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854回复:0
缓解痛风症状,从这5个穴位入手!图片:t01e230e3d388dc2712.jpg ![]() 所以,首当其冲我们要调肾,把肾气补足。让身体的自我调节功能正常有序的进行。对症的穴位有背部的肝俞穴,腰部的三焦俞穴,足部的足三里穴、解溪穴、阴陵泉穴。 痛风,这难治的疾病。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脚气》中认为:痛风,外是阴寒水湿,今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张景岳意将痛风发病的机制视为:素体脾虚,饮食不节,运化失调,酿生湿浊;外邪侵袭,气血不畅,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湿热浊毒,流注关节,附于骨节。对此病症,中医是有方法缓解的,比如说特定穴位的按摩: 1、太白穴 太白穴为脾经原土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一方面,当脾失健运,痰湿淤内聚,也发为痛风。而按揉太白穴具有健脾益气、消食化滞之功效。另一方面,太白穴最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按揉可辅助溶解尿酸盐,减少沉积。在吃饭之前,用一只脚的脚跟踩压着另一只脚太白穴的位置,一直踩压3分钟就可以了。不必用太大力气,穴位处微微感到胀痛为度,每天坚持按揉3~5分钟。 图片:t015f6229a078c08f6b.jpg ![]() 隐白穴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由于隐白穴就在痛风石好发部位,即大脚趾肿胀了,鞋穿不进去,磨了、疼痛的地方,也就是痛风在体表的反应点,中医管这叫阿是穴。我们知道痛风是由于湿热结聚于体内,气血运行不畅,阻滞经络引起。要想激发气血运行,发挥经络作用,首要是按摩阿是穴。 图片:t01556dec8b7d345317.jpg ![]() 公孙穴位于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用大拇指顺着脚弓弯曲的形状,向后斜上方的地方来推,刚好推到的这个位置就是公孙穴。痛风患者大多过食醇酒厚味、膏梁辛辣物,碍胃滞脾,食物不化,酿生湿浊。湿浊随气血行于周身,浸淫百脉,每乘袭致。而公孙穴位于脾经上,且联络足阳明胃经,刺激公孙穴正可以补脾和胃、治食不化。 图片:t01cf7872a7edb52ef3.jpg ![]() 束骨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每天用食指指尖来进行按揉两侧的束骨穴3分钟,以穴位周围微微发热为宜,坚持按摩15天,可减轻疼痛症状,辅助治疗痛风。 图片:t0153453187ef29ef5b.jpg ![]() 解溪穴位于踝关节前面中央凹陷中,踇长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这个穴位如同其“溪”一样,解溪——解水、解湿,故对于由“湿邪”独重所致的痛风之症是有一定效果的。 图片:t019831ec6a58bade54.jpg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