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头歌诀》方解(下)
普贤尊者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UID567
  • 粉丝7
  • 关注8
  • 发帖数368
90楼#
发布于:2019-12-31 21:21
8.青蒿鳖甲汤  (吴鞠通)  养阴透热。(《温病条辫》)

【歌诀】

青蒿鳖甲知地丹  阴分伏热此方攀

夜热早凉无汗者  从里达表服之安

【组成】青蒿知母各二钱(各6g) 鳖甲五钱(l5g) 生地四钱(12g)丹皮三钱(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养阴透热。

【主治】温病后期,阴液耗伤,邪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方析】温病后期,阴液已伤,余邪未尽为本方主证。方以鳖甲滋阴退热,青蒿清透引邪外出为君。生地滋阴清热生津,知母滋阴降火,助鳖甲养阴退热;丹皮辛苦微寒,助青蒿透泄阴中伏火,共为臣药。
普贤尊者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UID567
  • 粉丝7
  • 关注8
  • 发帖数368
91楼#
发布于:2019-12-31 21:21
十六、除痰之剂
除痰之剂,即祛痰剂。是以祛痰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用于治疗各种痰病。痰的成因很多,内伤外感皆可生痰。根据其适应证,祛痰剂可分为燥湿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治风化痰等五类,运用时应分清寒热虚实,辨明标本缓急。


参考资料:中药大辞典、汤头歌诀白话解。


汤头歌诀白话解(第14节)


1.二陈汤   一切痰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

二陈汤用半夏陈  益以茯苓甘草成

利气调中兼去湿  一切痰饮此为珍

导痰汤内加星枳  顽痰胶固力能驯①

若加竹茹与枳实  汤名温胆可宁神

润下丸仅陈皮草  利气祛痰妙绝伦

【词解】①驯:驯xún,音寻,使顺服。

【组成】半夏橘红各五两(各15g) 白茯苓三两(9g)  炙甘草一两半(5g)

【用法】加生姜3g,乌梅一个,水煎服。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方析】湿痰停聚为本方主证。方用半夏健脾燥湿,降逆化痰,和胃止呕为君。臣以襦红理气燥湿。佐以茯苓健脾渗湿;生姜降逆化痰,既制半夏之毒,又助半夏、橘红行气消痰;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散收相伍。使以甘草调诸药,润肺和中。

【附方】(1)导痰汤(《妇人良方》) 半夏二钱(6g)  南星 枳实 茯苓 橘红各-钱(各3g)甘草五分(l.5g) 生姜十片,水煎服。

功用:燥湿祛痰,行气开郁。

主治:痰涎壅盛,胸膈痞塞,或咳嗽恶心,饮食少思,及肝风挟痰,呕不能食,头晕口干,不时吐痰,甚或痰厥。

(2)温胆汤(《三因方》) 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各6g)陈皮三两(9g)炙甘草一两(3g) 茯苓一两半(5g)加生姜五片,枣一枚,水煎服。

功用: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饮不眠,或呕吐呃逆,及惊悸不宁、癫痫等。

(3)润下丸(又名二肾散,即(证治准绳?类方)二贤散)陈皮八两(240g) 炙甘草二两,(60g)共研细末,用蒸饼泡成糊做丸。

功用:利气祛痰。

主治:膈中痰饮,积块少食。
普贤尊者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UID567
  • 粉丝7
  • 关注8
  • 发帖数368
92楼#
发布于:2019-12-31 21:22
2.涤痰汤  (严用和)  中风痰症。(《济生方》)

【歌诀】

涤痰汤用半夏星  甘草橘红参茯苓

竹茹菖蒲兼枳实  痰迷舌强服之醒

【组成】姜制半 夏胆星各二钱半(各8g)  橘红枳实茯苓各二钱(各6g) 人参 菖蒲各一钱(3g) 竹茹七分(2g)  甘草五分(2g)

