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译文注解
药上尊者
八地菩萨
八地菩萨
  • UID566
  • 粉丝11
  • 关注12
  • 发帖数1665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0楼#
发布于:2019-10-27 20:49
《难经》论病·五十二难

     曰:脏腑发病,根本等不?
     然:不等也。其不等奈何?然:脏病者,止而不移,其病不离其处:腑病者,仿佛贲响,上下行流,居处无常。故以此知脏腑根本不同也。

图片:1.jpg


第五十二难脏病与腑病的根本不同

[原文]
     难曰:腑脏发病,根本等不?
     然:不等也。
     然:脏病者,止而不移,其病不离其处;腑病者,彷佛贲响,上下行流,居处无常。故以此知脏腑根本不同也。

[译文]
问:腑或脏的发生病变,在根本上是相同的吗?
答:在本质上是不相同的。
问:其中不同的区别又怎样的呢?
答:属脏的病,大多是静止而不移动,患部是不会变动的;属腑的病,大多有种似有若无之气,奔动作响,忽上忽下地往来流动着,没有固定的所在。所以,根据这种情况,可知属脏属腑的病,在根本上是不同的。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大医精诚”——孙思邈
药上尊者
八地菩萨
八地菩萨
  • UID566
  • 粉丝11
  • 关注12
  • 发帖数1665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1楼#
发布于:2019-10-27 20:46
《难经》论病·五十一难

     曰:病有欲得温者,有欲得寒者,有欲得见人者,有不欲得见人者,而各不同,病在何脏腑也?
     然:病欲得寒,而欲见人者,病在腑也;病欲得温,而不欲见人者,病在脏也。何以言之?腑者阳也,阳病欲得寒,又欲见人;脏者,阴也,阴病欲得温,又欲闭户独处,恶闻人声。故以别知脏腑之病也。

图片:1.jpg


第五十一难喜恶与脏腑疾病的关系

[原文]
     难曰:病有欲得温者,有欲得寒者,有欲得见人者,有不欲得见人者,而各不同,病在何脏腑也?
     然:病欲得寒而欲见人者,病在腑也;病欲得温而不欲见人者,病在脏也。何以言之?腑者,阳也,阳病欲得寒,又欲见人;脏者,阴也,阴病欲得温,又欲闭户独处,恶闻人声,故以别知脏腑之病也。

[译文]
问:病人有愿意得到温暖的,也有愿意得到寒凉的;有的愿意见人,也有的不愿见人。他们的愿望各不相同,这是属于哪些脏腑的病呢?
答:病人有愿意得到寒凉,而又愿意见人的,这是属于腑的病;若有愿意得到温暖,而又不愿意见人的,这是属于脏的病。这两句话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六腑属阳,阳病主热,所以愿意得到寒凉,而又愿意见人;五脏属阴,阴病主寒,所以愿意得到温暖,又愿关闭着门户,单独住在里面,怕听到旁人的声音。因此,根据这些,就可辨知属脏或属腑的病。

[按语]
本难从患者的喜寒喜温,愿见人与不愿见人来确定属脏、属腑的病。但是临床病症,有常也有变,属于阴的脏病,如热盛也有需要寒凉的;属于阳的腑病,如寒甚也有需要温暖的。同样的情况,属阴的脏病,有躁动不安的,属阳的腑病,也有好静不欲见人的。总之,对于本难的理解,不能局限在喜温而好静的必属脏病,喜寒而好动的必属腑病,而应结合多方面的症状,掌握阴阳的原则,在临床上灵活应用。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大医精诚”——孙思邈
药上尊者
八地菩萨
八地菩萨
  • UID566
  • 粉丝11
  • 关注12
  • 发帖数1665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2楼#
发布于:2019-10-27 16:58
《难经》论病·五十难

曰: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别之?
然: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暑得之为正邪,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伤寒得之为微邪,中湿得之为贼邪。

图片:1.jpg


第五十难五邪名称和传变

[原文]
     难曰: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别之?
     然: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暑得之为正邪,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伤寒得之为微邪,中湿得之为贼邪。


[译文]
问:侵袭人体致病的外邪,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这些应该怎样来区别呢?
答:每一脏所属的五行,各有相互克制和母子相生的关系。凡病邪从属母的方面传来,侵犯到属子的一脏,称为虚邪;病邪从属子的方面传来,侵犯到属母的一脉,称为实邪;病邪从相克的方面传来,侵犯到被克的一脏,称为贼邪;病邪从被克的方面传来,侵犯到相克的一脏,称为微邪;本脉受到同一属性的病邪侵犯而致病的,称为正邪。为什么这样说法呢?假使以属火的心脉发生病变为例,当心脏被风邪所伤而得病的(风伤肝,肝木为心火之母),就是虚邪;被暑邪所伤而得病的(暑属火与心火同类),就是正邪;被饮食劳倦所伤而得病的(饮食劳倦伤脾,脾土为.心火之子),就是实邪;被寒邪所伤而得病的(寒伤肺,肺金为心火所克),就是微邪;被湿邪所伤而得病的(水湿伤肾,心火为肾水所克),就是贼邪。


