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楼#
发布于:2020-01-06 17:34
下经 (草)
图片:17_574_7de66c71e405f57.jpg ![]() 味苦平。 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创,瘿瘤,结热,蛊毒。一名异翘,一名兰华,一名轵,一名三廉。生山谷。 《名医》曰:一名折根,生太山,八月采,阴干。 案《尔雅》云:连,异翘。郭璞云:一名连苕,又名连本草云。 兰茹 (《御览》作闾,是) 味辛寒。 主蚀恶肉,败创,死肌,杀疥虫,排脓恶血,除大风热气,善忘不乐。生川谷。 《吴普》曰:闾茹一名离楼,一名屈居,神农辛,岐伯酸咸有毒,李氏大寒,二月采,叶员黄,高四五尺,叶四四相当,四月华黄,五月实黑,根黄有汁,亦同黄,三月五月采根,黑头者良(《御览》)。 《名医》曰:一名屈据,一名离娄,生代郡,五月采,阴干。 案《广雅》云:屈居,芦茹也。《范子计然》云:闾茹出武都,黄色者善。 乌韭 味甘寒。 主皮肤往来寒热,利小肠膀胱气。生山谷石上。 案《广雅》云:昔邪,乌韭也,在屋曰昔邪,在墙曰垣衣。《西山经》云:萆荔,状如乌韭。《唐本》注云:即石衣也,亦名石苔,又名石发。按《广雅》又云:石发,石衣也,未知是一否。 鹿藿 味苦平。 主蛊毒,女子腰腹痛,不乐肠痈,瘰疠(《御览》作历),疡气。生山谷。 《名医》曰:生汶山。 案《说文》云:藨,鹿藿也,读若剽。《广雅》云:藨,鹿藿也。《尔雅》云:蔨,鹿藿,其实。郭璞云:今鹿豆也,叶似大豆,根黄而香,蔓延生。 蚤休 味苦微寒。 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瘨疾,痈创,阴蚀,下三虫,去蛇毒。一名蚩休。生川谷。 《名医》曰:生山阳及冤句。 案郑樵云:蚤休,日螫休,曰重楼金绵,曰重台,曰草,甘遂,今人谓之紫河车,服食家所用,而茎叶亦可爱,多植庭院间。 石长生 味咸微寒。 主寒热,恶创,火热,辟鬼气不祥(《御览》作辟恶气,不祥,鬼毒)。一名丹草(《御览》引云:丹沙草)。生山谷。 《吴普》曰:石长生,神农苦,雷公辛,一经甘,生咸阳(《御览》)。 《名医》曰:生咸阳。 陆英 味苦寒。 主骨间诸痹,四肢拘挛,疼酸,膝寒痛,阴痿,短气,不足,脚肿。生川谷。 《名医》曰:生熊耳及冤句,立秋采,又曰蒴藋,味酸温有毒,一名荲(今本误作堇),一名芨,生四野,春夏采叶,秋冬采茎根。 案《说文》云:堇草也,读若厘,芨荲草也,读若急,藋厘草也。《广雅》云:盆,陆英苺也。《尔雅》云:芨荲草。《唐本》注陆英云:此物蒴藋是也,后人不识,浪出蒴藋条。今注云:陆英,味苦寒无毒,蒴藋 味酸温有毒,既此不同,难谓一种,盖其类尔。 荩草 味苦平。 主久咳上气喘逆,久寒,惊悸,痂疥,白秃,疡气,杀皮肤小虫。生川谷。 《吴普》曰:王刍一名黄草,神农雷公口,生太山山谷,治身热邪气,小儿身热气(《御览》)。 《名医》曰:可以染黄,作金色,生青衣,九月十月采。 案《说文》云:荩草也,(上艹下彖),王刍也。《尔雅》云:(上艹下彖),王刍。郭璞云:(上艹下彖),蓐也,今呼鸱脚莎。《毛诗》云:绿竹猗猗。《传》云:(上艹下彖),王刍也。《唐本》注云:荩草,俗名蓐草。《尔雅》所谓王刍。 牛扁 味苦微寒。 主身皮创,热气,可作浴汤,杀牛虱小虫,又疗牛病。生川谷。 《名医》曰:生桂阳。 案陶宏景云:太常贮名扁特,或名扁毒。 夏枯草 味苦辛、寒。 热瘰疬,鼠瘘,头创,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一名夕句,一名乃东。生川谷。 《名医》曰:一名燕面,生蜀郡,四月采。 芫华 味辛温。 主咳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蛊毒,鬼疟,疝瘕,痈肿,杀虫鱼。一名去水。生川谷(旧在木部,非)。 《吴普》曰:芫华一名去水,一名败华,一名儿草根,一名黄大戟,神农黄帝有毒,扁鹊岐伯苦,李氏大寒,二月生,叶青,加厚则黑,华有紫赤白者,三月实落尽,叶乃生,三月五月采华,芫花根,一名赤芫根,神农雷公苦有毒,生邯郸,九月八月采,阴干,久服令人泄,可用毒鱼(《御览》亦见图经节文)。 《名医》曰:一名毒鱼,一名杜芫,其根名蜀桑,可用毒鱼,生淮源,三月三日采花,阴干。 案《说文》云:芫,鱼毒也,《尔雅》云:杬,鱼毒。郭璞云:杬,大木,子似栗,生南方,皮厚,汁赤,中藏卵果。《范子计然》云:芫华出三辅,《史记》仓公传,临菑女子病蛲瘕,饮以芫花一撮,出蛲可数升,病已颜师古注急就篇云:郭景纯说,误耳,其生南方用藏卵果,自别一杬木,乃左思所云:绵杬杶栌者耳,非毒鱼之杬。 右草,下品四十九种,旧四十八种,考木部芫华宜入此。 |