【用法】加姜、枣,水煎服。

【功用】涤痰开窍。

【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方析】中风痰迷心窍为本方主证。方用橘红、半夏、胆星利气燥湿而化痰为君。臣以菖蒲开窍通心,竹茹清化热痰,枳实破痰利膈。佐以人参、茯苓、甘草补益心脾而泻火。共使痰消火降,经络通利。
普贤尊者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UID567
  • 粉丝7
  • 关注8
  • 发帖数368
93楼#
发布于:2019-12-31 21:22
3.青州白丸子 风痰惊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

青州白丸星夏并  白附川乌俱用生

晒露糊丸姜薄引  风痰瘫痪小儿惊

【组成】生天南星三两(9g) 生半夏七两(210g) 生白附子二两(60g) 生川乌半两(15g)

【用法】研极细末,盛绢袋中,用井水摆出粉,手搓以尽为度,将药置瓷盆中,日晒夜露,每日换清水搅之,春五日,夏三,秋七,冬十日,晒干,糯米糊丸如绿豆大。初服五丸,加至十五丸,姜汤下。瘫痪每服二十丸,温酒下。小儿惊风每服二、三丸,薄荷汤下。

【功用】燥湿散寒,祛风化痰。

【主治】风痰壅盛。症见呕吐涎沫,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瘫痪,及小儿惊风等。

【方析】风痰壅盛为本方主证。方中半夏、南星燥湿散寒,祛风逐痰为君。臣以川乌、白附子温经逐风。四药浸而晒之用沉淀,是杀生药之毒,化刚为柔;半夏与乌头相反,是取其相反相成。全方借星附之醒豁,乌半之冲激,可以奋起一身机能。生姜、薄荷和胃利清窍为佐。

按:本方为治风痰上药,热痰迷窍不宜。
普贤尊者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UID567
  • 粉丝7
  • 关注8
  • 发帖数368
94楼#
发布于:2019-12-31 21:23
4.清气化痰丸  顺气行痰。(录自《医方考》)

【歌诀】

清气化痰星夏橘  杏仁枳实瓜蒌实

芩苓姜汁为糊丸  气顺火消痰自失

【组成】胆南星 半夏各一两半(各4.5g) 瓜蒌仁 陈皮 黄芩 杏仁 枳实 茯苓各一两(各30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痰热内结。症见咳嗽痰黄,咯之不爽,胸膈痞满,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析】痰热内结为本方主证。方以胆南星清热化痰,治实痰实火之壅闭。臣以黄芩、瓜蒌仁降肺气,化热痰,以助胆星之力;枳实、陈皮下气开痞,消痰散结。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杏仁宣利肺气,半夏燥湿化痰。
普贤尊者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UID567
  • 粉丝7
  • 关注8
  • 发帖数368
95楼#
发布于:2019-12-31 21:23
5.项气消食化痰丸  (沙图穆苏)  酒食生痰。(《瑞竹堂》)

【歌诀】

顺气消食化痰丸  青陈星夏菔苏攒①

曲麦山楂葛杏附  蒸饼为糊姜汁抟②

【词解】①攒:攒cuanˊ,音窜,聚在一起。

②抟:抟tuan~,音团,把东西揉成球状。

【组成】胆星半夏各一斤(各480g)青皮陈皮生莱菔子 炒苏子 炒神 炒麦芽 炒山楂杏仁制香附各一两(各30g)

【用法】研细末,用姜汁和蒸饼煮糊成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9g)。

【功用】消食化痰,通顺气机。

【主治】酒湿食积生痰。症见痰多而粘,胸膈胀闷,早晨咳嗽等。

【方析凵酒食生痰为本方主证,方用胆星、半夏燥湿化痰为君。臣以苏子、莱脓子、杏仁降气,青皮、陈皮、制香附行气。佐以葛根、神曲解酒,山楂、麦芽消食。使湿去食消,痰除气顺,诸症自消。
普贤尊者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UID567
  • 粉丝7
  • 关注8
  • 发帖数368
96楼#
发布于:2019-12-31 21:23
6.礞石滚痰丸 (王隐君)  顽痰怪病。(《丹溪心法附余》)

【歌诀】

滚痰丸用青礞石  大黄黄芩沉水香

百病多因痰作祟① 顽痰怪症力能匡②

【词解】①祟:祟sui音岁,指鬼怪或鬼怪害人。

②匡:纠正。

【组成】大黄黄芩各八两(各240g)礞石焰硝各一两(各30g) 沉香半两(15g)