[按语]
本难把四十九难提出的风、寒、暑、湿、饮食劳倦等五邪致病的传变概况,用五行的理论,进一步区分了五邪的名称。所谓虚邪、实邪、贼邪、微邪、正邪的五邪,其命名的由来,虽是根据病邪的不同来路,但从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细加分析,从这些名称中顾名思义,就完全可以用它来说明病邪的性质和发病的轻重情况。因为五脏分别配合了五行,如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在五行中各有生我和我生、克我和我克的相生相克关系,结合在病邪的传变方面,邪势的盛衰,也就会有显著的不同。就相生关系来说,本难把母病及子的称为从后来者,因病势较轻,所以称为虚邪;对子病及母的称为从前来者,因病势较重,所以称为实邪。为了易于理解,本难又以心病为例,指出了中风得之为虚邪,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这就是因为风邪先伤肝,肝属木,木为火之母,心病由风邪所伤的肝木传变而来,母病及子,这就是虚邪。而饮食劳倦之邪伤脾,脾属土,土为火之子,心病由饮食劳倦所伤的脾土传变而来,子病及母,这就是实邪。其他各脏都可以按此类推。
就相克关系来说,本难把病从克我方面来的,称为从所不胜来者;把病从我克方面来的,称为从所胜来者。仍以心病的例子来说,心属火,火为水所克,火被制约而不能胜水,如果病邪从属水的一脏传变而来,更带有残贼性质,病情亦较为严重;相反的,火能克金,如病邪由属金的.一脏传变而来,金为火所克,火力足以胜金,邪势不易深入,病情亦较轻微。
除了上述两种外,另有称为正邪的,就是病邪直中本脏,并非由他脏传变而来,例如心病属火,暑邪亦属于火,暑邪犯心,即所谓自病者为正邪。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大医精诚”——孙思邈
药上尊者
八地菩萨
八地菩萨
  • UID566
  • 粉丝11
  • 关注12
  • 发帖数1665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3楼#
发布于:2019-10-27 16:53
《难经》论病·四十九难

     曰:有正经自病,有五邪所伤,何以别之?
     然:经言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饮食劳倦则伤脾;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则伤肾。是正经之自病也。

     何谓五邪?
     然:有中风,有伤暑,有饮食劳倦,有伤寒,有中湿。此之谓五邪。

     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风得之?
     然:其色当赤。何以言之?肝主色,自入为青,入心为赤,入脾为黄,入肺为白,入肾为黑。肝为心邪,故知当赤色。其病身热,胁下满痛,其脉浮大而弦。

     何以知伤暑得之?
     然:当恶焦臭。何以言之?心主臭,自入为焦臭,入脾为香臭,入肝为臊臭,入肾为腐臭,入肺为腥臭。故知心病伤暑得之,当恶焦臭。其病身热而烦,心痛,其脉浮大而散。

     何以知饮食劳倦得之?
     然:当喜苦味也。何以言之?脾主味,入肝为酸,人心为苦,入肺为辛,入肾为咸,自入为甘。故知脾邪入心,为喜苦味也。其病身热而体重,嗜卧,四肢不收,其脉浮大而缓。

     何以知伤寒得之?
     然:当谵言妄语。何以言之?肺主声,入肝为呼,入心为言,入脾为歌,入肾为呻,自入为哭。故知肺邪入心,为谵言妄语也。其病身热,洒洒恶寒,甚则喘咳,其脉浮大而涩。

     何以知中湿得之?
     然:当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肾主液,入肝为泣,入心为汗,入脾为涎,入肺为涕,自入为唾。故知肾邪入心,为汗出不可止也。其病身热,而小腹痛,足胫寒而逆,其脉沉濡而大。此五邪之法也。

图片:1.jpg


第四十九难正经自病与五邪所伤

[原文一]
     难曰:有正经自病①,有五邪所伤,何以别之?
     然:经言忧愁思虑则伤心;形寒饮食则伤肺;恚(hui) 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饮食劳倦则伤脾;久坐湿地,强力入水②则伤肾。是正经之自病也。

[译文一]
问:疾病的形成,有由于正经自病的,也有为五邪所伤的,怎样来区别呢? .
答:医经上说,过度的忧愁思虑,会使心受伤;形体受寒,吃喝寒冷的饮食物,会使肺受伤;怨恨与愤怒的情绪激动,气逆上冲而不下,会使肝受伤;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会使脾受伤;久坐在潮湿的地方,免强的过分用力之后,再浴于水中,会使肾受伤。这就是正经自病的概况。

[词解一]
①正经自病:正经,是指和十二经直按相通的内脏。自病,是指本脏的原发病,为病邪直接侵袭,或脏器本身机能受伤,并非受他脏病邪的影响或传变而来。
②强力入水:强力,是力不胜任,而要勉强用力去做的意思。入水,是指在用力而出汗之后,再浴于水中。《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对此有较具体的记载:“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原文二]

     何谓五邪?
     然:有中风,有伤暑,有饮食劳倦,有伤寒,有中湿,此之谓五邪。

[译文二]
问:什么叫作五邪呢?
答:有为风邪所伤的,有为暑邪所伤的,有为饮食和劳倦所伤的,有为寒邪所伤的,有为湿邪恶所伤的。这就叫作五邪所伤。


[原文三]

