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386回复:0
夜半睡不着?中医帮你找回枕边“寐”力
夜半难寐,自古多愁。人们总是把睡眠质量的好坏归咎于心情的影响。有词曰:“月正中天,辗转反侧难入眠,听窗外寒风呼啸,平添心头三分愁绪。”
不过,得益于祖先的智慧,中医告诉我们,夜半难寐并非只因心情导致。 图片:微信图片_20200103132132.jpg ![]() 中医认为,人体存在两方面的生理调节作用,被中医称为阴和阳。人体睡眠和觉醒的生理活动,是由人体阴阳两方面调节力量的变化消长所产生的。阴和阳是两种相互对立且统一的调节力量,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睡眠也一样,离不开阴阳两方面的调节。 中医古籍记载:“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这是对睡眠的经典解释:当阳气衰落、阴气上升时,就会引起睡眠;当阳气强盛,阴气变衰弱时,人就会觉醒。其实,这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当人体变老,身体阳气虚弱、生理活动功能下降时,往往表现为不爱活动、喜卧、嗜睡等,而由于老年人白天的过于贪睡,到了夜里又容易失眠、早醒。 图片:微信图片_20200103132159.jpg ![]() 除了阴阳调节外,睡眠还与肝、心、脾、肺、肾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密切相关。中医认为,人体存在着一股中气,中气主要由脾胃产生,但却运作在五脏中间,支持着五脏的运行。用中医的话说,这叫:“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这里的气,指的就是对人体五脏起顾护、运行作用的中气。 失眠并非现代人的专利,几千年前的古人也会失眠。通过对失眠的探索,中医发现,中气不足对睡眠的影响很大!中气不足,则五脏营养不足,心神活动和气的运行失去了原动力,或过虚或过实,亦可导致失眠。此类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心肾不交。 图片:微信图片_20200103132215.jpg ![]() 心肾不交:心在人体上部,中医将其归属于五行中的火;肾在人体下部,归属于五行中的水。心中之阳气下降至肾,对肾的阳气具有温养作用;肾中的阴气上升至心,则能滋润涵养心的阴气。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互相升降,保持着动态平衡。就如同自然界的气候,雨水下降后受热而蒸发到天空中,然后下降,从而形成循环。 当肾水不足,不能上升制约心火,或者火气太盛导致不能下降而温暖肾中水气,临床即表现为失眠。通常老百姓讲的“阴虚火旺”即属于此种类型。此类人群往往自感身体易发热出汗,且容易因小事而生气。 图片:微信图片_20200103132230.jpg ![]() 那么抵御失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克服失眠的首要一点还是心理调节。不妨写个纸条挂在墙上,提示自己:给心情放个假。同时不要过分依赖药物,长期服用易成瘾和形成耐受,且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其次是重视中气方面的调养,也就是脾胃之气。失眠的人可以结合一些食疗方法,如每天喝粥以调养胃气,以清淡适量为佳。不要吃辛辣温燥、伤阴耗气的食物,以及吸烟、喝浓茶、咖啡等。 最后,希望亲爱的朋友们,都能有一个美美的睡眠,一场香甜的美梦,一个幸福圆满的人生! |
|
最新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