|
|
46楼#
发布于:2020-01-06 17:41
下经 (木)
图片:17_574_7de66c71e405f57.jpg ![]() 巴豆 味辛温。 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症瘕结聚,坚积,留饮,淡癖,大腹水张,荡练五藏六府,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内,除鬼毒蛊注邪物(《御览》作鬼毒邪注),杀虫鱼,一名巴叔(旧作椒,《御览》作菽),生川谷。 《吴普》曰:巴豆,一名巴菽,神农岐伯桐君辛有毒,黄帝甘有毒,李氏主温热寒,叶如大豆,八月采(《御览》)。 《名医》曰:生巴郡,八月采,阴干,用之,去心皮。 案《广雅》云:巴菽,巴豆也。《列仙传》云:元俗饵巴豆。《淮南子》说林训云:鱼食巴菽而死,人食之而肥。 蜀菽 味辛温。 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久服之,头不白,轻身增年,生川谷。 《名医》曰:一名巴椒,一名蓎藙,生武都及巴郡,八月采实,阴干。案《范子计然》云:蜀椒出武都,赤色者善。陆玑云:蜀人作荼,又见秦椒,即《尔雅》莍.陶宏景云:俗呼为樛。 皂荚 味辛咸温。 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利九窍,杀精物。生川谷。 《名医》曰:生壅州,及鲁邹县,如猪牙者良,九月十月采,阴干。 案《说文》云:荚草实。《范子计然》云:皂荚出三辅,上价一枚一钱。广志曰:鸡栖子,皂荚也(《御览》),皂即草省文。 柳华 味苦寒。 主风水黄疸,面热黑。一名柳絮。叶主马疥痂创。实主溃痈,逐脓血。子汁疗渴。生川泽。 《名医》曰:生琅邪。 案《说文》云:柳,小杨也。柽,河柳也,杨木也。《尔雅》柽,河柳。郭璞云:今河旁赤茎小杨,又旄泽柳。郭璞云:生泽中者,又杨,蒲柳。郭璞云:可以为箭,左传所谓董泽之蒲。《毛诗》云:无折我树杞。《传》云:杞木名也。陆玑云:杞,柳属也。 楝实 味苦寒。 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杀三虫疥疡利,小便水道。生山谷。 《名医》曰:生荆山。 案《说文》云:楝木也。《中山经》云:其实如楝。郭璞云:楝,木名,子如指头,白而粘,可以浣衣也。《淮南子》时则训云:七月其树楝。高诱云:楝实,凤凰所食,今雒城旁有楝树,实,秋熟。 郁李仁 味酸平。 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利小便水道。根,主齿龈肿,龋齿。一名爵李。生坚齿川谷。 《吴普》曰:郁李,一名雀李,一名车下李,一名棣(《御览》)。 《名医》曰:一名车下李,一名棣,生高山及邱陵上,五月六月采根。 案《说文》云:棣,白棣也。《广雅》云:山李,雀其也。《尔雅》云:常棣,棣。 郭璞云:今关西有棣树,子如樱桃可食。《毛诗》云:六月食郁。《传》云:郁,棣属。刘稹《毛诗》义问云:其树高五六尺,其实大如李,正赤,食之甜。又诗云:常棣之华。《传》云:常棣,棣也。陆玑云:奥李。一名雀李,一曰车下李,所在山中皆有其花,或白或赤,六月中熟大,子如李子可食。沈括补笔谈云:晋宫阁铭曰:华林园中有车下李,三百一十四株,薁李一株。 莽草 味辛温。 主风头痈肿,乳痈,疝瘕,除结气疥搔(《御览》有疽疮二字),杀虫鱼。生山谷。 《吴普》曰:莽草一名春草,神农辛,雷公桐君苦有毒,生上谷山谷中,或冤句,五月采,治风(《御览》)。 《名医》曰:一名葞,一名春草,生上谷及冤句,五月采叶,阴干。 案《中山经》云:朝歌之山有草焉,名曰莽草,可以毒鱼,又山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叶可以毒鱼,《尔雅》云:葞,春草。郭璞云:一名芒草。本草云:《周礼》云,翦氏掌除蠹物,以熏草莽之。《范子计然》云:莽草,出三辅者善。 陶宏景云:字亦作两。 雷丸 (《御览》作雷公丸) 味苦寒。 主杀三虫,逐毒气,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作摩膏,除小儿百病(《御览》引云:一名雷矢,《大观本》,作黑字)。生山谷。 