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638回复:0
历代本草药性汇解 补益类--鹿茸(《本经》)鹿茸(《本经》)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主产于东北、西北、内蒙、新疆及西南山区,现亦有人工饲养。原动物喜生活于森林中,喜群居,善跳跃,感官灵敏,具有季节性垂直迁徙习性,食性广泛。味甘、咸,性温。归肝、肾经。功效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临床用名有鹿茸片、鹿茸粉。 图片:1.jpg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甘,温。主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生齿。角:主治恶疮,痈肿,逐邪恶气,留血在阴中。 《名医别录》:味酸,微温,无毒。主治虚劳洒洒如疟,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利,泄精,溺血,破留血在腹,散石淋雍肿,骨中热疽,养骨,安胎下气,杀鬼精物,不可近阴令痿。 《药性论》:君,味苦,辛。主补男子腰肾虚冷,脚膝无力,夜梦鬼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炙末,空心温洒服之寸匕。又主赤白带下,入散用。 《日华子本草》:补虚羸,壮筋骨,破瘀血,杀鬼精,安胎,下气,酥炙入用。 《开宝本草》:味甘、酸,微温,无毒。疗虚劳洒洒如疟,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利,泄精溺血,破留血在腹,散石淋,骨中热疽,养骨,安胎下气,杀鬼精物,不可近阴,令痿,久服耐老。 《本草衍义》:须佐以他药则有功。 《本草纲目》:鹿是山兽,属阳,性淫而游山,复至得阴气解角,从阳退之象;麋是泽兽,属阴,情淫而游泽,冬至得阳气而解角,从阴退之象也。 戴原礼《证治要决》治头眩运,甚则屋转眼黑,或如物飞或见一为二,用茸珠丹甚效。或用鹿茸,无灰酒三盏,煎一盏,入麝香少许,温服亦效。云茸生于头,类之相从也。 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运虚痢。 《本草经疏》:鹿茸禀纯阳之质,含生发之气,故其味甘气温。《别录》言酸微温。气薄味厚,阴中之阳也。入手厥阴、少阴,足少阴、厥阴经。妇人冲任脉虚则为漏下恶血,或瘀血在腹,或为石淋;男子肝肾不足则为寒热惊痫,或虚劳洒洒如疟,或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或小便数利,泄精溺血。此药走命门、心包络,及肾肝之阴分,补下元真阳,故能主如上诸证,及益气、强志、生齿、不老也。痈肿疽疡,皆荣气不从所致,甘温能通血脉,和腠理,故亦主之。日华子主补男子腰肾虚冷,脚膝无力,夜梦鬼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赤白带下。炙末,空心酒服方寸匕。 《本草蒙筌》:味甘、咸。又去苦、辛,气温。无毒。入剂研细,任合散丸。益气滋阴,扶肢体羸瘦立效;强志坚齿,止腰膝酸痛殊功。破留血隐隐作疼,逐虚劳洒洒如疟。治女人崩中漏血,疗小儿寒热惊痫。塞溺血泄精,散石淋痈肿。骨热可退,疽痒能驱。 《本草乘雅》:鹿,阳兽也。卧则口接尾闾,以通督脉。性喜食龟,以交任脉。能取所不足以自辅,兽之至灵者也。故任病则先治督,以阴生于阳,而阳为督,阴为任也。即奇经六脉,与两手足各十二阴阳经脉,亦莫不综于任督也。礼记疏云:夏至而解角,谓消长使然。不知革故所以新,即此可见阴生于阳之妙矣。故角之力用虽广,而茸为独专。茸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任为病也。角主伤中劳绝羸瘦,诸经肉理为病也。