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原文及翻译
金藏尊者
官方总版主
官方总版主
  • UID574
  • 粉丝10
  • 关注16
  • 发帖数163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0楼#
发布于:2019-11-18 21:24
《金匮要略》知识点总结

图片:3747.jpg


消渴
①病机与脉证消渴病是以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小便频多,久则身体消瘦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对于消渴的病因病机,主要认为系胃热、肾虚及肺胃津伤所致。临床根据其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脉证为“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中消脉证为“跌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下消脉证为“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②分类证治消渴可分为上消、中消、下消。
上消肺,如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清  热养阴,
中消属胃,系胃热内盛,热盛耗津,故以消谷善饥,大便坚硬为主症;
下消属肾,如见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用肾气丸助阳之弱以壮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肾气  振奋,消渴即可解除。
小便不利
①分类可分以下四种:膀胱气化不行;上燥下寒水停;湿热夹瘀,脾肾亏虚;水热互  结伤阴。
②证治
   如属膀胱气化不利,证见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的,用五苓散发汗利水。此外,还有渴欲饮水,水人则吐的水逆证,亦用五苓散导水下行为治。
  如属上燥下寒水停的小便不利,其人苦渴的,是由于肾阳虚,不能蒸化津液,津不上承,上焦反生燥热,故其人口渴,饮水  不止。阳虚不化,水滞不行,故小便不利,治以栝楼瞿麦丸润燥生津,温阳利水。栝楼根润燥生津而止渴;山药甘淡益脾而制水;茯苓、瞿麦淡渗以利水;附于温肾阳而化气,使肾阳复而气化有权,气化行则水道利,津液上达,诸症即平。本方的配伍特点是寒凉温燥,摄渗补益相互作用,虽寒凉滋燥不伤阳气,温阳暖寒不损阴津,淡渗利水助阳救阴不伤津气,诸药相合攻补兼施,阴阳同调,各达病所。
  如属水热互结伤阴,证见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用猪苓汤滋阴润燥,利水除热。方中猪苓、茯苓入肾、膀胱二经,猪苓甘淡微苦,苦能下降直达少阴,甘淡能渗利水湿,茯苓淡渗利水,泽泻宣泄肾浊,滑石甘寒而滑,善清下焦之邪热而利小便,阿胶甘咸,滋阴润燥。五药合用,使水气去,邪热清,阴液复,诸症自解。
   如为湿热夹瘀,脾肾亏虚的小便不利,可用蒲灰散、滑石白色散、茯苓戎盐汤分别治之。蒲灰散由蒲灰、滑石组成。具有凉血化瘀,泄热利湿之功,所治小便不利,是由湿热瘀结,膀胱气化不行所致.临床症状有小便不利'或短赤,或有血尿,溲时茎中艰涩疼痛如刺,少腹拘急,痛引脐中等。滑石白鱼散由滑石、乱发、白鱼三味组成。可凉血化瘀,清热利湿,用于热性的小便不利兼有少腹胀满之证,即后世所谓血淋。茯苓戎盐汤由戎盐、茯苓、白术三味组成。具有益肾清热,健脾利湿之功,用于中焦脾虚湿盛,下焦肾虚有热的小便不利。临床症状可有溲时轻微刺痛,或尿后余沥不尽,或少量血尿等。