《吴普》曰:雷丸,神农苦,黄帝岐伯桐君甘有毒,扁鹊甘无毒,李氏大寒(《御览》引云:一名雷实,或生汉中,八月采)。 《名医》曰:一名雷矢,一名雷实,生石城及汉中土中,八月采根暴干。 案《范子计然》云:雷矢,出汉中,色白者善。 桐叶 味苦寒。 主恶蚀,创着阴皮,主五痔,杀三虫。华主传猪创,饲猪,肥大三倍。生山谷。 《名医》曰:生桐柏山。 案《说文》云:桐,荣也,梧,梧桐木,一名榇。《尔雅》云:榇梧。郭璞云:今梧桐,又荣桐木。郭璞云:即梧桐。《毛诗》云:梧桐生矣。《传》云:梧桐柔木也。 梓白皮 味苦寒。 主热,去三虫,叶捣传猪创,饲猪肥大三倍,生山谷。 《名医》曰:生河内。 案《说文》云:梓,楸也,或作榟,椅梓也,楸,梓也,槚,楸也。《尔雅》云:槐小叶曰榎.郭璞云:槐为楸楸,当细叶者为榎,又大而榎,楸。郭璞云:老乃皮粗,皵者为楸,又椅梓。郭璞云:即楸。《毛诗》云椅,桐梓漆,《传》云椅,梓属。陆玑云:梓者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曰梓,梓实,桐皮,曰椅。 |
|
|
47楼#
发布于:2020-01-06 17:44
下经 (木)
图片:17_574_7de66c71e405f57.jpg ![]() 味辛苦。 主养肾气,内伤,阴衰,利筋骨皮毛。实,杀蛊毒,破积聚,逐风痹。一名鬼目。生山谷。 《名医》曰:生华阴,二月四月采实,阴干。 黄环 味苦平。 主蛊毒鬼注,鬼魅,邪气在臧中,除咳逆寒热。一名凌泉,一名大就。生山谷。 《吴普》曰:蜀黄环,一名生刍,一名根韭,神农黄帝岐伯桐君扁鹊辛,一经,味苦有毒,二月生,初出,正赤,高二尺,叶黄,员端,大茎,叶有汗,黄白,五月实员,三月采根,根黄,从理如车辐,解,治蛊毒(《御览》)。 《名医》曰:生蜀郡,三月采根,阴干。 案蜀都赋,有黄环,刘逵云:黄环出蜀郡。沈括补笔谈云:黄环即今朱藤也,天下皆有,叶如槐,其花穗悬紫色如葛,花,可作菜食,火不熟,亦有小毒,京师人家园圃中,作大架种之,谓之紫藤花者,是也。 溲疏 味辛寒。 主身皮肤中热,除邪气,止遗溺,可作浴汤。生山谷,及田野故邱虚地。 《名医》曰:一名巨骨,生能耳山,四月采。 案李当之云:溲疏,一名杨栌,一名牡荆,一名空疏,皮白中空,时时有节,子似枸杞,子冬日熟,色赤,味甘苦。 鼠李 主寒热瘰疬创。生田野。 《吴普》曰:鼠李,一名牛李(《御览》)。 《名医》曰:一名牛李,一名鼠梓,一名啤,采无时。 案《说文》云:楰,鼠梓木。《尔雅》云楰,鼠梓。郭璞云:楸属也,今江东有虎梓。《毛诗》云:北山有楰.《传》云楰,鼠梓,据《名医》名鼠梓,未知是此否。《唐本》注云:一名赵李,一名皂李,一名乌槎。 药实根 味辛温。 主邪气,诸痹疼酸,续绝伤,补骨髓。一名连木。生山谷。 《名医》曰:生蜀郡,采无时。 案《广雅》云:贝父,药实也。 栾华 味苦寒。 主目痛泪出,伤眦,消目肿,生川谷。 《名医》曰:生汉中,五月采。 案《说文》云:栾木似栏。《山海经》云:云雨之山,有木名栾,黄木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曰虎通云:诸侯墓树柏,大夫栾,士槐。沈括补笔谈云:栾有一种,树生,其实可作数珠者,谓之木栾,即本草栾花是也。 蔓椒 味苦温。 主风寒湿痹,疬节疼,除四肢厥气,膝痛。一名家椒。生川谷及邱家间。 《名医》曰:一名猪椒,一名彘椒,一名狗椒,生云中,采茎根煮,酿酒。 案陶宏景云:俗呼为樛,以椒小不香尔,一名稀椒,可以蒸病出汗也。 上木,下品一十七种,旧十八种,今移芫华入草。 |
|
|
48楼#
发布于:2020-01-06 17:47
下经 (兽)
图片:17_574_7de66c71e405f57.jpg ![]() 豚卵 味苦温。 主惊痫,瘨疾,鬼注,蛊毒,除寒热,贲豚,五癃,邪气,挛缩。一名豚颠,悬蹄,主五痔,伏热,在肠,肠痈,内蚀。 案《说文》云:(上歹歹歹下巾),小豕也,从豸省,象形,从又,持肉以给祭祀,篆文作豚。方言云:猪,其子或谓之豚,或谓之豯.吴扬之间,谓之猪子。 麋脂 味辛温。 主痈肿,恶创,死肌,寒风,湿痹,四肢拘缓不收,风头,肿气,通凑理。一名官脂。生山谷。 《名医》曰:生南山及淮海边,十月取。 案《说文》云:麋,鹿属,冬至解其角。汉书云:刘向以为麋之为言迷也。盖牝兽之淫者也。 鼺鼠 主堕胎,令人产易。生平谷。 《名医》曰:生山都。 案《说文》云:(上畾下鸟)鼠形,飞走且乳之鸟也,籀文作鸓.《广雅》云。(左刘去刂右鸟)(左申右鸟)飞鸓也。 陶宏景云是鼯鼠,一名飞生见,《尔雅》云鼺鼠夷由也。旧作鼺,非。 六畜毛蹄甲(马、牛、羊、猪、狗、鸡) 味咸平。 主鬼注,蛊毒,寒热,惊痫,瘨痓,狂走,骆驼毛,尤良。 案陶宏景云:六畜,谓马、牛、羊、猪、狗、鸡也,蹄,即踯省文。 上兽,下品四种,旧同。 |
