它可以依外境起作用,也可以依更深层的内识起作用。实际上,意识中也有“我执”,叫做“分别我执”,这近乎于一种逻辑上的自我,是对于外境和认识能力进行分别的结果。意识中建立起的“自我”并不十分牢固,因为它是不连续的。比如一个人今世认为“我”是一个美女,下一世根本记不起美女,只以当世的那个状态为“我”,可能是个俊男了。

深层的“自我”有一类似西方人所说的潜意识中的自我,但程度更深,它是第七识末那识的作用。末那识与前六识有根本的区别,前六识都以外境为认识对象,末那识却不然,它以第八识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坚执地以为第八识为自我。这种坚执极为强烈,它不随外境的的变化而变化,阿赖耶识是永恒的,所以末那识也就随之永恒存在。同时,末那识必须依托于阿赖耶识才能起作用,它是第一个执着,是世界发生的第一个变相,近似于牛顿寻找的第一推动力。有自我就区分出外境来,因为末那识实际上是阿赖耶识变现出六识、外境的桥梁。

第八识“阿赖耶识”是前面七识的总依据。所谓“阿赖耶”就是“藏”的意思。它能含藏一切种子,即具备一切作用的潜在力。这是阿赖耶识的第一个特征,也叫“自相”。

第二个特征叫“异熟”,是阿赖耶识的“果相”,即当含藏的的各种种子因缘成熟之时,就会招致天界、人间或地狱饿鬼等不同的果报。

异熟细分又有三种。一、“变异而熟”,种子发生变异,招致相应的报应(这辈子为人身,下辈子成畜生)。二、“异时而熟”,前世造业,今世受报。中国人常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根据就在这里。三、“异类而熟”,善者生天堂,恶者入地狱,哪一类人就得哪一类的果报。第三个特征是“一切种”,这是阿赖耶识的“因相”。意思和第一种特征差不多,说的是阿赖耶识可以含藏一切种子,因而又叫“种子识”。

八识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法相宗用“依”和“转”来概括。依者,一切依靠因缘而生;转者,依缘则有流转,不可固定。依转说的是八识之间相互依存,却又流转不息的关系。

第七识依第八识而转,其过程是连续无间断的。第六识依第七识而起。前五识与第六识、第七识的依转关系大致也是附属与主宰的关系。总之,阿赖耶识是其它七识依存流转的中心体。“为彼依者,谓与转识作所依止。以能执受五色根故,眼等五识依之而转;又与末那为依止故,第六意识依之而转,末那、意识,转识摄故。”在这里,相互依存、流转不息是一个普遍原则,即便阿赖耶识也并不例外,因为追究起来,八识本来是一体化的。至于阿赖耶识究竟怎么变成了现存世界,则必须细究“种子”的作用。

图片:1.jpeg


上善若水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