水气病
①分类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四类
②风水起于外邪袭表犯肺,肺气不宣,通调失职,以至于水湿泛滥于肌表,故病初有明显的表证,如脉浮,恶风,骨节疼痛等。
皮水与肺脾二脏相关,肺主表卫而脾主四肢,若肺失通调,脾失健运,则水停肌肤而肿势加重,证见肢体肿甚,按之没指。不恶风提示无表证,可与风水相鉴别。腹如鼓而不满,可见里湿壅聚未盛。当发其汗,为风水和皮水提出了具体治法,风水因风邪在表,发汗散邪可恢复肺之宜肃通调。皮水因水停肌肤,发汗可使水从肌表而出,亦属因势利导之举。
正水脉沉迟提示有肾阳不足,阳虚而水聚于内,上射于肺,可见腹满而喘。
石水脉沉亦为阳虚而水停于里,又水寒凝结于下,见少腹硬满如石,故名。水聚于下,未影响到上,故不喘。阳虚阴凝,水液不循常道,故正水、石水均可见身肿之症。喘之有无,又是二者鉴别要点之一。
黄汗病以汗出色黄如柏汁为主症,因其初起有发热、四肢头面肿等,故有必要注意与风水相鉴别。黄汗病起于外受水湿,水湿留滞于肌肤,营卫郁滞,故见脉沉迟,发热而四肢头面肿。
③发病机理
(一)水气病的发生与外邪有关:风邪袭表,表卫受邪,肺失宣肃与通调,水溢肌肤,发为水肿。故篇中列有风水病证,强调了感受外邪以后,内脏机能紊乱所导致的水肿。另黄汗病证,由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人得之,水湿之邪侵于肌表,引起身肿。风与湿可以夹寒,也可以转化为热,故风寒、风热、寒湿及湿热之邪也常见。在治疗上应多考虑用汗法宣散。
(二)水气病的发生与内伤有关:肺脾肾三脏阳气受损,是水气病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篇中所谓五脏水可视为典型。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又有深入的阐述,可以互相参照联系,以开启思路。
(三)水气病的发生与血不利有关:气病及血,水病及血,反过来,血病也可以及气及水。如本篇中所提出的气分、水分和血分。另外四水中的石水,阳虚阴凝,血脉瘀阻,水寒内聚,水湿外滞而见腹满身肿等,这也可视为“血不利则为水”的具体体现。④治法对于水气病的治疗,本篇提出了发汗、利小便和逐水三大治法,一般水气病患者,若见  腰以下肿,因腰以下为阴,属里,水湿之邪在里在下,故用利小便法,使水湿通过小便而排出。若见腰以上肿,因腰以上为阳,属表,水湿之邪在表在上,故用发汗法,,使水湿通过汗液而散除。此为水气病的治疗常法,亦即《内经》所谓“开鬼门,洁净府”治法的体现。如水肿病人,水气上泛,  目下微肿有如卧蚕;水溢皮肤,面目鲜泽光亮;水气不化,津液不生,其人消渴,小便不利;饮多溲少,水积腹腔,病水腹大;其脉沉绝,系因水肿严重,脉道被遏,并非真的脉绝,故可下之,此即《内经》所谓“去菀陈堇”的治法。
⑤证治:风水挟热,由于水为热迫,证见脉浮身肿不渴,汗出,外无大热的,用越婢汤散水清热;由于表实无汗的,用杏子汤宣肺发汗;
由于卫阳不固,证见脉浮身重,汗出恶风的,用防己黄芪汤固表除湿。
皮水,由于阳虚不能行水,证见四肢肿,聂聂晌动的,用防己茯苓汤通阳散水;由于阳郁不能外达,证见身肿而冷的,用蒲灰散利水通阳。
里水,即水之在皮里者,证见脉沉,身面肿,小便不利,其表实有热的,用越婢加术汤解表清热;其表实无热的,用甘草麻黄汤解表泄水。又少阴肾水脉沉的,用麻黄附子汤温阳散水。黄汗本证,而见身肿发热,汗出口渴的,用芪芍桂酒汤行阳和阴;
黄汗变证,而见身晌胸痛,腰下无汗,髋腰弛痛的,用桂枝加黄芪汤通阳散邪。气分病,由于阳虚气滞,证见手足逆冷,腹满,肠鸣,则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温经散寒,通阳行气;由于水饮所作,证见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的,则用枳术汤攻坚消痞,健胃制水。