     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风得之?
     然:其色当赤。何以言之?肝主色,自入为青,入心为赤,入脾为黄,入肺为白,入肾为黑,肝为心邪,故当知赤色也。其病身热,胁下满痛,其脉浮大而弦。

[译文三]
问:假使心经发生病变,根据什么可知为风邪所伤而得病的呢?
答;患者的面部当显赤色。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风属木,风气于肝,肝木主五色,可从颜色方面来察知五脏受病的情况。病邪侵入肝则现青色,侵入心则现赤色,侵入脾则现黄色,侵入肺则现白色,侵入肾则现黑色。由于和肝木相通的风邪侵入心,所以说在面部当出现赤色的特征。同时在症候方面,可兼有属于心病的身热,和属于肝病的胁下胀满疼痛;在脉象方面,也会出现心脉的浮大,而兼有属于肝脉的弦象。


[原文四]

     何以知伤暑得之?
     然:不恶臭。何以言之?心主臭,自入为焦臭,入脾为香臭,入肝为臊臭,入肾为腐臭,入肺为腥臭,故知心病伤暑得之也,当恶臭。其病身热而烦,心痛,其脉浮大而散。

[译文四]
问:心经的病变,又根据什么可知为暑邪所伤而得病的呢?
答:患者当厌恶焦臭。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暑属火,暑气通于心,心火主五臭,可从臭气方面来察知五脏受病的情况。病邪侵入心,则厌恶焦臭;侵入脾,则厌恶香臭;侵入肝,则厌恶臊臭;侵入肾,则厌恶腐臭;侵入肺,则厌恶腥臭。所以知道心经的病变,若由于暑所伤而得的,当有厌恶焦臭的特征。同时在症候方面,可以并发属于心病的身热而烦躁不安,心痛等;在脉象方面,也会出现属于心脉的浮大而带散的形象。


[原文五]

     何以知饮食劳倦得之?
     然:当喜苦味也,虛为不欲食,实为欲食。何以言之?脾主味,入肝为酸,入心为苦,入肺为辛,入肾为咸,自入为甘,故知脾邪入心,为喜苦味也。其病身热而体重嗜卧,四肢不收,其脉浮大而缓。

[译文五]
问:心经的病变,又根据什么可知为饮食及劳倦所伤而得病的呢?
答:患者当喜用苦味的药物调治。属虚的是不想进食,属实的仍要进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饮食物的养料输布全身,由脾脏来运化,脾土主五味,可从味的爱好方面来察知五脏受病的情况。病邪侵入肝,喜好服食酸味;侵入心,喜好服食苦味;侵入肺,喜好服食辛味;侵入肾,喜好服食咸味;侵入脾,喜好服食甘味。所以由饮食劳倦所伤的脾邪侵入心,就会有喜食苦味的特征。同时在症候方面,可兼见属于心病的身热,和属于脾病的身体困重、嗜卧、懒动,以及四肢不能收引等症;在脉象方面,也会出现属于心脉的浮大,而兼有属于脾脉的缓象。


[原文六]

     何以知伤寒得之?
     然:当谵言妄语。何以言之?肺主声,入肝为呼,入心为言,入脾为歌,入肾为呻,自入为哭,故知肺邪入心为谵言妄语也。其病身热,洒洒恶寒,甚则喘咳,其脉浮大而涩。

[译文六]
问心经的病变,又根据什么可知为寒邪所伤而得病的呢?
答:患者当有胡言乱语的表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寒邪伤肺,肺金主五声,可从声音方面来察知五脏受病的情况。病邪侵入肝,会发出呼叫声;侵入心,会有胡言乱语;侵入脾,会发出歌唱的声音;侵入肾,会发出呻吟声;侵入肺,会发出哭泣声。所以知道由伤于寒而引起的肺邪侵入心,就会有胡言乱语的特征。同时,在症候方面,可兼见属于心病的身热,和属于肺病的战栗怕冷,甚至有气喘咳嗽等症;在脉象方面,也会出现属于心脉的浮大,而兼有属于肺脉的涩象。


[原文七]

     何以知中湿得之?
     然:当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肾主湿,入肝为泣,入心为汗,入脾为涎,入肺为涕,自入为唾,故知肾邪入心为汗出不可止也。其病身热而小腹痛,足胫寒而逆,其脉沉湍而大。
     此五邪之法也。

[译文七]
问:心经的病变,又根据什么可知为湿邪所伤而得病的呢?
答:患者当常有汗出不止的现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湿邪伤肾,肾主五液(原文肾主湿当作肾主液),可从水液方面来察知五脏受病的情况。病邪侵入肝,会化生泪液;侵入心,会化生汗液;侵入脾,会化生涎液;侵入肺,会化生涕液;侵入肾,会化生唾液。所以知道由伤于湿引起的肾邪侵入心,会有汗出不可止的特征。同时,在症候方面,可兼见属于心病的身热,和属于肾病的少腹部疼痛,足胫寒而逆冷;在脉象方面,也会出现属于肾脉的沉濡,而兼有属于心脉的大象。上述这些就是诊察为五邪所伤病的大法。

