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21回复:2
真假沉香鉴别
玩沉香的老炮儿都知道,市面上的水有多深——不少看似油光锃亮的“高档沉香”,其实是成本几十块的科技货。先放几组真沉香的实拍图,帮大家先建立直观认知,后续辨假才不慌~
这是柬埔寨沉香珠子,圆润饱满的品相很有代表性。不过球形珠子看内部结构不太方便,大伙儿仔细瞅瞅这张柬埔寨沉香的横截面放大图,核心的四大关键结构一眼就能看清:韧皮部、导管、射线、木质纤维。那些一圈圈向外扩散的黑色细线就是射线,有点像树木的年轮,重点记牢:射线基本和像黑色小树叶似的韧皮部呈垂直状态,这可是后续辨假的关键考点。 图片:2.jpg 图片:3.jpg 图片:4.jpg 图片:5.jpg 图片:6.jpg 图片:7.jpg 图片:8.jpg 图片:9.jpg 图片:10.jpg 图片:11.jpg |
|
|
|
沙发#
发布于:2025-11-17 11:50
再看文莱沉香珠子,有些表面带点留疤,但一点不影响四大结构的核心特征,品质依旧在线。不同产地的沉香,纹理也各有特色,文莱的细腻、达拉干的饱满、越南芽庄的温润,这几张实拍图能直观感受到差异。
图片:12.jpg ![]() 图片:13.jpg ![]() 除了横截面,纵截面的油脂状态也很能说明问题——沿着沉香的油脂导管破开后,能看到满满当当的棕红色油脂,这几张偏纵截面的图,把油脂分布展示得更清晰,自然结油的质感一眼就能get到。 新手入门的话,种植奇楠是个不错的选择,它的特点特别鲜明:油脂线那叫一个粗!这是因为野生沉香要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出珠料,而种植奇楠只需5年左右就能成型,生长速度快,油脂线自然更粗阔。 看完真沉香的样子,就该揭秘市面上那些“伪沉香”的套路了——为啥加引号?因为有些货本身是真沉香,但油脂少、品质差,商家靠各种科技手段“优化”后,重量翻倍、卖相变好,利润直接翻几十倍,让人防不胜防。 图片:14.jpg 图片:15.jpg 图片:16.jpg 图片:17.jpg 图片:18.jpg 图片:19.jpg 图片:20.jpg 图片:22.jpg |
|
|
|
板凳#
发布于:2025-11-17 11:54
最常见的造假套路,是表面做色加增香。商家会把化学香精油涂在珠子表面,既能让外观看起来油亮均匀,又能散发出浓烈的香味。这种珠子其实也有沉香的四大基本结构,但自然结油的沉香不可能全身颜色统一,总会有黄白深浅的差异,而这种抹油货表面颜色过于一致,砸开后内部更是干巴巴的,一点油脂都没有。而且真沉香的香味是淡雅绵长的,绝不是这种直冲鼻腔的浓烈化工味。
比表面做手脚更隐蔽的,是压油处理。用化学粘稠液体混合染料,放进高压容器里,把“油”强行压进木质内部,分高压和微压两种方式。这种处理后的沉香,看起来表里如一,内部也透着“油光”,但味道会有点刺鼻,摸起来更是油腻腻的,完全没有真沉香的干爽质感。 图片:23.jpg 图片:24.jpg 图片:25.jpg 图片:26.jpg 图片:27.jpg 图片:28.jpg 图片:29.jpg 压胶则是压油的升级版,原理差不多,只是把化学香精和胶水混合后高压压入木质,再打磨成成品。这种珠子打磨时,胶水接触空气会快速凝固,所以表面摸起来干爽,油亮感还特别明显,比压油货更难分辨,不少新手都会栽在这上面。 还有一种物理压缩的套路,靠纯物理压力增加沉香密度。真沉香的导管是中空的,负责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经过高压挤压后,这些结构会被压扁,导致内部整体坍塌、扭曲变形。之前提到的射线与韧皮部垂直的特征,在这种压缩货上完全看不到,四大结构全是紊乱的状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端倪。 这些造假手串,成本大多在几十到一百多块,商家只要穿几个金属隔片,或者搭配几颗紫水晶,立马变身“高档沉香”,标价大几千出售,就算遇到退货也不亏。 最后提醒各位香友,有些造假手段单看图片根本分辨不出来,必须上手感受手感、细品味道才行。要是想让我帮忙看手串,照片得照着上面的清晰度来,一定要自然光拍摄,别拍得模糊不清,不然很难精准判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