【用法】水泛小丸,每服5一9g,日1一2次;或水煎服。

【功用】泻火逐痰。

【主治】实热老痰。发为癫狂惊悸;或怔仲昏迷,或咳喘痰稠,或胸脘痞闷,或眩晕耳鸣,或绕项结核,或口眼蠕动,或不寐,或梦寐奇怪之状,或骨节卒痛难以名状,或噎塞烦闷,大便秘结,苔黄厚,脉滑数有力。

【方析】实热老痰为本方主证。方以硝煅礞石燥悍重坠,善攻逐陈积伏匿之老痰。臣以大黄荡涤实热,开痰火下行之路。佐以黄芩泻火,清上焦气分之热;沉香降气。

按:本方为攻坠实热老痰之峻剂,体虚及孕妇不可轻投。
普贤尊者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UID567
  • 粉丝7
  • 关注8
  • 发帖数368
97楼#
发布于:2019-12-31 21:24
7.金沸草散  (朱肱)  咳嗽多痰。(《类证活人书》)

【歌诀】

金沸草散前胡辛  半夏荆甘赤茯因

煎加姜枣除痰嗽  肺感风寒头目颦①

局方不用细辛茯  加入麻黄赤芍均

【词解】①颦:颦pin,音频,原指忧愁,此处作痛字讲。

【组成】旋覆花(即金沸草的花) 前胡细辛各-钱(各3g) 荆芥一钱半(4.5g) 半夏五分(1.5g)炙甘草三分(1g)赤茯苓六分(2g)

【用法】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水煎服。

【功用】消痰降气,发散风寒。

【主治】中脘停痰,又感受风寒。症见咳嗽痰多,发热恶寒,头目昏痛,鼻塞声重等。

【方析】中脘停痰为本方主证。发热恶寒、头昏痛、鼻塞为复感风寒兼证。方用旋覆花消痰降气为君。臣以前胡、半夏化痰止咳。佐以荆芥发汗散风寒;细辛温经散寒;赤茯苓行水;姜枣和胃。甘草和中调药为使。

【附方】《局方》金沸草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麻黄 前胡各三两(各9g) 荆芥穗四两(12g)甘草半夏赤芍各一两(各3g), 加生姜三片,枣一个,水煎服。

功用:宣肺发表,消痰止咳,凉血清热。

主治:外感风寒,咳嗽喘满,痰涎不利。

按:《局方》金沸草散不用细辛、赤茯苓。加麻黄宣肺发表;赤芍凉血清热,既防辛温发汗太过,又解风寒郁经之邪热。故其适应证以风痰为主;而朱肱的金沸草散则宜于原有寒痰,复感风寒而发者。
普贤尊者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UID567
  • 粉丝7
  • 关注8
  • 发帖数368
98楼#
发布于:2019-12-31 21:24
8.半夏天麻白术汤 (李东垣)  痰厥头痛。(《脾胃论》)

【歌诀】

半夏天麻白术汤  参芪橘柏及干姜

苓泻麦芽苍术曲  太阴痰厥头痛良

【组成】半夏 麦芽 陈皮各一钱半(各4.5g) 白术炒神曲各一钱(各3g) 天麻 苍术 人参黄芪白茯苓泽泻各五分(各1.5g) 黄柏 干姜各二分(各1g)

【用法】水煎服。

【功用】健脾化饮,定风止晕。

【主治】痰厥头痛。症见头痛欲裂,咳痰稠粘,眼黑头眩,恶心烦闷,身重如山,四肢厥冷等。

【方析】脾胃二经素有湿痰,又冒受风寒,湿痰厥逆上冲为本方主证。方用半夏燥湿化痰;天麻升清降浊,定风除眩;共为君药。臣以人参、黄芪、白术、苍术补气健脾,燥湿除痰;茯苓、泽泻利水通小便而除湿。佐以干姜温中逐寒;黄柏泻下焦之火;神曲、麦芽消食助胃,陈皮理气调胃而除痰。
普贤尊者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UID567
  • 粉丝7
  • 关注8
  • 发帖数368
99楼#
发布于:2019-12-31 21:25
9.常山饮    痰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