|
|
49楼#
发布于:2020-01-06 17:49
下经 (虫鱼)
图片:17_574_7de66c71e405f57.jpg ![]() 虾蟆 味辛寒。 主邪气,破症坚,血痈肿,阴创。服之不患热病。生池泽。 《名医》曰:一名蟾蜍,一名,一名去甫,一名苦,生江湖,五月五日,取,阴干,东行者良。 案《说文》云:虾,虾蟆也,蟆,虾蟆也,鼋,虾蟆也,,詹诸也,其鸣詹诸,其皮蠢蠢,其行,或作,,詹诸也。夏水正《传》云:域也者,长股也,或曰屈造之属也。诗曰:得比,言其行电电,鼋,詹诸,以鸣者,《广雅》云:苦胡,虾蟆也。《尔雅》云:鼋蟾诸,郭璞云:似虾蟆,居陆地,淮南谓之去蚊,又蝗。郭璞云:蛙类。 《周礼》云:蝈氏。郑司农云:蝈,读为蜮,蜮,虾蟆也,元谓蝈,今御所食蛙也。月今云:仲夏之月,反舌无声。蔡邕云:今谓之虾蟆。薛君韩诗注云:戚施蟾蜍。 高诱注南子云:蟾蠩也,又蝈,虾蟆也,又蟾蜍,虾蟆,又鼓造,一曰虾蟆,《抱朴子》内篇云:或问魏武帝曾收左元放而桎梏之,而得自然解脱。以何法乎。 《抱朴子》曰:以自解去父血。 马刀 味辛微寒 (《御览》有补中二字,《大观本》,黑字)。主漏下赤白,寒热,破石淋,杀禽兽贼鼠。生池泽。 《吴普》曰:马刀,一名齐蛤,神农岐伯桐君咸有毒,扁鹊小寒大毒,生池泽江海,采无时也(《御览》)。 《名医》曰:一名马蛤,生江湖及东海,采无时。 案《范子计然》云:马刀出河东,蓺文类聚引本经云:文蛤表有文,又曰马刀,一曰名蛤,则,岂古本与文蛤为一邪。 蛇蜕 味咸平。 主小儿百二十种惊痫,葜疭、瘨疾,寒热,肠痔,虫毒,蛇痫。火熬之良。一名龙子衣,一名蛇符,一名龙子单衣,一名弓皮。生川谷及田野。 《吴普》曰:蛇蜕,一名龙子单衣,一名弓皮,一名蛇附,一名蛇筋,一名龙皮,一名龙单衣(《御览》)。 《名医》曰:一名龙子皮,生荆州,五月五日,十五日、取之良。 案《说文》云: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尾形,或作蛇蜕,蛇蝉所解皮也。《广雅》云:蝮蜟蜕也。《中山经》云:来山多空夺。郭璞云:即蛇皮脱也。 蚯蚓 味咸寒。 主蛇瘕,去三虫,伏尸,鬼注,蛊毒,杀长虫,仍自化作水。生平土。 《吴普》曰:蚯蚓,一名白颈螳螾,一名附引(《御览》)。 《名医》曰:一名土龙,二月取,阴干。 案《说文》云:螾,侧行者,或作蚓,螼螾也,《广雅》云:蚯蚓蜿蟺,引无也。 《尔雅》云:螼蚓紧蚕。郭璞云:即蟺也,江东呼寒蚓,旧作蚯,非,吕氏春秋《淮南子》邱蚓出不从虫。又说山训云:螼,无筋骨之强,高诱注:螾,一名蜷也,旧又有白颈二字,据《吴普》古本当无也。 蠮螉 味辛平。 主久聋,咳逆,毒气,出刺出汗。生川谷。 《名医》曰:一名土蜂,生熊耳及牂柯,或人屋间。案《说文》云:蠃,蒲卢,细要土蜂也,或作螺蠃,螺蠃也。《广雅》云:土蜂,蠮螉也,《尔雅》土蜂。 《毛诗》云:螟蛉有子,螺蠃负之,《传》云螺蠃,蒲卢也。礼记云:夫政也者,蒲卢也。郑云:蒲卢,果蠃,谓土蜂也。方言云:其小者谓之蠮螉,或谓之蚴蜕,《说文》无蠮字或当为医。 蜈蚣 味辛温。 主鬼注蛊毒,啖诸蛇虫鱼毒,杀鬼物老精,温虐,去三虫(《御览》引云:一名至掌,《大观本》在水蛭下)。生川谷。 《名医》曰:生大吴江南,赤头足者良。 案《广雅》云:蝍蛆,吴公也。 水蛭 味咸平。 主逐恶血淤血,月闭(《御览》作水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生池泽。 《名医》曰:一名蚑.一名至掌,生雷泽,五月六月采,暴干。 案《说文》云:蛭,虮也,蝚,蛭蝚,至掌也。《尔雅》云:蛭虮。郭璞云:今江东呼水中蛭虫入人肉者为虮,又蛭蝚至掌。郭璞云未详,据《名医》,即蛭也。 班苗 味辛寒。 主寒热,鬼注,蛊毒,鼠瘘,恶创,疽蚀,死肌,破石癃。一名龙尾。生川谷。 《吴普》曰:斑猫。一名斑蚝,一名龙蚝,一名斑苗,一名胜发,一名盘蛩,一名晏青,神农辛,岐伯咸,桐君有毒,扁鹊甘有大毒,生河内川谷。或生水石。 《名医》曰:生河东,八月取,阴干。 案《说文》云:螌,螌蝥,毒虫也。《广雅》云:螌蝥,晏青也,《名医》别出芫青条,非,芫晏音相近也,旧作猫,俗字。据吴氏云:一名班苗,是也。 贝子 味咸平。 主目翳,鬼注,虫毒,腹痛,下血,五癃,利水道,烧用之良。生池泽。 《名医》曰:一名贝齿,生东海。 案《说文》云:贝,海介虫也,居陆名飙。在水名,象形,《尔雅》云:贝小者。郭璞云:今细贝,亦有紫色,出日南,又,小而椭。郭璞云:即上小贝。 石蚕 味咸寒。 主五癃,破石淋,堕胎,内解结气,利水道,除热。一名沙虱。生池泽。 《吴普》曰:石蚕亦名沙虱,神农雷公酸无毒,生汉中,治五淋,破随内结气,利水道,除热(《御览》)。 《名医》曰:生江汉。 案《广雅》云:沙虱,也。淮南万毕术云:沙虱,一名蓬活,一名地脾。 《御览》虫豸部引李当之云:类虫,形如老蚕,生附石。广志云:皆虱,虱色赤,大过虮,在水中,入人皮中,杀人,与李似不同。 |