[按语]
本难主要是区别“正经自病”和“五邪所伤”。“正经自病”,是因病邪直接伤及与其相通的脏器而得,如风邪伤肝、湿邪伤脾等;或因脏器本身机能受伤而得,如忧愁思虑伤心,形寒饮冷伤肺等。其发病多见所伤脏器的特有脉症。“五邪所伤”,是指五种病邪伤及五脏中任何一脏时,与该病邪相通的脏器也同时发病,如风邪入侵于心,除了出现面部赤色、身热、脉浮大等心病特征外,因风邪与肝相通,所以,同时还兼有胁下胀满疼痛、脉弦等肝病的脉症。因此,两相对照,不难分出其中的不同。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大医精诚”——孙思邈
药上尊者
八地菩萨
八地菩萨
  • UID566
  • 粉丝11
  • 关注12
  • 发帖数1665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4楼#
发布于:2019-10-27 16:49
《难经》论病·四十八难

      曰:人有三虚三实,何谓也?
      然:有脉之虚实,有病之虚实,有诊之虚实也。脉之虚实者,濡者为虚,牢者为实;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缓者为虚,急者为实。诊之虚实者,痒者为虚,痛者为实;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故曰虚实也。

图片:1.jpg


第四十八难脉、病、诊的三虚三实

[原文]
     难曰:人有三虚三实,何谓也?
     然:有脉之虚实、有病之虚实、有诊之虚实也。脉之虚实者,滿者为虚,紧牢者为实。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缓者为虚,急者为实。诊之虚实者,濡者为虚,牢者为实;痒者为虚,痛者为实;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故曰虚实也。

[译文]
问:人的疾病有三虚三实,是指哪些情况而说的?
答:三虚三实,就是指脉象有虚实;病症有虚实;诊候有虚实。所谓脉象的虚实,一.般是细软无力的属虚,坚紧有力的属实。至于病症的虚实,主要可从三方面来说:
一、由内病传变外出的属虚,由外病传变内入的属实;
二、久病而言语如常的属虚,暴病而不能言语的属实;
三、进展徐缓的慢性病属虚,骤然发作的急性病属实。
所谓诊候的虚实,即触按在患部柔软的属虚,坚牢的属实;有痒的感觉属虚,有痛的感觉属实;若仅在外表有疼痛,而体内仍感舒适的,属于外实内虛;体内有疼痛,而外表仍感舒适的属于内实外虚。所以说这就是辨别虛实的大纲。

[按语]
辨察虚实是中医诊断学的纲领,也是治疗上决定或攻或补的主要依据。概括的说,虛,是正气虛;实,是邪气盛。但是虚实之中,有邪盛而正不虚的;有邪不盛而正已虛的;也有正虛甚而邪仍留恋的,所以在临症上还必须结合多方面的情况,才能正确的进行诊断和治疗。也就是说,只要根据四诊,掌握属虚属实的关键,就不难辨别清楚,正如《医学心悟》所说:“一病之虚实,全在有汗与无汗;胸腹胀痛与否;胀之减与不减;痛之拒按与喜按;症之新久;禀之厚薄;脉之虚实以分之。假如病中多汗,腹胀时减复如故,痛而喜按,按之则痛止,病久禀弱,脉虚无力,此虚也”。把这几句话,结合本难的内容去理解,对如何辨虚实的问题,也就更可有明确的认识了。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大医精诚”——孙思邈
药上尊者
八地菩萨
八地菩萨
  • UID566
  • 粉丝11
  • 关注12
  • 发帖数1665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5楼#
发布于:2019-10-23 23:52
《难经》论脏腑·四十七难

      曰:人面独能耐寒者,何也?
      然: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故令面耐寒也。

图片:1.jpg


第四十七难面部独能耐寒的原因

[原文]
     难曰:人面独能耐寒者,何也?
     然: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故令面耐寒也。

[语译]
问:人的面部独能耐受寒气的刺激,是什么缘故?
答:人的头部,是手足各阳经的聚会之处。由于手足三阴经脉的分布,大多只到颈部和胸中就回返而不再上行了,只有手足三阳经脉,都要上达到头面部,所以使面部在耐寒的能力,不怕寒气的刺激。

[按语]
本难讨论人面独能耐寒的原理,着重在说明人的头部是诸阳之会,所以提出了“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以作为面部独能耐寒的原因,根据十二经脉的分布情况,手足各阳经的起点和终点,都在头面部,但手足各阴经,并不是和头面部毫无关联,本难所谓各阴经,都能到达颈胸部,不等于说头面和各阴经没有联系,实际上无非是突出了各阳经上达头面的作用。因为十二经脉的整体循环,各阴经通过阳经的配偶关系,内外表里相互贯通,遍及全身,也是无所不到的,所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解释面部独能耐寒的原因时,具体地阐述了是由于“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而皮又厚,其肉坚,故天气甚寒不能胜之也”,这就是明显的指出了周身的十二经脉,与其相通的三百六十五络,所有血气的运行,都是上达于头面部,而分别入于各个孔窍之中,特别是诸气的津液,都上行熏蒸于面部,而面部的皮肤又厚,肌肉也坚实,所以虽在极寒冷的气候中,它仍有抗寒的能力而不怕寒气。因此,也就可以明确的认识,十二经的气血都和头面密切有关,不能理解为单是阳经与头面有关,而与阴经无关。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大医精诚”——孙思邈
药上尊者
八地菩萨
八地菩萨
  • UID566
  • 粉丝11
  • 关注12
  • 发帖数1665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6楼#
发布于:2019-10-23 23:50
《难经》论脏腑·四十六难