咸不能与督脉相交所致,腰痛,吕为病也,鹿力在吕,亦即督脉所过也。血闭无子,任不通也,不得相辅于督也。胎不安,胞系化薄也,不得依循任与督也。若益气强志,生齿,不老,延年者,即仵我,阴气乃生,骨气以精之外征耳。 《药性解》:鹿茸,味甘咸,性温,无毒,入肾经。主益气滋阴,强志补肾,理虚羸,固齿牙,止腰膝酸疼,破流血作痛,疗虚劳如疟,女子崩漏胎动,丈夫溺血泄精,小儿惊痛,散石淋痈肿、骨中热疽痒。状如玛瑙红玉,长三四寸,破之中有朽木者佳。连顶骨用。长成鹿角,主逐鬼邪,益神气,续绝伤,强筋骨,消痈肿,愈恶疮及妇人梦与鬼交。麋茸及角,功相仿而性更热,专主补阳。麋、鹿茸角四种,俱杜仲为使,畏大黄。 按:鹿茸,咸温之品,舍肾奚归。功效虽宏,须脉沉细、相火衰弱者,始为相宜。若有火热者用之,何异拘薪救火。其角亦然,麋者更甚。夫麋冬至解角则属阳,鹿夏至解角则属阴,其性热,所以其功捷。大凡含血之物肉易长,角难长,惟二茸不两月长大一二十斤,其坚如石,生长神奇,莫过于此。且诸兽之角,终身不易,惟此种一年一易,盖其性热,生生不已,旧者未去,新者随之,气化 密,孰能与京诸贤盛述其功,良有以也。 《景岳全书》:味甘咸,气温。破开涂酥炙黄脆入药。益元气,填真阴,扶衰羸瘦弱,善助精血,尤强筋骨,坚齿牙,益神志。治耳聋目暗,头脑眩运。补腰肾虚冷,脚膝无力,夜梦鬼交,遗精滑泄,小便频数,虚痢尿血,及妇人崩中漏血,赤白带下。道家云:惟有斑龙顶上珠,能补玉堂关下血者,即此是也。若得嫩而肥大如紫茄者,较之鹿角胶,其功力为倍。 《本草备要》:大补阳虚。 甘温一云咸热。纯阳,生精补髓,养血助阳,强筋健骨。治腰肾虚冷,《百一方》:鹿角屑熬黄为末,酒服,主腰脊虚冷刺痛。四肢酸痛,头眩眼黑,崩带遗精,一切虚损劳伤,惟脉沉细相火衰者宜之。鹿角初生,长二三寸,分歧如鞍,红如玛瑙,破之如朽木者良。太嫩者,血气未足,无力。酥涂微炙用。不酥涂则伤茸。或酒炙。不可嗅之,有虫恐入鼻颡。猎人得鹿,絷之取茸,然后毙鹿,以血未散故也。最难得不破未出血者。沈存中《笔谈》云:凡含血之物,血易长,筋次之,骨最难长。故人二十岁,骨髓方坚,麋鹿角无两目长至二十余斤,凡骨之长,无速于此,草木亦不及之。头为诸阳之会,钟于茸角,岂与凡血此哉! 《本经逢原》:鹿是山兽属阳,性淫而游山,夏至得阴气而解角,从阳退之象。麋是泽兽属阴,性淫而游泽,冬至得阳气而解角,从阴退之象。鹿茸功用,专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取其补火助阳,生精益髓,强筋健骨,固精摄便,下元虚人,头旋眼黑,皆宜用之。《本经》治漏下恶血,是阳虚不能统阴,即寒热惊痫,皆肝肾精血不足所致也。角乃督脉所发,督为肾脏外垣。外垣既固,肾气内充,命门相火,不致妄动,气血精津,得以凝聚。扶阳固阴,非他草木可比。八味丸中加鹿茸、五味子,名十补丸,为峻补命门真元之专药。传尸痨瘵,脊中生虫,习习痒痛,淅淅作声者,同生犀角、鳖甲,加入六味丸中,具有杀虫之力,与天灵盖同功。 《本草崇原》:鹿性纯阳,息通督脉,茸乃骨精之余,从阴透顶,气味甘温,有火土相生之义。主治漏下恶血者,土气虚寒,则恶血下漏。鹿茸禀火气而温土,从阴出阳,下者举之,而恶血不漏矣。寒热惊痫者,心为阳中之太阳,阳虚则寒热。心为君主而藏神,神虚则惊痫。鹿茸阳刚渐长,心神充足,而寒热惊痫自除矣。益气强志者,益肾脏之气,强肾藏之志也。 《本草求真》:﹝批﹞鹿茸温补真阳以通督。麋茸温补肾水以助血。 鹿茸专入命门、督,兼入肝。甘咸气温,禀纯阳之质,含发生之气,号为山兽,性淫而游山,夏至得阴气而角解,阴生阳退之象也。至于大于鹿者为麋,麋是泽兽,居阴,性淫而游泽,冬至得阳气而角解,阳生阴退之象也。阴阳相反如斯。故鹿气味纯阳,其茸能于右肾补其精气不足,大为补精暖血之剂。是以书载能补髓养血,强筋健骨。凡腰肾虚冷,遗精崩带等症,服皆有效。麋虽属阴,而茸又属阴中之阳,故能入于左肾补其血液不足,且诸茸皆发督脉之背,鹿鼻常反向尾,能通督脉,其华在角,取以补命门,补精补气,皆以养阳也。督为肾脏外垣,外垣既固,肾气内充,命门相火不致妄动,血气精津得以凝聚,故鹿茸又云能补督脉之真阳,麋茸能补督脉阴中之阳,不可不细为明辨耳。