|
|
50楼#
发布于:2020-01-06 17:53
下经 (虫鱼)
图片:17_574_7de66c71e405f57.jpg ![]() 味甘平。 主小儿惊痫,寒热,结气,蛊毒。鬼注。一名躁舍。 《名医》曰:生汉中,采蒸之,生树枝间,蛄蟖房也。八月取。 案《说文》云:蛄,蛄斯黑也。《尔雅》云蟔,蛄蟖.郭璞云:蛓属也,今青州人呼蛓为蛄蟖.按本经名为雀瓮者。瓮与蛹音相近,以其如雀子,又如茧虫之蛹,因呼之。 蜣螂 味咸寒。 主小儿惊痫,瘈疭,腹张,寒热,大人瘨疾狂易。一名蛣蜣。火熬之良。生池泽。《名医》曰:生长沙,五月五日取,蒸藏之。 案《说文》云:(虫郄),渠(虫郄),一曰天杜。《广雅》云:天杜,蜣螂也。《尔雅》云:蛣蜣,蜣螂,郭璞云:黑甲虫,啖粪土,玉篇,蜣螂同,《说文》无蜣字,渠,即蛣蜣,音之缓急。 蝼蛄 味咸寒。 主产难,出肉中刺(《御览》作刺在肉中),溃痈肿,下哽噎(《御览》作咽),解毒,除恶创。一名蟪蛄(《御览》作蟪蛄),一名天蝼,一名(榖禾易为上丿下虫)。夜出者良,生平泽。 《名医》曰:生东城,夏至取,暴干。 案《说文》云:蠹,蝼蛄也,蝼,蝼蛄也,姑,蝼蛄也。《广雅》云:炙鼠,津姑,蝼蜮,蟓蛉,蛞蝼,蝼蛄也,《夏小正》云:三月(榖禾易为上丿下虫)则鸣,(榖禾易为上丿下虫),天蝼也,《尔雅》云:(榖禾易为上丿下虫),天蝼,郭璞云:蝼蛄也。《淮南子》时则训云:孟夏之月,蝼蝈鸣,高诱云:蝼,蝼姑也,方言云:蛄诣,谓之杜格,蝼蛞,谓之蝼蜂,或谓之蟓蛉,南楚谓之杜狗,或谓之(虫昏)蝼。陆玑诗疏云:本草又谓蝼蛄为石鼠,今无文。 马陆 味辛温。 主腹中大坚症,破积聚,息肉,恶创,白秃。一名百足。生川谷。 《吴普》曰:一名马轴,(《御览》)。 《名医》曰:一名马轴,生元菟。 案《说文》云:蠲,马蠲也,从虫皿,益声,勹象形。明堂月令曰:腐草为蠲。《广雅》云,蛆蟝,马,马蚿也,又马践,蛆也。《尔雅》云:蛝,马践。郭璞云:马蠲匀,俗呼马蟝,《淮南子》时则训云:季夏之月,腐草化为蚈.高诱云:蚈,马蚈也,幽冀谓之秦渠,又蚈论训云:蚈足众,而走不若蛇,又兵略训云:若蚈之足。高诱云:蠸,马蚿也,方言云,马蚿,北燕谓之蛆渠,其大者谓之马蚰。《博物志》云:马蚿,一名百足,中断成两段,名行而去。 地胆 味辛寒。 主鬼注,寒热,鼠蝼,恶创,死肌,破症瘕,堕胎。一名蚖青,生川谷。 《吴普》曰:地胆,一名元青,一名杜龙,一名青虹(《御览》)。 《名医》曰:一名青,生汶山,八月取。 案《广雅》云:地胆蛇要,青,青也,陶宏景云:状如大马蚁,有翼,伪者即班猫所化,状如大豆。 鼠妇 味酸温。 主气癃,不得小便,女人月闭,血症,痫痓,寒热,利水道。一名负蟠,一名威。生平谷。 《名医》曰:一蜲生魏郡及人家地上,五月五日取。 案《说文》云:(女尹)(女尹)威,委黍,委黍,鼠妇也,蟠鼠负也。《尔雅》云:蟠,鼠负。郭璞云:瓮器底虫。又(女尹)威委黍。郭璞云:旧说,鼠妇别名。《毛诗》云:伊威在室。《传》云:伊威,委黍也。陆玑云:在壁根下,瓮底中生,似白鱼。 荧火 味辛微温。 主明目,小儿火创伤,热,气,蛊毒,鬼注,通神。一名夜光(《御览》引云,一名熠耀,一名即照,《大观本》,作黑字)。生池泽。 《吴普》曰:荧火一名夜照,一名熠耀,一名救火,一名景天,一名据火,一名挟火(艺文类聚)。 《名医》曰:一名放光,一名熠耀,一名即照,生阶地,七月七日收,阴干。 案《说文》云:(上炎下舛),兵死及牛马之血为磷,鬼火也,从炎舛。《尔雅》云:荧水即照。郭璞云:夜飞,腹下有火。《毛诗》云:熠耀宵行,《传》云熠耀,磷也,磷,荧火也,月令云:季夏之月,腐草化为荧。郑元云:萤飞虫,萤火也,据毛苌以萤为磷,是也,《说文》无萤字,当以磷为之,《尔雅》作荧,亦是,旧作萤,非。又按月令,腐草为萤,当是蠲字假音。 衣鱼 味咸温。 无毒,主妇人疝瘕,小便不利(《御览》作泄利),小儿中风(览作头风),项强(《御览》作强),背起摩之。一名白鱼,生平洋。 《吴普》曰:衣中白鱼,一名蟫(《御览》)。 《名医》曰:一名蟫,生咸阳。 案《说文》云:蟫,白鱼也。《广雅》云:白鱼,蛃鱼也。《尔雅》云:蟫,白鱼。 郭璞云:衣书中虫,一名蚋鱼。 上虫,鱼,下品一十八种,旧同。 |