⑥水气病的预后“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水气病当见沉脉,现脉象突然大而无根,浮取有而重按无,此为元气涣散,证实而脉虚,提示预后极差。
湿重者忌:菌类酒类瓜果鱼虾 胆郁者忌:蛋类奶类内脏油腻 食积者忌:韭菜山芋糯米南瓜 久病者忌:鹅老公鸡蚂蚁菜发物
金藏尊者
官方总版主
官方总版主
  • UID574
  • 粉丝10
  • 关注16
  • 发帖数163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1楼#
发布于:2019-11-18 21:28
《金匮要略》知识点总结

图片:3747.jpg


黄疸病
①病因病机主要有湿热发黄与寒湿发黄,还有火劫、燥结及女劳等各种不同病因的发黄。尤以湿热发黄为多见。“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这句话是湿热黄疸之关键。一是强诅湿热黄疽的病位主要在脾胃,二是认为其发病与血分有关。寒湿黄疽的辨证关键在于“阳明病脉迟”,阳明燥热,其脉当数,今反迟,则为寒湿可知,这显然就是太阴(脾)虚寒之证。
②分类与主症可分为谷疽、酒疸、女劳疽。
谷疸与饮食有密切关系,由于脾胃湿热熏蒸所致,主症为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烦;但也有脾虚寒湿所致,症见脉迟无力,纳差,头眩,小便不利,腹满或大便溏薄,神疲肢倦,苔白腻,色黄晦暗。
酒疸由于长期饮酒过度,酒热伤胃引起,主症是心中懊恼或热痛。
女劳疸多为房劳伤肾所造成,具体症状是日晡发热而反恶寒,膀胱急,小便自利,额上黑,足下热,大便必黑,时溏。女劳疸、谷疽、酒疽日久不愈,血分瘀滞可变成黑疽,症见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齑状,大便正黑,皮肤抓之不仁,脉浮弱,皮肤黑而微黄。
③证治:黄疸治疗,无论是谷疸、酒疸,应首先分清湿胜、热胜、湿热俱盛等情况。如茵陈五苓散证,属于湿胜的黄疸;大黄硝石汤、栀子大黄汤证,属于热胜的黄疸;茵陈蒿汤证,属于湿热俱胜的黄疸。至于脾虚寒湿所致黄疽,治宜温中散寒化湿,书中未出方剂,当用理中、四逆等方加茵陈。女劳疽,有兼瘀与不兼瘀之分。硝石矾石散适用于前者,若不兼瘀者,后世多主张选用补肾方剂治疗。如偏肾阴虚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偏于肾阳虚者,可用八味肾气丸。
惊悸
①成因惊多因突然受外界刺激而起,惊者气乱;悸多因心血不足,心失所养所致。两者病因与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但常互相影响,如突然受惊可导致心悸,心悸亦常易受惊,故多惊悸并称。
②证治在治疗上,一般惊宜镇惊安神,悸宜补虚定悸。火邪致心阳不足、神气浮越的惊狂证,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中桂枝汤去芍药之阴柔以助心阳,加龙骨、牡蛎固摄镇惊,心阳既虚则痰浊易阻,用蜀漆涤痰逐邪以止惊狂。本方有通阳、镇惊、安神之效,因其症情紧急,且由火逆所致,故方名“救逆”。水饮凌心的心下悸证,用半夏麻黄丸以蠲饮通阳,降逆定悸。方中半夏蠲饮降逆,麻黄宣发阳气,心阳得宜,饮邪得降,则悸动自宁,但阳气不能过发,凌心之水不易速消,故以丸剂小量,缓缓图之。
吐衄下血
①成因酒客咳者必致吐血,皆因极饮过度所致。吐血的原因很多,若平素嗜好饮酒的人,又患  咳嗽,常可导致吐血。这是因为饮酒过度,酒毒湿热蕴郁,积于胃而熏于肺,肺失肃降,故  咳;进而灼伤血络,则必致吐血。