但鹿茸与麋,世罕能辨,大抵其质粗壮,脑骨坚厚,毛色苍黧面杂白毛者则为麋茸;形质差瘦,脑骨差薄,毛色黄泽而兼白毛者,是为鹿茸。麋鹿虽分有二,然总不外填补精髓,坚强筋骨,长养气血,而为补肝滋肾之要药也。鹿一牡常御百牝,是肾气有余而足于精者也。故有助阳扶阴之妙。 《得配本草》:甘,温。纯阳。入足少阴经血分。通督脉之气舍,达奇经之阳道,生精补髓,养血益阳。止鬼交,疗崩带,破瘀血,散痈肿,治石淋,止遗尿。一切阳虚,以致耳聋目暗,眩运虚痢等症,得此自治。 配苁蓉、麝香,治酒泄骨立;配参、耆,提痘浆;配狗脊、白蔹、艾,治冷带不止。阴火盛者禁用。 《本草经解》:气温,秉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甘无毒,行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俱升,阳也。 肝藏血,脾统血,肝血不藏,则脾血不统,漏下恶血矣,鹿茸气温,可以达肝,味甘可以肤脾,所以主之也。 寒热惊痫者,惊痫而发寒热也,盖肝为将军之官,肝血虚则气亢,挟浊火上逆,或惊或痫矣,鹿茸味甘,可以养血,气温可以导火,所以止惊痫之寒热也。 益气者,气温则益阳气,味甘则益阴气也,甘温益阴阳之气,气得刚大而志强矣。 鹿茸骨属也,齿者骨之余也,甘温之味主生长,所以生齿。 真气充足,气血滋盛,所以不老也。 《神农本草经读》:鹿为仙兽而多寿,其卧则口鼻对尾闾,以通督脉,督脉为通身骨节之主,肾主骨,故又能补肾,肾得其补,则大气升举,恶血不漏。以督脉为阳气之总督也,然茸中皆血所贯,冲为血海,其大补冲脉可知也。凡惊痫之病,皆挟冲脉而作,阴气虚,不能宁谧于内,则附阳而上升,故上热而下寒;阳气虚,不能周卫于身,则随阴而下陷,故下热而上寒,鹿茸入冲脉而大补其血,所以能治寒热惊痫也。 至于长而为角,《别录》谓其主恶疮、逐恶气,以一点胚血,发泄已尽,只有拓毒消散之功也。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甘,温。主漏下恶血,血中之阳不能固摄。寒热,阳虚。惊痫,心火亏少。益气强志,补血之功。生齿不老。补肾之效。角:主恶疮痈肿,拓血中之毒。逐邪恶气,拓阴邪之气。留血在阴中。阴络之凝滞,得热而运行也。 鹿茸之中,惟一点胚血,不数日而即成角,此血中有真阳一点,通督脉,贯肾水,乃至灵至旺之物也,故入于人身为峻补阳血之要药。又其物流动生发,故又能逐瘀通血也。余义见白胶条下。 鹿茸气体全而未发泄,故补阳益血之功多。鹿角则透发已尽,故拓毒消散之功胜,先后迟速之间,功效辄异,非明乎造化之机者,不能测也。 《本经疏证》:血非与热搏,不为恶血痈肿,犹可以性温者治之乎?岂知鹿角之自下上上,歧中出歧,两两相参,灿然并列,绝似足三阴经也。夫脾肝肾聊处中下均主引精血上奉,其有藏气不咸,无以蒸腾精血,而或为留结,或至渗泄,若不用性温之物,何以使留者行,陷者举耶?纵使恶疮痈肿,邪恶气留血在阴中,有挟热者,不妨以他物别除其热,鹿角则仍引其中未败之血,隶原统之经而上萦焉,以免诛伐无过之咎。至于折伤血瘀,或血脉不续而腰脊痛,或血脉留阻而少腹急痛者,正须此通其流行之路,而后病可已,惟其性温,是以能致气行,惟其气行,是以能动留血,故别录归结其功而美之曰益气,无惭也已。凡兽血皆不能至角,惟鹿则角中有血,是本能引血至上者,况茸乃当旧角才解,积血岔涌,将欲作角之时,逞其曳引之力,正厚取其推送之势方张,而下溜者转而上供,馁怯者易而雄骏,斯不特漏下恶血可止,即惊痫寒热中,且能为益其气,强其志矣。齿为骨之余,与角为骨之余,则能生角者不能转而生齿乎?别录所谓虚劳洒洒如疟,正以扩充本经惊痫寒热之旨,见不但能益气强志已耳,就寒热洒洒如疟而羸瘦者,或兼有四肢酸疼,或兼有腰脊痛,或小便不固,或精自遗泄,或溺中有血,则此洒洒如疟者,不得徒以寒热视之,当知其精血不充,阴阳相贼害,宜建其作强之机,益其雄壮之势矣,其他主治,则犹角之所能,而此更加灵耳。 《本草新编》:味甘、咸、苦、辛,气温,无毒。