|
|
51楼#
发布于:2020-01-07 16:00
下经 (果)
图片:17_574_7de66c71e405f57.jpg ![]() 果 桃核仁 味苦平。 主淤血,血闭瘕邪,杀小虫。桃花杀注恶鬼,令人好颜色。 桃凫,微湿,主杀百鬼精物(初学记引云,枭桃在树不落,杀百鬼)。 桃毛,主下血瘕寒热,积寒无子,桃蠹,杀鬼邪恶不祥。生川谷。 《名医》曰:桃核,七月采,取仁,阴干,花三月三日采,阴干,桃凫一名桃奴,一名枭景,是实着树不落,实中者,正月采之,桃蠹,食桃树虫也。生太山。 案《说文》云:桃,果也。玉篇云:桃,毛果也。《尔雅》云:桃李丑核。郭璞云:子中有核仁。孙炎云:桃李之实,类皆有核。 杏核仁 味甘温。 主咳逆上气,雷呜,喉痹下气,产乳,金创,寒心,贲豚,生川谷。 《名医》曰:生晋山。 案《说文》云:杏,果也。《管子·地员篇》云:五沃之土,其木宜杏,高诱注《淮南子》云:杏有窍在中。 上果,下品二种旧同。 |
|
|
52楼#
发布于:2020-01-07 16:01
下经 (米谷)
图片:17_574_7de66c71e405f57.jpg ![]() 米谷 腐婢 味辛平。 主痎疟,寒热,邪气,泄利,阴不起,病酒,头痛。生汉中。 《吴普》曰:小豆花,一名腐婢(旧作付月,误),神农甘毒,七月采,阴干,四十日,治头痛止渴(《御览》)。 《名医》曰:生汉中,即小豆花也,七月采,阴干。 上米,谷下品一种,旧同。 |
|
|
53楼#
发布于:2020-01-07 16:03
下经 (菜)
图片:17_574_7de66c71e405f57.jpg ![]() 菜 苦瓠 味苦寒。 主大水,面目四肢浮肿,下水,令人吐。生川泽。 《名医》曰:生晋地。 案《说文》云:瓠匏,匏瓠也。《广雅》云:匏瓠也。《尔雅》云:瓠栖瓣。《毛诗》云:瓠有苦叶。《传》云:匏谓之瓠,又九月断壶。《传》云:壶瓠也。古今注云:瓠,壶芦也,壶芦,瓠之无柄者,瓠,有柄者。又云:瓢瓠也,其曰匏,瓠则别名。 水靳 味甘平。 主女子赤沃,止血养精,保血脉,益气,令人肥健,嗜食。一名水英,生池泽。 《名医》曰:生南海。 案《说文》云:芹,楚葵也,近菜类也。《周礼》有近菹。《尔雅》云:芹,楚葵。 郭璞云:今水中芹菜。字林云:芹草生水中。根可缘器,又云荶菜,似蒜,生水中。 上菜,下品二种,旧同。 |
|
|
54楼#
发布于:2020-01-07 16:04
未详
图片:17_574_7de66c71e405f57.jpg ![]() 未详 彼子 味甘温。 主腹中邪气,去三虫,蛇螫,蛊毒,鬼注,伏尸。生山谷(旧在《唐本》退中)。 《名医》曰:生永昌。 案陶宏景云:方家从来无用此者,古今诸医,及药家子不复识,又一名熊子,不知其形何类也,掌禹锡云:树似杉子如槟榔。本经虫部云:彼子。 苏注云:彼字合从木。《尔雅》云:彼一名棑。 |
|
|
55楼#
发布于:2020-01-07 16:06
《本草经》佚文
图片:17_574_7de66c71e405f57.jpg ![]() 《本草经》佚文 三合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倍其数,合七百三十名也)。 掌禹锡曰:本草例,神农本经以朱书,《名医》别录以墨书,神农药三百六十五种,今此言倍其数,合七百三十名,是并《名医》别录副品而言也,则此下节别录之文也,当作墨书矣,盖传写浸久,朱墨错乱之所致耳。 案禹锡说是也,改为细字。 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宜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 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时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 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 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 欲疗病先察其原,先候病机。