②脉证“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这是衄血、下血和吐血的不同脉症。病人面无血色是脱血的现象。无寒热,是指没有外感病的恶寒发热症状。内伤出血者表现为吐、衄、下血等证候的不同。若病人脉见沉弦,沉以主里候肾,弦为肝脉,肝肾阴虚,阳气亢逆,血随气涌,故知衄血;若脉见浮弱,按之而绝,则为虚阳外浮,阳不摄阴而血脱于下,故知下血;若脉浮弱,而症见心烦咳逆,是为虚热上扰熏灼心肺,故必吐血。
亡血虚寒的脉象是:“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击,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
寸口,包括寸、关、尺三部而言。脉弦如张弓弦,主阳气减,故弦则为寒;脉大中空为芤,主阴血虚,故芤则为虚;虚寒相搏名为革,革脉弦大中空,如按鼓皮,为阴虚阳浮,外强中干之象,故妇人得之则半产漏下,男子得之则亡血。
③辨证:从春至夏衄者属太阳,从秋至冬衄者,属阳明。手足太阳、阳明四经皆循行于鼻,故鼻衄多属太阳、阳明两经的病。春夏阳气生发,表热居多,故春夏衄血属太阳;秋冬阳气内藏,里热居多,所以秋冬衄血,多属阳明里热。人体脏腑经络之气的变动与四时气候有关,因此临床上辨证施治应考虑到这种关系,但又不可拘泥,春夏衄血亦有属阳明里热证者,秋冬衄血亦有属太阳表热证者。
④论治吐血、衄血,有由中气虚寒,不能摄血的,治以柏叶汤。取柏叶之清降,折其逆上之势而又能收敛以止血;干姜、艾叶温阳守中,使阳气振奋而能摄血;马通汁即马粪加水过滤取其汁而成,性微温,引血下行以止血,四味合用,共奏温中止血之效。有由心火亢盛,迫血妄行的,治以泻心汤清热泻火而止血。方中黄连长于泻心火,黄芩泻上焦之火,大黄苦寒降泄,三药合用,直折其热,使火降则血自止。
便血有远血、近血之分。
先便后血,是指先见大便,后见便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较远,故称为远血。病由中焦脾气虚寒,统摄无权而血渗于下所致。治宜黄土汤温脾摄血。方中灶心土又名伏龙肝,温中涩肠止血;白术、甘草健脾补中;制附子温阳散寒,虽无止血作用;却有助于中阳恢复而达到止血作用;干地黄、阿胶滋阴养血以止血;黄芩苦寒作为反佐,以防温燥动血。药味相协,共奏温中止血之功。
先血后便,病在大肠直肠,肠内湿热,伤及血脉,因而下血,其血呈鲜红色;大肠直肠离肛门较近,故名近血,赤豆小当归散中赤小豆解毒清热,当归和血止血。
湿重者忌:菌类酒类瓜果鱼虾 胆郁者忌:蛋类奶类内脏油腻 食积者忌:韭菜山芋糯米南瓜 久病者忌:鹅老公鸡蚂蚁菜发物
金藏尊者
官方总版主
官方总版主
  • UID574
  • 粉丝10
  • 关注16
  • 发帖数163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2楼#
发布于:2019-11-18 21:35
《金匮要略》知识点总结

图片:3747.jpg


呕吐
①成因与脉证呕吐的成因较多,既有脾胃本身的疾患所致,亦有他病影响而成。如属饮邪致呕的。由于脾胃虚弱,健运失常,饮停于中,影响气机升降,胃气上逆,内停之饮亦随之而出。若呕吐而饮邪得去胃阳恢复,出现口渴,这种先呕而后口渴者,为饮去阳复,病欲解之征。相反,先渴而后呕,是因饮停于中,气化不利,津液不能上承而口渴,渴而多饮,中阳失运,饮不得化,更助水邪,蓄结心下而为饮,饮阻气逆而呕吐。这种先渴而因饮水助邪致呕的,属内停之饮所致。
 经常呕吐的患者,津液耗伤,本应口渴,今呕吐而口反不渴,此乃饮邪停留于心下,以致呕吐频作。
②治则与禁忌治疗当分清标本缓急,寒热虚实,以及病势的发展,不可见呕止呕,故仲景提出“呕家有痈脓,不可止呕”、“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的原则,以示审证求因、治病求本、因势利导的重要性。