常山饮中知贝取  乌梅草果槟榔聚

姜枣酒水煎露之  劫痰截疟功堪诩①

【词解】①诩:诩xǔ,音许,夸张。此处作赞许讲。

【组成】常山二钱(6g) 知母 贝母草果槟榔各一钱(各3g) 乌梅二个 生姜三片 大枣—枚

【用法】水酒各半煎,露一宿,空腹服。

【功用】劫痰截疟。

【主治】疟疾。

【方析】疟痰作疟为本方主证。方用常山祛除疟痰;槟榔下气破积,消食行痰为君。臣以贝母助君除痰。佐以知母滋阴清热,乌梅生津清热,草果温脾除寒,姜枣调和营卫。
普贤尊者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UID567
  • 粉丝7
  • 关注8
  • 发帖数368
100楼#
发布于:2019-12-31 21:26
10.截疟七宝饮  (王贶)  劫痰截疟。

(《易简》)

【歌诀】

截疟七宝常山果  槟榔朴草青陈伙

水酒合煎露一宵  阳经实疟服之妥

【组成】常山—钱(3g) 草果 槟榔厚朴炙甘草青皮 陈皮各五分(各1.5g)

【用法】水酒各半煎,露一宿,空腹服。

【功用】劫除疟痰,截止发作。

【主治】三阳经实疟久发不止,寸口脉弦滑浮大。

【方析】肝风夹痰为方主证。方用常山、槟榔破除积痰食积为君。臣以厚朴除满,青皮疏肝,陈皮理气。佐以甘草和胃,佐常山以吐疟痰。

按:本方七味药相合截疟效果很好,故称“七宝”。本方与常山饮均只宜治疗实证,久疟不已而属虚者不宜。
普贤尊者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UID567
  • 粉丝7
  • 关注8
  • 发帖数368
101楼#
发布于:2019-12-31 21:27
增辑
1.三子养亲汤(韩柔)  痰火咳嗽。(《韩氏医通》)

【歌诀】

三子养亲痰火方  芥苏莱菔共煎汤

外台别有茯苓饮  参术陈姜枳实尝

【组成】白芥子(6g) 苏子(9g) 莱菔子(9g)各一钱

【用法】三药捣碎,酌量包煎,频服。

【功用】降气消食,温化痰饮。

【主治】痰壅气滞。症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

【方析】老人中虚,痰壅气滞为本方主证。方中白芥子温肺利气,快膈消痰;苏子降气行痰,止咳平喘;莱菔子消食导滞,行气祛痰。三药合用能使气顺痰消,食积得化,咳喘得平;临证观何证居多,则以何药为君。

【附方】茯苓饮(《外台秘要》) 茯苓人参(或党参)白术 陈皮 生姜各三钱(各9g) 枳实二钱〔6g),水煎服。

功用:健脾除痰。

主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水涎,气满不能食。

2.指迷茯苓丸  (朱丹溪)  停痰伏饮。(《丹溪心法》)

【歌诀】

指迷茯苓丸最精风化芒硝枳半并

臂痛难移脾气阻停痰伏饮有嘉名

【组成】半夏四两(l20g) 茯苓二两(60g) 枳壳—两(30g)风化朴硝半两(l5g)

【用法】为末,姜汁糊丸,每服6g,姜汤或温开水送下。

【功用】燥湿行气,软坚消痰。

【主治】痰停中脘,流于四肢。症见两臂疼痛,或四肢浮肿, ,舌苔白腻,脉弦滑。

【方析】痰停中脘为本方主证。方以半夏燥湿化痰为君。臣以茯苓健脾渗湿,既消已成之痰,又绝生痰之路。佐以枳壳理气宽中,俾痰随气行;风化硝软坚润下,使结癖停痰易消;姜汁制半夏之毒,且能化痰散饮。

按:原书本方作者误为孙思邈。

3.紫金锭  (万全)  祛痰辟秽。(《片玉心书》)