      曰:老人卧而不寐,少壮寐而不寤者,何也?
      然:经言少壮者,血气盛,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于常,故昼日精,夜不寤也。老人血气衰,肌肉不滑,营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故知老人不得寐也。

图片:1.jpg


第四十六难不寐和易寐不寤的原因

[原文]
     难曰:老人卧而不寐①,少壮寐而不寤(wu) ①者,何也?
     然:经言少壮者,血气盛,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于常,故昼日精,夜不寤也。老人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能寐也,故知老人不得寐也。

[语译]
问:老年人卧床不能熟睡,少壮年的人熟睡而不容易醒,是什么道理呢?
答:医经上说:少年和壮年的人,气血充盛,肌肉滑利,气道通畅,营气卫气的运行都很正常,所以在白天精神饱满,夜间熟睡而不易醒。老年人的气血已经衰败,肌肉不滑利,营气和卫气运行的通路亦已涩滞,所以在白天的精神不够充足,夜里也就不能熟睡。根据医经这种解释,就可以知道老年人在夜间不能熟睡的原因了。

[词解]
①寐、寤:寐是入睡,寤是醒觉,熟睡而不易醒,叫作寐而不寤。

[按语]
本难将老人不能熟睡和少壮年的人熟睡而不易醒的情况,作了明显的对比,并解释了其中的主要关键,在于气血的充盛和衰败,以及营卫运行的正常或涩滞所致。这虽是以睡眠的情况为例,来说明营卫气血的盛衰对人体的关系,但因此就不难理解,老年人到了衰老的时期,由于血气衰,肌肉不滑,营卫之道涩,以致在白天精神不够充足,夜里不能熟睡,这是普遍的现象,也是生理上的必然趋势。如果在没有衰老的阶段而有此种现象,那就是病态,需要适当的治疗了。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大医精诚”——孙思邈
药上尊者
八地菩萨
八地菩萨
  • UID566
  • 粉丝11
  • 关注12
  • 发帖数1665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7楼#
发布于:2019-10-23 23:48
《难经》论脏腑·四十五难

      曰:经言八会者,何也?
      然:腑会太仓,脏会季胁,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鬲俞,骨会大抒,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

图片:1.jpg


第四十五难八会的部位和主治

[原文]
     难曰:经言八会者,何也?
     然:腑会太仓①,脏会季胁②,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鬲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

[译文]
问:医经上所说的八会,它的部位在那里?
答:六腑之气的聚会处,在任脉的中脘穴;五脏之气的聚会处,在肝经的章门穴;筋的聚会处,在胆经的阳陵泉穴;髓的聚会处,在胆经的绝骨穴(即悬钟穴);血的聚会处,在膀胱经的膈俞穴;骨的聚会处,在膀胱经的大杼穴;脉的聚会处,在肺经的太渊穴;气的聚会处,在三焦膜之外,也就是直对两乳之间的任脉膻中穴。一般由热邪所引起脏、腑、气、筋、脉、骨、髓的病变,都可以取其所会聚的穴位进行治疗。

[词解]
①太仓:是胃的别名。这里是指脐上四寸的中脘穴。甲乙经:“中脘一名太仓”。
②季胁:是侧胸部最下最短的肋骨处,亦为软肋部的统称。这里是指肝经的章门穴。

[按语]
八会穴是全身气、血、脏、腑、筋、脉、骨、髓的精气聚会之处,也是针灸疗法中八个重要穴位。本难指出这八穴是治疗“热病在内”的要穴,这对后世运用此八穴有很大的启发。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大医精诚”——孙思邈
药上尊者
八地菩萨
八地菩萨
  • UID566
  • 粉丝11
  • 关注12
  • 发帖数1665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8楼#
发布于:2019-10-23 23:45
《难经》论脏腑·四十四难

      曰:七冲门何在?
      然: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

图片:1.jpg


第四十四难七冲门

[原文]
     七冲门①何在?
     然:唇为飞门②,齿为户门③,会厌为吸门④,胃为贲门⑤,太仓下口为幽门⑧,大肠小肠会为阑门⑦,下极为魄门⑧,故日七冲门也。

[译文]
问:人身有七个冲门,是在什么地方?
答:口唇是飞门;牙齿是户门;气管与食管交会之处的会厌是吸门;胃是贲门;胃的下口是幽门;大肠小肠的交会处是阑门;在消化道最下端的肛门,就是魄门。这七个都是消化系统中的要道,所以叫做七冲门。