③辨证论治呕吐证治,分虚寒呕吐、热性呕吐、水饮致呕、寒热相杂呕吐四类;
 其治疗虚寒呕吐,
 由于阴寒上逆,证见呕而胸满,或干呕、头痛、吐涎沫的,用吴茱萸汤温寒降逆;
 由于阳微阴盛,证见呕而脉弱,小便复利,微热厥逆的,用四逆汤回阳救逆;
 由于胃中虚冷,证见干呕吐涎沫而不头痛的,用半夏干姜散温中散寒;
 由于胃阴受伤,证见胃反呕吐,大便燥结的,用大半夏汤补虚润燥。热性呕吐:
 由于胃热上冲,证见食已即吐的,用大黄甘草汤泻热通便;
 由于邪在少阳,证见呕而发热的,用小柴胡汤和解表里。水饮呕吐:
 由于饮停心下,证见呕吐,谷不得下的,用小半夏汤涤饮止呕;
 由于寒饮在胸,证见恶心欲呕的,用生姜半夏汤散寒降逆;
 由于病在膈上,证见呕吐而思水的,用猪苓散利水止渴;
 由于水饮不化,证见胃反吐后渴欲饮水的,用茯苓泽泻汤利水通阳。
 由于寒热相杂,证见呕而肠鸣,心下痞满的,用半夏泻心汤降逆和中。
 由于胃肠不和,证见干呕而利的,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清热和胃。
下利
① 治法“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是湿滞气利的治法。由于脾虚不运,湿滞气阻,蕴郁肠道,故见下利而兼矢气。湿热阻滞气机,气化失常,则肠鸣腹胀,小便不利。治当利其小便,以分利肠中湿热之邪,使湿去气行而泄利自止,即所谓利小便而实大便。利小便而治泄利,此即后世所谓“急开支河”之法。
② 治禁“下列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下利清谷,是脾肾之阳虚衰,不能腐熟水谷;由于阳虚于里,阴寒内盛,卫阳之气亦因之不足,故外见恶寒之症。纵有表邪未解,亦应急温其里,不可轻用汗法攻表。若误攻其表,必汗出而阳气益虚,阴寒更盛,以致气机不行,则腹部胀满不舒,即《内经》所谓“脏寒生满病”之意。这在临床中是需要注意的。
③ 虚寒泄泻:
 如表里兼病,证见下利腹胀满,身疼痛的,先用四逆汤温里,后用桂枝汤攻表;
 如阴盛格阳,里寒外热,证见下利清谷,汗出厥冷的,用通脉四逆汤温中回阳;
 如气虚久利,证见气体与黏液杂下的,用诃黎勒散温涩固脱。
  实热泄泻:
 如中实有物,证见心下坚,脉滑的,用大承气汤攻下实热;
 如内有燥屎,证见谵语,热结旁流的,用小承气汤清下实热。
 湿热痢疾而见里急后重的,用白头翁汤除湿清热;
 虚寒久痢,而见便下脓血的,用桃花汤固脱止血。
 如利后虚烦,按之心下濡的,用栀子豉汤清热除烦;
如下利余热疮痈
① 初起的脉证多见脉象浮数,自觉恶寒的表证,但有局部固定的痛处,与外感的一身尽痛不同。所以,初起发痈可用脉诊与局部体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诊断。
② 辨脓法辨别痈肿的化脓与否,可用手按其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后世医家,又从痈肿的软硬、掐起、疼痛、颜色等各方面分别进行诊察,这是在《金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
湿重者忌:菌类酒类瓜果鱼虾 胆郁者忌:蛋类奶类内脏油腻 食积者忌:韭菜山芋糯米南瓜 久病者忌:鹅老公鸡蚂蚁菜发物
金藏尊者
官方总版主
官方总版主
  • UID574
  • 粉丝10
  • 关注16
  • 发帖数163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3楼#
发布于:2019-11-18 21:40
《金匮要略》知识点总结

图片:3747.jpg


肠痈
① 主症
脓未成的,临床表现为少腹肿痞,按之即痛,时时发热汗出恶寒,脉多迟紧;
 脓已成的,临床表现为腹皮急,按之濡软,其身甲错无热,脉多洪数。
② 证治脓未成的可下! 脓已成的不可下!
