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737回复:0
中医教你如何做月子中医教你如何做月子 民间所说的“月子”,即现代医学中的“产褥期”,是指从分娩结束到产妇身体恢复的一段时间,一般为6周至8周。古人有“弥月为期,百日为度”说法,产后一个月称为“弥月”,即“小满月”;广义的“月子”指分娩后一至三个月,即“百日为度”,俗称“坐月子”,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逐渐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且广泛流行的习俗,包括饮食、卫生、环境、情志等方面,至今仍有很大影响。 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分娩之后,产妇身体处于“气不足,血亦虚”的状态,乃“多事之秋”,产褥感染、乳腺炎、子宫脱垂、产后抑郁等也严重威胁产妇,需要从饮食、起居、情志等各方面进行调养,使身体恢复到产前的状态,所以坐月子这一传统习俗与中医养生保健有着不解之缘. 图片:758.jpg 坐月子期间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而易消化,不宜过食生冷辛辣和肥腻煎炒之品,以免内伤脾胃。坐月子习俗是后一周内不能盐,要喝一周的红糖粥,红糖性温,具有益气补血、缓中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尤其适合产妇食用,但是产后一周每顿喝红糖粥不吃盐是不合理的,尤其在夏天出汗较多,完全不吃盐易出现浑身无力、恶心、呕吐等电解质紊乱症状。猪蹄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补虚佳品,历代医书均记载猪蹄有通乳的功能,如《随息居饮食谱》云猪蹄可“助血脉能充乳汁”,因此成为广泛流行的月子食品。鲫鱼肉嫩味鲜,尤其适于做汤,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之功效,产后妇女食用,可补虚通乳。坐月子期间不宜食用生冷食物,是中国人普遍认同的观点。由于妇女产后体质多偏于寒凉,脾胃亦虚弱,生冷食物容易刺激肠胃,影响消化,且寒凝血瘀,不利于产后瘀血恶露. 图片:467.jpg 另外,产后便秘也是产妇比较常见的困扰,由于生产时的大量汗出和失血,血虚和阴液耗失,大肠失其滋润,容易大便秘涩难通,坐月子期间可以多喝粥,粥熬好后,上面浮着一层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质,中医里叫做“米油”,俗称粥油,是米汤的精华,有益气滋阴,增长体力之效。,历代医书也多有记载,清代医学家王孟英撰写的《随息居饮食谱》中则认为“米油可代参汤”,《随息居饮食谱》就指出“病人、产妇粥养最宜”,粥乃医家倡导的产后饮食。还可多吃富含纤维的食品,如粗粮、绿叶蔬菜等杂食,此外像蜂蜜、芋头、黑芝麻等也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保持肠道通畅,促进产后早日排便,这对产后恢复至关重要,还能避免产后痔疮加重。月子期间忌食辣椒、胡椒、韭菜等辛辣刺激食物,这类食物大多具有温燥之性,食用后也易使产妇体内生虚火,出现口舌生疮和便秘,并通过乳汁使婴儿上火。 图片:38.jpg 从中医的观点来看,产妇抵抗力低,外邪容易侵袭人体,因此坐月子期间不宜过多的参加户外活动,同时也应当尽量避免久站、下蹲、提举重物等,产妇在月子期间盆底组织松弛尚未完全恢复,久站、提举重物等可影响盆底肌的恢复,可造成日后性生活不满意、尿频、尿失禁等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症状。产后完全的卧床静养并不可取,产后24小时之内可以简单地活动一下周身筋骨,如上厕所、洗脸等,生产24小时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活动了,适当的下床走动,可以促进子宫恢复及恶露排出,减少感染的机会,对于剖宫产的产妇,还可以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促进术后恢复。 图片:60.jpg 产妇孕育新生命期间及产后,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通常产妇产后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失眠、暴躁或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这类因素可通过心理疏导进行缓解,丈夫及家人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安抚,注意心理疏导,把重心放在产妇身上,而不是宝宝身上,让产妇觉得分娩后并没有受到冷落,同时家人也应当分担照顾婴儿的责任,月子期间情绪波动大会导致产妇食欲变差,不但影响身体恢复,同时还会影响乳汁分泌量以及乳汁质量,长期的情绪波动甚至会影响婴儿的健康。让产妇吃好、睡好、心情好,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和融洽,也使身体及时恢复到产前状态。 图片:777.jp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