[词解]
①冲门:是冲要之门,即要道的意思。
②飞门:飞,古与扉通,扉就是门扇,主要是因口唇的张合,饮食等皆由此而入,如同门扇一样,所以把口唇叫作飞门。
③户门:因为食物入口,在口内最先要通过牙齿,好象门户一样,所以把牙齿叫做户门。
④吸门:因会厌是掩盖气管的器官,也是呼吸纳气的枢纽,故称为吸门。
⑤贲门:贲,是沸起或奔动的意思。贲门指胃上口,因胃气由此而出,上传至肺, 如水气的上蒸,故以为名。
⑥太仓下口为幽门:太仓是胃的别名。太仓下口即胃下口,因它和小肠相衔接,如曲径通幽一样,所以称它为幽门。
⑦阑门:阑与栏通,即门户之间的门栏。用门栏来比拟大小肠的交会之处,所以叫阑门。
⑧魄门:魄古与粕同,即糟粕的意思,因肛门是传出糟粕之处,所以称它为魄门。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大医精诚”——孙思邈
药上尊者
八地菩萨
八地菩萨
  • UID566
  • 粉丝11
  • 关注12
  • 发帖数1665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9楼#
发布于:2019-10-23 22:34
《难经》论脏腑·四十三难

      曰: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何也?
      然:人胃中当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谷尽矣。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津液俱尽,即死矣。

图片:1.jpg


第四十三难不进饮食七日而死的原因

[原文]
     难曰: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何也?
     然:人胃中常有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至圊(qing)①,一行二升半,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谷尽矣。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津液俱尽,即死矣。

[译文]
问:人不进饮食,到了七天就会死亡,是什么道理?
答:人的胃中经常留存有食物二斗,水液一斗五升。一般健康的人每日大便两次,每一次排便量是二升半,一天中就要排出五升,七天合计五七三斗五升,使胃中所有存留的饮食物便逐渐排泄净尽。所以健康的人,七天不进饮食而趋于死亡,就是因为胃中饮食物及其所化生的津液都已尽竭,以致营养断绝而死了。

[词解]
①圊:即厕所。

[按语]
本难主要解释人在绝食七天后,因水谷津液俱尽而趋于死亡的原因。这里所提到的肠胃受纳水谷的容量和每天的排出量,无非是一种估计数量,要领会本难的精神实质,不能仅在这些数字上着眼,而应从“水谷津液俱尽”的关键去认识,主要就是强调应该经常保持水谷津液的营养,以充实胃气的重要性。人在绝食后七日而死的原因,着重在胃中的水谷津液俱尽,也就是这个缘故。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大医精诚”——孙思邈
药上尊者
八地菩萨
八地菩萨
  • UID566
  • 粉丝11
  • 关注12
  • 发帖数1665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40楼#
发布于:2019-10-23 21:53
《难经》论脏腑·四十二难

      曰:人肠胃长短,受水谷多少,各几何?
      然: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故肠胃凡长五丈八尺四寸,合受水谷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此肠胃长短,受水谷之数也。肝重四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主藏魂。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主藏魄。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主藏志。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胃重二斤一(二)两,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肠重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广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左回叠积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大肠重二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一寸,当脐右回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膀胱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口广二寸半,唇至齿长九分,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十二两,广二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喉咙重十二两,广二寸,长一尺二寸,九节。肛门重十二两,大八寸,径二寸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图片:1.jpg


第四十二难脏腑的形态功能

[原文一]

     难曰:人肠胃长短,受水谷多少,各几何?
     然,胃大①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
     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②。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②。
     回肠③大四寸,径一寸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
     广肠④大八寸,径二寸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故肠胃凡长五丈八尺四寸,合受水谷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此肠胃长短,受水谷之数也。

[译文一]
问:人体肠胃消化道的长短,受纳饮食物的容量多少,各有一定的数吗?
答:胃的周长一尺五寸,直径五寸,长度是二尺六寸。盘曲的容量,可受纳饮食物三斗五升,其中经常留存着食物二斗,水液一斗五升。
小肠的周长二寸半,直径八分又一分的三分之一,长三丈二尺。它的容量,能受纳食物二斗四升,水液六升三合又一合的三分之二。
回肠的周长四寸,直径一寸半,长二丈一尺。它的容量,能受纳食物的一斗,水液七升半。
广肠的周长八寸,直径二寸半,长二尺八寸。它的容量,能受纳食物的糟粕九升三合又一合的八分之一。
如上所述,所以肠胃的长度,一般是五丈八尺四寸,合共可受纳饮食物八斗七升六合又一合的八分之一(按以上合计数,应作九斗二升一合又一合的三分之二,原文当有误),这就是肠胃的长短和所受饮食物容量的总数。

[词解一]
①大:是指周围而言,也就是周长的尺寸。
②少半、大半:少半,是指一分中的三分之一;大半,是指一分中的三分之二。
③回肠:是小肠的下段,上按空肠,下连大肠。
④广肠:包括今之所称的乙状结肠和直肠在内,位置在脊柱附近。


[原文二]

      肝重四两(按别作二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主藏魂。
      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①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
      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②,凡八叶,主藏魄。
      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主藏志。

[译文二]
肝重二斤四两,左面有三叶,右面有四叶,合计有七叶。它在精神意识活动方面主要是藏魂的。
心重十二两,其中有七孔三毛,受纳精汁三合。它在精神意识活动方面主要是藏神的。
脾重二斤三两,扁阔三寸,长五寸,附有散膏半斤,主裹聚血液,温养五脏。它在精神意识活动方面主要是藏意的。
肺重三斤三两,有六叶两耳,合计八叶。它在精神意识活动方面主要是藏魄的。
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它在精神意识活动方面主要是藏志的。