 如未成脓或脓成初期属急性里热实证者,当用大黄牡丹汤,用大黄、芒硝以泻热通腑,逐瘀破结;丹皮、桃仁凉血化瘀;瓜子(冬瓜仁)排脓消痈,诸药合用,有泻热通腑,化瘀排脓,消肿散结的作用。
肠内有痈脓体虚邪恋者,当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消肿,通阳散结,清热解毒。方中薏苡仁排脓消肿,开壅利肠;轻用附子振奋阳气,辛热散结;佐以败酱草解毒排脓,三味相伍排脓解毒,散结消肿。
浸淫疮
① 预后:从口起流向四肢者,为病邪外出,易治;从四肢流来人口者,为病邪内侵,难治。这也是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 浸淫疮的病势及预后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提出黄连粉为主治方剂,临床上亦很有实用价值。
手指臂肿
① 是一种手指臂部关节肿胀,并作振颤,全身肌肉也发生抽动的病证。
② 是因风痰阻滞经络所引起的。
③ 主症以手指臂部肿胀抽动,或身体肌肉跳动作为主症,可用藜芦甘草汤涌吐风痰的方法治疗。
转筋
① 包括手臂与小腿部肌肉痉挛掣痛,《脉经》将霍乱转筋合为一篇,《巢源》列转筋于霍乱病诸候;可知转筋多见于霍乱。
② 是由湿浊化热伤及筋脉所致的一种筋脉拘挛作痛的病证,以下肢为多见,甚则牵引小腹拘急疼痛:脉象强直而弦,用鸡屎白散泻浊去湿,舒缓筋脉。
阴狐疝
① 概念与今之腹股沟疝相似。张子和《儒门事亲》说:“狐疝者,其状如瓦,卧者人小腹,行立则出小腹人囊中,狐昼则出穴而溺,夜则人穴而不溺,此疝出入上下往来,正与狐相类也。”其病多由努力举重,或跳跃叫号,以致腹内压力增加,小肠自腹股沟脱出,平卧则从阴囊还纳于腹内,劳动时又从腹内下坠于阴囊,因而或左或右,大小不同,或上或下,出没无时。
② 一种阴囊偏大偏小,时上时下的病证,由寒凝足厥阴肝经所致,用辛温通利,温经散寒的蜘蛛散。
蛔虫病
证治可分为以下二种情况:一是用毒药杀虫治疗后,仍不得效,依然口  吐清涎,腹痛发作有时者,可用甘草粉蜜汤和胃缓痛;二是因腹痛剧烈致四肢逆冷,且静而  时烦,反复发作,吐蛔,属蛔厥证者,可用乌梅丸泻肝清胃,温脏安蛔,杀虫扶正。
妇人妊娠病
① 胎与征的鉴别及征病的治疗妊娠与征病,每相疑似,应善为鉴别,其要点是:妊娠前三月经水正常,经断以后不会漏下,六个月左右在小腹部有胎动;征病则断经前三月已有不调,经断后未及三月又漏下不,自觉“胎动”在脐上,征由瘀血而成,出现漏下不止的,宜以桂枝茯苓丸消瘀化征为治。方中桂枝、芍药通调血脉,丹皮、桃仁活血化瘀,茯苓渗湿利水。
恶阻
① 轻证证治证见妊娠口渴·(或呕逆),不能食,无寒热,乃经血养胎、阴阳失调所致,治宜桂枝汤调和阴阳、平冲降逆。
② 重证证治证见妊娠呕吐不止,乃寒饮中阻;脾胃虚寒所致,治宜干姜人参半夏丸温中散寒、化饮降逆。
妊娠腹痛证治
阳虚阴盛证见怀娠六七月,其胎愈胀,腹痛恶寒,少腹如扇,治宜附子汤温阳散寒、暖宫安胎。
肝脾不调证见妊娠腹中疗痛,治宜当归芍药散养血调肝、健脾除湿。
胞阻
证见妊娠下血伴腹痛,乃冲任脉虚、阴血不能内守所致,治宜胶艾汤养血止血、固经安胎、调补冲任。
1.妊娠小便难证见妊娠小便难,乃血虚热郁所致,治宜当归贝母苦参丸养血开郁、清热除湿。
