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免疫力的解读
法自在尊者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UID568
  • 粉丝9
  • 关注8
  • 发帖数703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阅读:1976回复:0

中医对免疫力的解读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9-11-18 16:38
       中医没有免疫力的提法,但中医的“正气”概念与免疫力含义比较相关。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是说正邪不两立,正气足则病邪难以入侵,正气不足,病邪则乘虚而入。什麽是正气呢?我认为正气就是每个人的生命力的总称,从不同角度来看,中医所说的中气、胃气、原气、真气、卫气、营气、宗气、经气、臓气、腑气等等都属于正气。
     《黄帝内经》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通俗的来说,就是人体正气足了,就不容易得病,也就是免疫力增强,病原体就很难入侵。正气主要是以气血以及精、津液等基本物质为基础,精、气、血、津液旺盛则脏腑、经络功能正常,人体就有抗病、康复能力。邪气是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痰饮、水湿、瘀血、结石等病理产物性病邪,内火、内寒、内湿、内燥、内风等内生五邪,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各种外伤及继发病因等。正气与邪气是一个矛盾体,正气弱则抗邪无力,邪气便顺势侵袭人体而发病。正气的盛衰决定疾病的发展与预后:正邪交争后,虽正不胜邪而发病,但相对来说,正气充盛的患者发病轻,病位浅,病程短,预后良好;而正气虚弱者,发病重,病位深,病程长,预后差;如正气虚甚,则不能消弱、中止邪气侵害,造成慢性病证迁延不愈,或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甚至病情恶化而死亡。因而,不管是治未病”还是“治已病”,都需要内修正气。
      怎样修正气,延长生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心理上,修心养性,积极乐观;饮食上,饮食有节,营养均衡;生活上,不妄作劳,劳逸结合。
心理篇
      万病由心生,万病也由心治。古人云:“气大伤身。” 一个人如果经常生气,就会使身心受损,影响机体的正常运转,邪气入侵,也就很容易生病。愉悦心情能降低应激激素水平,增加或激活某些免疫细胞,从而提高免疫力。过多负面情绪,不仅可能导致抑郁等心理疾病,还会减少进食,影响身体营养状况。尤其是当下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我们更应该学会减压。所以,要时常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对生活充满希望。保持一颗平常心方法:静坐当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敬君子方显有德,避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自处超然,处人蔼然;得之淡然,失之泰然;思之坦然,为之善然。

饮食篇
      中医主张“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强调饮食的多样化,极力反对偏食,如果偏嗜五味,就可能导致五味失衡,营养失调。所以,在日常饮食养生中,一定要注意五味调和,以此来达到均衡营养。食疗中,要注意以清淡为主:倡导“三少一多”即少脂,少盐,少糖,多素。多吃五谷杂粮,增加对纤维含量高食物的摄入,可以增强新陈代谢的能力,保持皮肤的弹性,延缓衰老。归脾、肺、心、胃、大肠经,具有滋阴润燥、补虚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作用,常用于肺燥咳嗽、体虚、肠燥便秘、口疮、水火烫伤、胃脘疼痛等。正因为能提高人体巨噬细胞吞噬病毒、细菌的能力,使机体免疫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的最佳状态,被称为“天然的免疫增强剂”。
生活篇
      保证充足睡眠:长期通宵熬夜会严重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从而更容易感染病毒。尤其是在传染病高发或季节交替时,易出现因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而导致的荨麻疹、带状疱疹等与免疫力下降相关的疾病。每周坚持锻炼:大家都知道运动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但是切忌过度运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有劳有逸,劳逸结合,既不过劳,也不过逸,做到劳而不倦。
万一邪气入内,如何解决
     刮痧、按摩方法:打通经络即可。凡病者皆体现为经络不通,只要打通经络,正气就上升,正气升则邪气降,直至阴阳平,阴阳平则百病消。
一:内关穴

图片:QQ图片20191118162057.jpg


内关穴
      穴位: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灵枢·经脉》,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保健作用:能主治胃脘痛、呕吐、心慌、心悸、心痛、心烦、心律不齐、心胸部各种疾患、癫痫、癔病、失眠等,且能直接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
二:合谷穴

图片:QQ图片20191118162119.png


合谷穴
穴位:合谷穴(拇、食指掌骨之间),也是手阳明大肠的一个主要穴位。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感冒、目赤痛、鼻炎、鼻衄、齿痛、臂痛、咽喉肿痛、中风、口眼歪斜、无汗、多汗、便秘、经闭等。
三:曲池穴

图片:QQ图片20191118162131.png


曲池穴
      穴位:曲池穴(屈肘成直角在肘纹外端,凹陷中,掌心向内取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一个重要穴位
保健作用:能主治发热、咽喉肿痛、高血压、肩肘臂痛、上肢不遂或抽搐、扁桃腺炎、关节炎、月经不调等。


最新喜欢:

德藏尊者德藏尊者 金藏尊者金藏尊者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