【歌诀】

紫金锭用麝朱雄  慈戟千金五倍同

太乙玉枢名又别  祛痰逐秽及惊风

【组成】山慈菇五倍子各三两(各90g红大戟—两半(45g) 千金子霜 雄黄 朱砂各一两(各30g) 麝香三钱(9g)

【用法】为末,用糯米粉压制成锭,阴干。每服0.6~1.5g,日二次;外用醋磨,调敷患处。

【功用】化痰开窍,辟秽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瘟疫时邪,神昏瞀闷,脘腹胀闷疼痛,呕吐泄泻,小儿痰厥。外敷疔疮疖肿。

【方析】感受秽恶痰浊,气机闭塞为本方主证。方中山慈菇清热消肿,千金子行水破血,大戟攻水行瘀为君。臣以麝香芳香开窍,行气止痛;雄黄辟秽解毒,朱砂镇心安神。佐以五倍子酸敛并降火化痰,以防攻窜太过。

按:本方又名“太乙玉枢丹”。应置于开窍剂中。

4.小陷胸汤(张仲景)  治小结胸。(《伤寒论》)

【歌诀】

小陷胸汤连夏蒌  宽胸开结涤痰周

邪深大陷胸汤治  甘遂硝黄一泻柔

大陷胸丸加杏苈  项强柔痓①病能休

【词解】①痓: 痓zhì,音治,风病的一种,症见口噤,角弓反张,抽搐。发热有汗为柔痉,发热恶汗为刚痉。后人以“痉”代“痓”。

【组成】黄连—两(6g) 半夏半升(l2g) 瓜蒌实—枚(30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主治】痰热互结。症见胸脘痞闷,按之则痛,或咳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析】痰热互结之小结胸证为本方主证。方以瓜蒌实清热化痰,通胸膈之痹为君。臣以黄连泻热降火,除心下之痞;半夏降逆消痞,除心下之结;二者辛开苦降,助君药清热涤痰,散结开痞。

【附方】(1)大陷胸汤(《伤寒论》) 大黄二两(12g)芒硝—升(30g)甘遂—钱匕(2g), 水先煎大黄,去滓,内芒硝,煮一、二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大便快利后停服。

功用:泻热逐水。

主治:结胸,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心下硬满而痛不可近,短气烦躁,日晡所小有潮热,脉沉而紧,按之有力。

(2)大陷胸丸(《伤寒论)大黄半斤(30g) 葶苈子芒硝杏仁各半升(各15g)研末捣和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加甘遂末一钱匕(2g),白蜜二合(6g),水煎连渣服。

功用:泻热逐水破结。

主治:结胸项亦强,如柔痉状。

5.十枣汤 (张仲景) 攻泻伏饮。《伤寒论》)

【歌诀】

十枣汤中遂戟花  强人①伏饮效堪夸

控涎丹用遂戟芥  萃苈大枣亦可嘉

【词解】①强人:素体强壮之人。

【组成】大枣十枚 甘遂 大戟 芫花各等分

【用法】每次以枣汤调服药粉五分至一钱(l.5一3g),日一次,空腹服。

【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1)悬饮。胁下有水气,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

(2)水肿腹胀属实证。

【方析】水饮壅盛于里为本方主证。方中甘遂善行经隧水湿,大戟善泄脏腑水湿,芫花善消胸胁伏饮痰癖,三药峻烈,各有专攻,合而为君,能攻逐脏腑胸胁积水。佐以大枣益气护胃,缓诸药之峻烈及毒性,使下不伤正。

【附方】(1)控涎丹(又名妙应丸;(《三因方》)甘遂大戟白芥子各等分,研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至十丸,临卧姜汤送下。

功用:祛痰逐饮。

主治:痰饮伏在胸膈上下,忽然颈项、胸背、腰胯隐痛不可忍,筋骨牵引作痛,走易不定,或手足冷痹,或头痛不可忍,或神昏嗜睡,或饮食无味,痰唾稠粘,夜间喉中痰鸣,多流涎唾。

(2)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葶苈子捣丸如弹子大大枣十二枚,先煮大枣,去枣,入葶苈,水煎顿服。