[词解二]
①散膏:是指脾脏附近的一种组织。
②六叶两耳:叶和耳,在这里都是形象的形容词,垂下为叶,旁出为耳。


[原文三]

      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①,盛精汁三合。
      胃重二斤二两,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
      小肠重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广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左回迭积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
      大肠重二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一寸,当脐右回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
      膀胱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盛溺九升九合。

[译文三]
胆在肝的短叶之间,重三两三铢。它的容量,受纳精汁三合。
胃重二斤二两,纡曲伸的长度是二尺六寸,周长一尺五寸,直径五寸。它的容量,受纳食物二斗,水液一斗五升。
小肠重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阔二寸半,直径八分又一分的三分之一,从左旋转迭积十六曲。它的容量,受纳食物二斗四升,水液六升合又一合的三分之二。
大肠重二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尺,阔四寸,直径一寸,在脐下向右回旋环绕十六曲。它的容量,受纳食物一斗,水液七升半。
膀胱重九两二铢,纵阔九寸,容纳小便九升九合。

[词解三]
①铢:古代计算重量的名词,二十四铢为一两。


[原文四]

     口广二寸半,唇至齿长九分,齿以后至会厌①,深三寸半,大容五合。
     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
     咽门重十两,广二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
     喉咙重十二两,广二寸,长一尺二寸,九节。
     肛门重十二两,大八寸,径二寸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译文四]
口阔二寸半,自口唇到齿的长度是九分,牙齿后方到会厌的深度是三寸半,其大有五合的容量。
舌重十两,长七寸,阔二寸半。
咽门重十两,阔二寸半,从它到胃的长度是一尺六寸。
喉咙重十二两,阔二寸,长一尺二寸,计有九节。
肛门重十二两,周长八寸,直径二寸又一寸的三分之二,长二尺八寸,受纳食物的滓渣九升三合又一合的八分之一。

[词解四]
①会厌:是掩盖气管的一个器官,位于气管与食道交会之处。

[按语四]
本难详细叙述了五脏六腑,以及口、舌、咽喉、肛门等的长短、大小、重量、容量等,这些有关解剖学的记载,所计算出来的数值,古今的度量衡虽有不同,但根据许多人的研究,认为其中有大部分和近代解剖学的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
至于本难所指出五脏的形态、大小、重量等,特别是形态方面,如肝有七叶,心有七孔三毛,肺有六叶两耳等,与现代解剖学的记载,颇不相符,有待进一步研究。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大医精诚”——孙思邈
药上尊者
八地菩萨
八地菩萨
  • UID566
  • 粉丝11
  • 关注12
  • 发帖数1665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41楼#
发布于:2019-10-23 21:47
《难经》论脏腑·四十一难

      曰:肝独有两叶,以何应也?
      然:肝者,东方木也,木者,春也。万物始生,其尚幼小,意无所亲,去太阴尚近,离太阳不远,犹有两心,故有两叶,亦应木叶也。

图片:1.jpg


第四十一难肝有两叶

[原文]
     难曰:肝独有两叶,以何应也?
     然:肝者,东方木也,木者,春也,万物始生,其尚幼小,意无所亲①,去太阴②尚近,离太阳②不远,犹有两心③,故有两叶,亦应木叶也。

[译文]
问:肝脏独有两叶,这是和什么相应的?
答:肝脏在五行中,配属于东方的木,木是比象春季的生发之气,春天万物开始萌芽生长,还在幼小的时期,好象稚幼无知地还不懂得和别物相亲。当时的气候,离开阴极的冬季尚近,说热还没有热;距离阳盛的夏季不远,说冷已不觉冷,它是在冬夏之间,不冷不热的时候,在着温和而能滋生万物的特点。所以肝有两叶,也就是和草木的幼苗,在春季里开始由一粒种子分裂为两叶的现象是相应的。

[词解]
①意无所亲:亲是亲密或亲近的意思。主要是形容春季草木始生,在萌芽的时期,好象稚幼时的没有思慕之情,恋欲之爱,所以说意无所亲。
②太阴、太阳:这里的太阴、太阳,是指冬夏两季。因冬季夜长昼短,气候寒冷,为阴之极,故称太阴;夏季昼长夜短,气候炎热,为阳之盛,故称太阳。
③两心:是指春季温和的气候,既不偏于寒冷,又不偏于炎热,可从于阴,也可从于阳,在阴阳和寒热的两者之间,不冷不热,所以称它为两心。

[按语]
本难主要是把肝脏和东方的木,以及春季万物始生的现象联系起来,用以说明肝脏的有两叶,如同草木在初春萌芽时,先分裂出二叶那样的。这是古人取类比象的说法。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大医精诚”——孙思邈
药上尊者
八地菩萨
八地菩萨
  • UID566
  • 粉丝11
  • 关注12
  • 发帖数1665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42楼#
发布于:2019-10-23 21:43
《难经》论脏腑·四十难

      曰:经言,肝主色,心主臭,脾主味,肺主声,肾主液。鼻者,肺之候,而反知香臭;耳者,肾之候,而反闻声,其意何也?
      然:肺者,西方金也,金生于巳,巳者南方火,火者心,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肾者,北方水也,水生于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声,故令耳闻声。