2.妊娠水肿证见妊娠水肿,乃气化受阻、水气内停所致,治宜葵子茯苓散利水通阳。
3.胎动不安
① 肝血不足,脾运失健,酿湿蕴热,或脾胃素虚,寒湿内生,使胞胎失养而导致胎动不安。
② 治法血虚湿热者,治宜养血健脾、清热除湿,方用当归散;脾虚寒湿者,治宜温中除湿、健脾安胎,方用白术散。
湿重者忌:菌类酒类瓜果鱼虾 胆郁者忌:蛋类奶类内脏油腻 食积者忌:韭菜山芋糯米南瓜 久病者忌:鹅老公鸡蚂蚁菜发物
金藏尊者
官方总版主
官方总版主
  • UID574
  • 粉丝10
  • 关注16
  • 发帖数163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4楼#
发布于:2019-11-18 21:45
《金匮要略》知识点总结

图片:3747.jpg


产后三病
① 形成原因新产妇人,有三种常见的病症,一是以项背强直为主症的痉病,二是郁闷昏冒的郁冒,三是大便困难。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亡血、多汗所致。血虚则筋脉失养,汗多则风邪易人,故令病痉;亡血复汗,血亏阴虚,阳气偏盛,复感外寒,邪不外达,孤阳上逆,故令郁冒;血与汗皆屑阴液,阴液内伤,则胃肠枯燥,故大便困难。
② 产后病痉但产后病痉,与前(痉湿喝篇)的痉病,见症虽同,病因各异,在治疗上,除参照痉病的一般治则外,还须照顾产后血虚的特点,以养阴镇痉为主。
③ 产后郁冒与后世所说的产后血晕不同;产后血晕,有因去血过多而致者属气脱,其证多眼合口开,手撒肢冷,六脉微细或虚浮;有因恶露不下而致者,属血逆,其证多胸腹胀痛,气粗,两手握拳,牙关紧闭;.两证一虚一宰,.必须分辨清楚。本篇所论的郁冒,是因产后血虚所致;其证郁闷昏胄,但头汗出。其治疗:如大便坚,呕不能食的,用小柴胡汤和解表里;如郁冒已解,呕止能食,但大便坚,过七八日更发热的,用大承气汤攻下实热。
④ 产后大便难, 一般可用脾约丸,或外用诸导法,润肠通便为治。
产后腹痛产
后腹痛的原因很多,本篇所论,分血虚气寒、气滞血凝、瘀血内结、阳明胃实四者。在治法上,由于血虚气寒,证见腹中拘急作痛的,用当归生姜羊肉汤补血温寒;由于气滞血凝,证见烦满腹痛不得卧的,用枳实芍药散理气和血;由于瘀血内结,证见少腹坚痛的,用下瘀血汤逐瘀止痛;由于阳明胃实,证见不大便,发热烦躁谵语的,用大承气汤攻下实热。
产后中风
① 产后太阳中风证见头痛恶寒,时时发热,汗出干呕,心下闷,乃产后正虚、风邪外袭、正气不能驱邪外出所致,治宜阳旦汤解肌发汗。
② 产后阳虚中风证见发热面赤,头痛气喘,乃产后气血大虚、卫外不固、复感外邪所致,,治宜竹叶汤扶阳祛风。
产后虚烦证,证见心烦呕逆,乃气血不足、虚热内生所致,治宜竹皮大丸安中益气。
妇人热入血室
① 而见往来寒热、发作有时如疟状,乃邪热与经血互结所致,治宜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兼散血室之结,使邪从少阳转枢而出;
② 妇人热人血室,而见表证已罢,但有脉迟、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等证,乃邪热乘虚陷入血室,结为瘀热,治宜取肝之募穴期门泻其瘀热。
