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的四季养生
药上尊者
八地菩萨
八地菩萨
  • UID566
  • 粉丝12
  • 关注12
  • 发帖数1665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阅读:1675回复:0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的四季养生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9-10-30 22:23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开篇即以四时气象作类比提出了“四气调神”的方法,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又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春夏养生长之气,秋冬养收藏之气,这是《黄帝内经》从“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的中心思想出发,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为理论先导,从自然界四时阴阳之气的规律性变化来探讨机体生理、病因、病机及传变等规律,以此指导中医学预防养生及治疗,是中医学时间医学思想的萌发。
        那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对四季养生和四季用药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图片:u=3113848425,3769866873&fm=26&gp=0.jpg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与四时养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人生天地之间,必须依赖天地阴阳二气的运动和滋养才能生存,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人的脉象表现为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同样是由于机体气血对春夏秋冬不同气候变化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以此达到与外环境的协调统一。如果人们违背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之道,就有可能产生病变。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
       故人之养生,当顺应四时阴阳调养五脏、陶冶精神、锻炼身体。春夏是阳长阴消的阶段,顺应阳长的气化趋势养阳,效果就会比其他时候要好,所以春夏要养阳;秋冬是阴长阳消的阶段,顺应阴长的气化趋势养阴,效果就会比其他时候要好,所以秋冬要养阴。
       春天阳长阴消,万物生发,肝气内应,养生之道在于养肝为主,养神志以欣欣向荣,“生而勿杀,以使志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少阳之气不能上升。
       夏天太阳之气当长而不能长,阳虚而里寒,产生洞泄之病;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极期,阳热之气旺盛,万物茂盛,心气内应,养生应以养心为主,机体的阳气应适当外泄,使气得泄。“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秋天容易得寒热往来的疟疾之病,所谓奉收者少。
        秋天是阴长阳消的时候,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养阴为主,收敛神气,早卧早起;逆之则伤肺,阳气不收,不能奉养冬藏之气,至冬阳气不能潜藏,阴寒过盛,发生飧泄之病。
        冬天大地收藏,万物皆伏,肾气内应而主藏,养生应以养肾为主,早卧晚起,避寒就温,以使阳气闭藏,逆之则伤肾;至春天少阳之气不生,肝脏虚而筋失其养,出现痿厥之变。

图片:u=3505642566,4242226945&fm=26&gp=0.jpg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与四时用药
四时用药原则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生原则在指导四时用药方面,正如李时珍《本草纲目·四时用药例》所谓:“春月宜加辛温之药,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秋月宜加酸凉之药,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气。”
         春夏自然界阳气升浮,久病阳虚之人当于春夏之际借自然界阳气补机体不足之阳;秋冬阳气潜藏,阴虚之人可用酸苦寒凉之药补不足之阴,此即“顺时补之”,是因时制宜的体现。


因时制宜,用药注意补泻
        另一方面,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司气以热,用热无犯;司气以寒,用寒无犯;司气以凉,用凉无犯;司气以温,用温无犯。”这是告诫医者用药勿犯四时寒热温凉之气,即春夏慎用温热药物,用热远热;秋冬慎用寒凉药物,用寒远寒,此即“逆时泻之”,同样是因时制宜的灵活运用。
         那么,何时顺时补之,何时逆时泻之呢?纵观《黄帝内经》之论及后世医家之发微,可概括为“不足之病,顺时补之;有余之病,逆时泻之”两句话。下面分以四时阐述之。


春为阴中之阳,少阳,肝应春,其性主生发上升。
         若春时肝生发不及,则应促其生发之性以求天人相应而和,用药方面即如李时珍《本草纲目·四时用药例》所谓:“春月宜加辛温之药,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顺其性为补,反其性为泻,故不及者应顺之。
        《黄帝内经》云:“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又曰:“肝胆温补凉泻,辛补酸泻。”反之,若肝气本有余或肝阳素亢,或逢春时令生发太过,此时若再投辛温之药则犹抱薪救火,对此则应逆之泻之,“亢则害,承乃制”,故当“以酸泻之,以凉泻之”。


夏为阳中之阳,太阳,夏气通于心。
          此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若心不应时难以升浮阳气或心阳本有不足则为不及,易生寒,此“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此时应顺其性而养之,正如李时珍所谓:“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
          见之临床,其机体阳虚内寒而生咳喘、泄泻之病,遇冬、遇寒则犯,可在夏季阳气充盛之时以辛热药或温灸之法补不足之阳,此即“冬病夏治”之意;反之,若心阳升浮太过则为心气有余,可见邪热炽盛之证,当遵《黄帝内经》“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意逆时泻之。

土居中化,在时为长夏,在人之脏为脾胃。
          长夏为万物所化之时,《周易·系辞下》云:“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故万物之生化关键在天地之氤氲,即天气下降、地气上升相交之势。
          若脾胃升降无权或因时升降不利,则阳不得降、阴不得升而成痞,治疗当参李时珍所谓“长夏宜加甘苦辛温之药,人参、白术、苍术、黄柏之类,以顺化成之气。”《伤寒论》所载辛升苦降之半夏泻心汤类即为调其升降而设。

秋为阳中之阴,少阴,秋气通于肺。
          若秋时人不与天地相应,应降不降,在胃家可有阳明经热证、阳明腑实证,仲景白虎汤、三承气汤即为胃降不及而设;若为肺降不及,《黄帝内经》谓:“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而致肺热叶焦胸中胀满之证,治疗当遵《黄帝内经》所载“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肺大肠凉补温泻,酸补辛泻”。李时珍云:“秋月宜加酸凉之药,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
          但若肺降太过,亦可为病。如《黄帝内经》曰:“肺苦气逆,急食苦以泄之,以辛泻之。”以辛泻之,即取辛温升散以防肺降太过,如吴鞠通杏苏散,即“逆时泻之”之类。

冬为阴中之阴,太阴,冬主沉藏,在脏应肾
          藏者为阳气潜降藏于下焦以奉阴精,若冬时肾沉藏不及,则“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气”、“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若冬令沉藏不及而生虚热,则取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促其沉藏,此“顺时补之”之类。
          然冬令进补远非苦寒滋阴一途,阳气不足之人,冬季尤当慎用苦寒之品以免伤阳,即“用寒远寒”,否则肾因过寒而水凝,水汽不腾化为燥象。此时之补,当遵《黄帝内经》中“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以辛散之药散凝寒之弊,而水汽上蒸肾燥自解。仲景当归生姜羊肉汤千年不衰,成为阳虚之人冬令进补之良方,如四逆汤、真武汤辛热回阳更为医家所习用。此“阳生阴长”之理,亦为因人、因时制宜之灵活运用。

图片:u=387667420,703856454&fm=26&gp=0.jpg


三因(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四时健康
          综上所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黄帝内经》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对指导预防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但临证用药时不可一概理解为“春夏补阳、秋冬补阴”,当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首辨机体阴阳气血之盛衰,再参合时令,以药物五味之偏,纠正机体阴阳气血之偏盛偏衰,即“不足之病,顺时补之;有余之病,逆时泻之”。
           同时,还要参合地域因素,如“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在”,《素问·异法方宜论》曰:“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其治宜砭石……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三因制宜,灵活运用,方能指导临床、指导人们日常保健,如此才能达到养生防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最新喜欢:

金藏尊者金藏尊者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大医精诚”——孙思邈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