五脏未虚,六府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 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注蛊毒,以毒药。 痈肿创瘤,以创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 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 夫大病之主,有中风伤寒,寒热温疟,中恶霍乱,大腹水肿,肠澼下利,大小便不通,贲肫,上气,咳逆,呕吐,黄疽,消渴,留饮,癖食,坚积,症瘕,惊邪瘨病,鬼注,喉痹,齿痛,耳聋,目盲,金创,踒折,痈肿,恶创,痔瘘,瘿瘤。男子五劳七伤,虚乏羸瘦,女子带下崩中,血闭阴蚀,虫蛇蛊毒所伤。此大略宗兆。其间变动枝叶,各宜依端绪以取之。 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天神仙,遨游上下,役使万灵,体生毛羽,行厨立至(《抱朴子》内篇,引神农经,据太平《御览》校)。 中药养性,下药除病,能令毒虫不加,猛兽不犯,恶气不行,众妖并辟(《抱朴子》内篇,引神农经)。 太一子曰:凡药上者养命,中者养性,下者养病(艺文类聚引《本草经》)。 太一子曰:凡药上者养命,中药养性,下药养病,神农乃作赭鞭钩(尺制切),从六阴阳,与太乙外(巡字)。五岳四读,土地所生草石,骨肉心灰,皮,毛羽,万千类,皆鞭问之,得其所能治主,当其五 味。一日(二字旧误作百)。七十毒(太平《御览》引《本草经》)。 神农稽首再拜,问于太乙子曰:曾闻之时寿过百岁,而徂落之咎,独何气使然也。太乙子曰:天有九门,中道最良,神农乃从其尝药,以拯救人命(太平《御览》引《神农本草》)。 按此诸条,与今本经卷上文略相似,诸书所引。较本经文多。又云:是太一子说,今无者,疑后节之,其云赭鞭,钩,当是煮辨,候制之假音,鞭问之,即辨问之,无怪说也。 药物有大毒,不可入口鼻耳目者,即杀人,一曰钩吻(卢氏曰:阴地黄精,不相连,根苗独生者,是也)。二曰鸱(状如雌鸡,生山中)。三曰阴命(赤色,著木县其子,生海中)。四曰内童(状如鹅,亦生海中)。五曰鸩羽(如雀,墨头赤喙)。六曰(生海中,雄曰,雌曰想也,《博物志》引神农经)。 药种有五物,一曰狼毒,占斯解之,二曰巴头,藿汁解之,三曰黎,卢汤解之,四曰天雄乌头,大豆解之,五曰班茅,戎盐解之,毒菜害小儿,乳汁解,先食饮二升(《博物志》引神农经)。 五芝,及饵丹砂,玉札,曾青,雄黄,雌黄,云母,太乙禹余粮,各可单服之,皆令人飞行长生(《抱朴子》内篇,引神农四经)。 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文选注引《神农本草》)。 春为阳,阳温生万物(同上)。 黄精与术,饵之却粒,或遇凶年,可以绝粒,谓之米脯。(太平《御览》引《抱朴子》神农经)。 五味,养精神,强魂魄, 五石,养髓,肌肉肥泽, 诸药: 其味酸者,补肝养心除肾病, 其味苦者,补心养脾除肝病。 其味甘者,补肺养脾除心病, 其味辛者,补肺养肾除脾病, 其味咸者,补肺除肝病。 故五味应五行,四体应四时,夫人性生于四时然后命于五行以一补身,不死命神,以母养子,长生延年,以子守母除病究年(太平《御览》引养要略,神农经)。 案此诸条,当是玉石草木三品前总论,而后人节去。 |
|
|
56楼#
发布于:2020-01-07 16:07
附:吴氏本草十二条
图片:17_574_7de66c71e405f57.jpg ![]() 附:吴氏本草十二条 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齐民要术)。 鼠尾,一名劲,一名山陵翘,治痢也。(太平《御览》)。 满阴实,生平谷,或圃中,延蔓如瓜,叶实如桃,七月采,止渴延年(太平《御览》)。 千岁垣中肤皮,得姜,赤石脂,治。(太平《御览》)。 小华,一名结草(太平《御览》)。 木瓜,生夷陵(太平《御览》)。 谷树皮,治喉闭,一名楮(太平《御览》)。 樱桃,味甘。主调中益气,令人好颜色,美志气。 一名朱桃,一名麦英也(艺文类聚)。 李核,治仆僵。花,令人好颜色(太平《御览》)。 大麦,一名穬麦,五谷之上盛,无毒,治消渴,除热益气,食密为使。 麦种一名小麦,无毒,治利而不中□(太平《御览》)。 豉,益人气(太平《御览》)。 晖日,一名鸩羽(太平《御览》)。 |
|
|
57楼#
发布于:2020-01-07 16:08
附:诸药制使