③ 妇人热人血室,而出现下血、谵语、但头汗出等,乃里热熏蒸、迫血妄行所致,治疗仍当刺期门以泻其热。
梅核气
① 妇人咽中如有炙(zhì)脔(luán),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俗名梅核气;此证多由七情郁结,痰气阻滞咽中所致。
② 治疗 半夏厚朴汤解郁化痰,顺气降逆。方中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辅以茯芦利饮化痰;佐以苏叶芳香宣气解郁,合而用之使气顺痰消,则咽中炙脔感可以消除。
脏躁
① 因脏阴不足,虚热躁扰所致。
② 精神失常,悲伤欲哭,或周身不适,频频欠伸,像如神灵作所。③用甘麦大枣汤补益心脾,宁心安神。方中小麦养心安神,甘草、大枣甘润调中而缓急。
月经病:
温经汤
① 主治妇人冲任虚寒夹有瘀血而致的崩漏下血病证。
② 温经汤中吴茱萸、桂枝、生姜温经散寒,通利血脉;阿胶、当归、川芎、芍药、丹皮活血祛瘀,养血调经;麦冬养阴润燥而清虚热;人参、甘草、半夏补中益气,降逆和胃。诸药共奏温补冲任,养血祛瘀,扶正祛邪之功,使瘀血去而新血生,虚热消而诸症除。
抵当汤:
① 为攻下瘀血的峻剂,若非经闭不利,少腹硬满作痛,小便利,大便黑,形气俱实者,断不可投,医者审之。② 抵当汤中水蛭、虻虫破瘀攻坚,桃仁、大黄活血通经,共奏攻瘀破血通经之效。
妇人带下
① 湿热带下证见经水闭不利,下白物,乃瘀血内阻、久积而化湿热所致,治宜外用矾石丸清热燥湿,内服消瘀通经之剂。
② 寒湿带下证见阴中冷,下白物,治宜外用蛇床子散苦温燥湿、杀虫止痒。
转胞
证见妇人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反倚息不得溺,乃肾气不举、膀胱气化不行所致,治宜肾气丸振奋肾气、通利小便。
阴疮证见少阴脉滑而数,阴中生疮,阴中蚀疮烂,乃湿热下注、侵蚀前阴所致,治宜外用狼牙汤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湿重者忌:菌类酒类瓜果鱼虾 胆郁者忌:蛋类奶类内脏油腻 食积者忌:韭菜山芋糯米南瓜 久病者忌:鹅老公鸡蚂蚁菜发物
金藏尊者
官方总版主
官方总版主
  • UID574
  • 粉丝10
  • 关注16
  • 发帖数163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5楼#
发布于:2019-12-04 15:04
继续翻译
湿重者忌:菌类酒类瓜果鱼虾 胆郁者忌:蛋类奶类内脏油腻 食积者忌:韭菜山芋糯米南瓜 久病者忌:鹅老公鸡蚂蚁菜发物
金藏尊者
官方总版主
官方总版主
  • UID574
  • 粉丝10
  • 关注16
  • 发帖数1632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36楼#
发布于:2019-12-26 16:53
翻译完成。
湿重者忌:菌类酒类瓜果鱼虾 胆郁者忌:蛋类奶类内脏油腻 食积者忌:韭菜山芋糯米南瓜 久病者忌:鹅老公鸡蚂蚁菜发物
上一页 下一页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