功用:泻痰行水,下气平喘。

主治:肺痈,浊唾痰涎,咳喘胸满不得卧,或面目浮肿等。

按:十枣汤又名三圣散(《圣济总录》),《丹溪心法》改为丸剂,名十枣丸,力量较本方缓和。如患者体虚邪实,又非攻不可,可用本方与健脾补益剂交替用,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

又:十枣汤及控涎丹应置于泻下剂中。
普贤尊者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UID567
  • 粉丝7
  • 关注8
  • 发帖数368
102楼#
发布于:2019-12-31 21:27
6.千金苇茎汤 (孙思邈)  肺痈。(《千金要方》)

【歌诀】

千金苇茎生董仁  瓜瓣桃仁四味邻

吐咳肺痈痰秽浊  凉营清气自生津

【组成】苇茎(可芦根代)二升(30g)  薏苡仁半升(30g)  瓜瓣(即甜瓜子;可冬瓜子代)半升(24g)   桃仁三十枚(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主治】肺痈。症见咳嗽,有微热,甚则咳吐腥臭痰、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胸胁肌肤甲错,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析】痰热内结为本方主证。方中苇茎甘寒轻浮,清泻肺热为君。臣以冬瓜仁清热化痰,利湿排脓;桃仁活血化瘀,散结消痈;薏苡仁清肺排脓,渗湿利尿,使湿热从小便而去。

按:本方应置于痈疡剂或清热剂中。
普贤尊者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UID567
  • 粉丝7
  • 关注8
  • 发帖数368
103楼#
发布于:2019-12-31 21:28
7.苓桂术甘汤  (张仲景)  痰饮和剂。(《伤寒论》)

【歌诀】

苓桂术甘痰饮尝  和之温药四般良

雪羹①定痛化痰热海蜇荸荠共合方

【词解】①羹:羹geng˙,音更,原指用肉、菜做的汤。此处因海蜇漂淡,色白如雪,故用雪羹作方名。

【组成】茯苓四两(12g) 桂枝三两(9g) 白术炙甘草各二两(各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化痰饮,健脾利湿

【主治】痰饮病。症见胸胁支满,目眩心悸,或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


【方析】痰饮中阳不足为本方主证。方中重用茯苓健脾渗湿为君。臣以桂枝温阳化气,化饮利水,且平冲降逆。君臣相伍,一利一温,对于水饮滞留而偏寒者尤宜。佐以白术健脾燥湿,助脾运化。使以甘草益气和中。共收饮去脾和,湿不复聚之功。

【附方】雪羹汤(《绛雪园古方选注》)荸荠四个,水煎服。

功用:泄热止疼,消痰化结。

主治:肝经热厥,少腹攻冲作痛。海蜇一两(30g)
普贤尊者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UID567
  • 粉丝7
  • 关注8
  • 发帖数368
104楼#
发布于:2019-12-31 21:28
8.金水六君煎  (张景岳)  肾水成痰。(《景岳全书》)

【歌诀】

金永六君用二陈  再加熟地与归身

别称神术丸苍术  大枣芝麻停饮珍

【组成】当归 半夏 茯苓各二钱(各6g) 熟地二至五钱(6-l5g) 陈皮一饯半〔4.5g) 炙甘草一钱(3g)

【用法】加生姜三至七片,水煎空腹服。

【功用】温补肺肾,利水化痰。

【主治】肺肾阴虚,湿痰内盛。症见咳嗽呕恶,喘逆多痰,痰带咸味。

【方析】肾虚水泛为痰为本方主证。方用熟地滋养肺肾;半夏健脾燥湿,降逆化痰为君。臣以陈皮理气燥湿,当归养血和血。佐以茯苓健脾渗湿;生姜降逆化痰,制半夏之毒。使以甘草调诸药,润肺和中。

【附方】神术丸(《本事方》) 苍术—斤(500g)芝麻五钱(15g)大枣十五枚,和匀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三钱)。

功用:燥湿,健脾,滑痰。

主治:脾虚停饮成癖,呕吐酸水,吐已复作。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