益气滋阴,扶肢体羸瘦,强志坚齿,止腰膝酸疼,破留血隐隐作疼,逐虚劳洒洒如疟,治女人崩中漏血,疗小儿寒热惊痫,塞溺血泄精,散石淋痈肿。 鹿角,味淡,气温。逐鬼辟邪,轻身益气,续绝伤,强筋骨,消痈疽,愈恶疮,止妇人梦与鬼交,令病者招实鬼话。 鹿胶,止痛安胎,大补虚羸,疗跌扑损伤,治吐衄崩带。 鹿角霜,专止滑泻。鹿肾,补中以滋肾元。 鹿血,调血脉,止腰疼。滚酒调热服,生服误。 鹿一身皆益人者也,而鹿茸最胜。凡阳痿而不坚者,必得茸而始能坚,非草木兴阳之药可比,但必须用茸为妙。如不可得茸,用三寸长之毛角亦佳,犹胜于鹿角胶也。夫鹿乃阳兽,而世人转讥东坡之误,真不善读书者也。《本经》言麋属阳者,乃传写之误也。麋乃鹿之小者,鹿乃麋之大者,亦非也。麋鹿同形,而种实各别,麋小而鹿大者,尚是从形而分别之也。麋体生来是小,而老亦不大,鹿则老而弥大也。东坡谓鹿在山而麋在泽,亦非。麋实生于山也。夏至鹿角解,冬至麋角解,亦非阳退阴退之义。鹿,阳兽也,夏至则一阴生,阳得阴而生新,则旧者自去,故鹿角至夏至而解也;麋,阴兽也,冬至则一阳生,阴得阳而生新,则旧者难留,故麋角至冬至而解也。天地之道,阴阳两相根也,阳得阴而阳生,阴得阳而阴长。麋、鹿之角,亦何独不然。只因《本经》传写之误,以致人错认鹿为麋也。予不得不辨之,然而人终不信也。予更有辨麋之法,麋有四目,非目在眼上也,前腿外臁之间有似目者二处,有则麋而无则鹿,至易辨也。鹿茸益阴,然亦无大效,不必取之以入药。世人有麋、鹿合而成膏,以治阴阳之虚则可耳。然而用麋、鹿为膏,又不若用鹿胎,加之人参、熟地、山茱、山药、茯苓、牛膝、柏子仁、巴戟天、肉苁蓉、炒枣仁、甘草、白术、麦冬、沙参、五味子、杜仲、破故纸、黄芪、当归,为全鹿丸之更妙也。用大鹿为全鹿丸者,误。鹿脂为丸,大能生先天之气,益后天之母,健脾生精,兴阳补火,至神之丸,奈世人未识耳。 或疑鹿茸白者,非鹿茸也,乃麋茸也,必以紫者为佳,果然乎?曰:鹿茸不论紫白,大约角上毛短者为鹿茸,角上毛长半寸者为麋茸,最细而又多毛。然而天下鹿茸多而麋茸少。盖麋种雄最少,而紫最多,遇鹿则交,世人未知,因识之,以辨鹿、麋之分,最易别也。《本草分经》甘、咸,温。补右肾精气,暖肾助阳,添精补髓健骨。治一切虚损。 【现代药理研究】 ·鹿茸精能使大鼠离体心脏的冠脉流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减慢,具有强心作用,还能使失血性低血压的血压恢复加快。 ·鹿茸有较好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能减轻细胞结构损伤,改善左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鹿茸对脑电图有一定影响,可增加突触末端的cAMP水平。 ·鹿茸能使雄性鼠血浆和细胞培养液黄体生成素(LH)含量增多,具有促性腺功能。 ·鹿茸能促进糖酵解,但对三羧酸循环无影响,对肝组织糖代谢影响不明显。 ·鹿茸能刺激肝组织蛋白和RNA的合成。 ·鹿茸能明显增强小鼠的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作用,能增加免疫器官的重量,并可明显提高小鼠血清和凝集素效价。 ·鹿茸可抑制脑和肝的单胺氧化醇(MAO)活性。 ·鹿茸可抑制和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并能增强学习和记忆功能。 ·鹿茸有抗疲劳、耐缺氧、抗应激作用,并有强壮作用。 ·鹿茸可促进创伤愈合。 ·鹿茸有抗氧化作用。 ·鹿茸对实验性胃溃疡、肝损伤均有抑制和保护作用。 ·鹿茸有抗炎作用。 ·鹿茸对HL60细胞有明显的诱发分化作用。 ·鹿茸多胺对环磷酰胺诱发的遗传物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鹿茸能增强胃肠的蠕动和分泌功能,加强肾脏的利尿作用,提高离体子宫的张力和加强节律性收缩。 图片:2.jp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