图片:1.jpg


第四十难闻、臭与内脏的关系

[原文]
     难曰;经言肝主色,心主臭,脾主味,肺主声,肾主液。鼻者肺之候,而反知香臭;耳者肾之候,而反闻声。其意何也?
     然:肺者西方金也,金生于巳①,巳者南方火也,火者心,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肾者北方水也,水生于申①,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声,故令耳闻声。

[译文]
问:医经上说:肝主颜色,心主臭气,脾主五味,肺主声音,肾主水液。根据这样的说法,那么鼻为肺之窍,是肺脏的外候,肺主声,鼻应该作为听声音的器官,但它反而只能够辨别香臭。而耳为肾之窍,是肾脏的外候,肾主液,耳应该与水液有关,但它反而只能听察声音。这些问题,其中的意义是怎样解释的呢?
答:肺脏在五行中属于西方的金,按五行消长的规律,十二地支中的巳,为金的长生之地,已的五行方位,属于南方火,火是比象于心脏的,根据心主臭的原则,把心肺两脏联系起来,所以使属肺的鼻窍,就有辨别香臭的功能了。肾在五行中属于北方的水,按五行消长的规律,十二地支中的申,为水的长生之地,申的五行方位,属于西方金,金是比象于肺脏的,根据肺主声的原则,把肺肾两脏联系起来,所以使属肾的耳窍,也就有听察声音的功能了。

[词解]
①金生于巳,水生于申:巳、申,是十二地支中的二支。十二地支按五行分配方位,巳、午为南方属火,申、酉为西方属金,每一地支,各以阴阳、刚柔和五行的属性,按排列的顺序,作出五行消长的规律,如木生于亥,火土生于寅,金生于巳,水生于申等,亦称为五行长生的规律。主要也就是把五行和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以说明五行由生到死的过程,其中如把已火称为炉冶之火,金属品必须经过烈火的锻炼,才能成器,所以说金生于已。申的位置是西方,西方多高原,也是水流的发源之地,所以说水生于申。这种说法,和一般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五行相生说,略有不同。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大医精诚”——孙思邈
药上尊者
八地菩萨
八地菩萨
  • UID566
  • 粉丝11
  • 关注12
  • 发帖数1665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43楼#
发布于:2019-10-23 21:40
《难经》论脏腑·三十九难

      曰:经言腑有五,脏有六者,何也?
      然:六腑者,正有五腑也。五脏亦有六脏者,谓肾有两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谓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故言脏有六也。

      腑有五者,何也?
      然:五脏各一腑,三焦亦是一腑,然不属于五脏,故言腑有五焉。

图片:1.jpg


第三十九难腑五脏六

[原文]
     难曰:经言腑有五,脏有六者,何也?
     然:六腑者,正有五腑也。
     五脏亦有六脏者,谓肾有两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故言脏有六也。

     腑有五者何也?
     然:五脏各有一腑,三焦亦是一腑,然不属于五脏,故言腑有五焉。

[语译]
问:医经上说:属腑的器官只有五个,属脏的器官却有六个,是什么道理呢?
答:一般所说的六腑,其实正式的只有五腑。
五脏也有把它叫做六脏的,就是因为肾有两脏,在左边的是肾,在右边的是命门,命门也就是全身精气和神气所居住的地方,男子用以蓄藏精气,女子用以维系胎胞,它的气与肾相通,所以包括了命门在内,就叫作六脏了。
问:至于六腑为什么说只有五腑呢?
答:因为五脏各有它表里配合的一腑,三焦虽也称谓一腑,但并不和五脏相配,所以说正式的只有五腑。

[按语]
本难指出当时对五脏六腑的看法,认为原有的六腑中,除去不与五脏相配合的三焦,故称五腑。在五脏中肾有两脏,故称六脏。这种对脏腑数字的不同论点,原无深义,实质上是继三十六难说明肾有两枚的原由之后,进一步申述命门在人体的重要性,并把它列为一脏,与原有的五脏,合称为六脏,借此以引起人们对命门的重视。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大医精诚”——孙思邈
药上尊者
八地菩萨
八地菩萨
  • UID566
  • 粉丝11
  • 关注12
  • 发帖数1665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44楼#
发布于:2019-10-23 21:37
《难经》论脏腑·三十八难

      曰:脏唯有五,腑独有六者,何也?
      然: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腑也,故言腑有六焉。

图片:1.jpg


第三十八难脏五腑六

[原文]
     难曰:脏唯有五,腑独有六者,何也?
     然: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腑也,故言腑有六焉。

[译文]
问:属脏的器官只有五个,属腑的器官却有六个,这是什么原因呢?
答:所说属腑的器官有六个,是包括三焦在内的。三焦具有原气之别使的作用,主持周身脏腑经脉等所有的气化功能,是只有名称而没有形态的,它的经脉是属于手少阳经,这是五脏五腑之外的腑,所以说属腑的器官共有六个。

[按语]
本难从解释六腑的来由中,说明三焦在生理方面,具有原气之别和主持诸气的功能。所谓原气之别的意义,当结合肾间动气的作用去理解,因为它是命门的真阳之气,为人身生命所本的原气,前在第八难第三十六难对此都已有阐述。至于三焦具有原气之别使的作用,将在六十六难中交代,这里从略。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大医精诚”——孙思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