图片:17_574_7de66c71e405f57.jpg ![]() 附:诸药制使 唐慎微曰:神农本经相使,正各一种,冀以药对参之,乃有两三。 玉、石,上部。 玉泉,畏款冬花。 玉屑,恶鹿角。 丹砂,恶磁石,畏咸水。 曾青,畏菟丝子。 石胆,水英为使,畏牡桂,菌桂,芫花,辛夷白。 钟乳,蛇床子为使,恶牡丹,牡蒙,元石,牡蒙,畏紫石英蘘草。 云母,泽泻为使,畏蛇甲及流水。 消石,为使,恶苦参苦菜,畏女菀。 朴消,畏麦句姜。 芒消,石苇为使,恶麦句姜。 矾石,甘草为使,畏母蛎。 滑石,石苇为使,恶曾青,紫石英,长石为使,畏扁青附子,不欲蛇甲,黄连,麦句姜。 白石英,恶马目毒公。 赤石脂,恶大黄,畏芫花。 黄石指,曾青为使,恶细辛,畏蜚蠊。 太一余粮,杜仲为使,畏铁落,昌蒲,贝母。 玉、石,中部。 水银,畏磁石。 殷孽,恶防己,畏木。 孔公孽,木兰为使,恶细辛。 阳起石,桑螵蛸为使,恶泽写,菌桂,雷丸,蛇脱皮。畏菟丝子。 石膏,鸡子为使,恶莽草毒公。 凝水石,畏地榆,解巴豆毒。 磁石,紫胡为使,畏黄石脂,恶牡丹。莽草。 元石,恶松脂,柏子仁,菌桂。 理石,滑石为使,恶麻黄。 玉、石,下部。 矾石,得火良,棘针为使,恶虎掌,毒公,鹜屎,细辛水。 青琅玕,得水银良,畏鸡骨,杀锡毒。 特生矾石得火良,畏水。 代赭,畏天雄。 方解石,恶巴豆。 大盐,漏芦为使。 草药,上部。 六艺,薯预为使,得发良,恶常山,畏扁青,茵陈。 术,防风,地榆为使。 天门冬,垣衣,地黄为使,畏曾青。 麦门冬,地黄,车前为使,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蘘.女萎蕤,主畏卤咸。 干地黄,得麦门冬,清酒良,恶贝母,畏无夷。 菖蒲,秦花,秦皮为使,恶地胆,麻黄。 泽泻,畏海蛤文蛤。 远志,得茯苓,冬葵子,龙骨良,杀天雄附子毒,畏珍珠,蜚蠊,藜芦齐蛤,薯预,紫芝为使,恶甘遂。 石斛,陆英为使,恶凝水石,巴豆,畏白僵蚕,雷丸。 菊花,术,枸杞根,桑根,白皮,为使。 甘草,术,干漆,苦参为使,恶远志,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 人参,茯苓为使,恶溲疏,反藜芦。 牛膝,恶荧火,龟,陆英畏白。 细辛,曾青,东根为使,恶狼毒,山茱萸,黄耆,畏滑石,消石,反藜芦。 独活,蠡石为使。 柴胡,半夏为使,恶皂荚,畏女苑,藜芦,菴子,荆子,薏苡仁为使。 菥蓂子,得荆子,细辛,良,恶干姜,苦参。 龙胆,贯众为使,恶防葵、地黄。 菟丝子,得酒良,薯预,松脂为使,恶雚菌。 巴戟天,覆盆子为使,恶朝生,雷丸,丹参。 蒺藜子,乌头为使。 沙参,恶防己,反黎芦,防风,恶干姜,藜芦,白敛,芫花,杀附子毒。 络石,杜仲,牡丹为使,恶铁落,畏菖蒲,贝母。 黄连,黄芩,龙骨,理石为使,恶菊花,芫花,元参,白解皮,畏款冬,胜乌头,解巴豆毒。 丹参 味咸水,反藜芦。 天名精,垣衣为使。 决明子,蓍实为使,恶大麻子。 续断,地黄为使,恶雷丸。 芎穷,白芷为使。 黄蓍,恶龟甲。 杜若,得辛夷,细辛,良,恶柴胡,前胡。 蛇床子,恶牡丹,巴豆,贝母。 茜根,畏鼠姑。 飞蠊,得乌头,良,恶麻黄。 薇衔,得秦皮,良。 五味子,苁蓉为使,恶委蕤,胜乌头。 |
|
|
58楼#
发布于:2020-01-07 16:10
附:诸药制使
图片:17_574_7de66c71e405f57.jpg ![]() 草药,中部。 当归,恶兰茹,畏菖蒲,海藻,牡蒙。 秦艽,菖蒲为使。 黄芩,山茱萸,龙骨为使,恶葱实,畏丹砂,牡丹,藜芦。 芍药,顺丸为使,恶石斛,芒消,畏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干姜,秦椒为使,恶黄连,黄芩,天鼠屎,杀半夏,莨菪毒。 藁本,畏茹。 麻黄,厚朴为使,恶辛夷,石韦。 葛根,杀野葛,巴豆,百药毒。 前胡,半夏不使,恶皂荚,畏藜芦。 贝母,厚朴,白薇为使,恶桃花,畏秦艽,矾石,莽草,反乌头。 栝楼,枸杞为使,恶干姜,畏牛膝,干漆,反乌头。 元参,恶黄耆,干姜,大枣,山茱萸,反藜芦。 苦参,元参为使,恶贝母,漏芦,菟丝子,反藜芦。 石龙芮,大戟为使,畏蛇蜕,吴茱萸。 萆薢,薏苡为使,畏葵根,大黄,柴胡,牡蛎,前胡。 石韦,滑石,杏仁为使,得菖蒲,良。 狗脊,萆薢为使,恶败酱。 瞿麦,蘘草,牡丹为使,恶螵蛸。 白芷,当归为使,恶旋复花。 紫菀,款冬为使,恶天雄,瞿麦,雷丸,远志,畏茵陈。 白藓皮,恶螵蛸,桔梗,茯苓,萆薢.白薇,恶黄耆,大黄,大戟,干姜,干漆,大枣,山茱萸。 紫参,畏辛夷。 淫羊藿,薯预为使。 款冬花,杏仁为使,得紫菀,良,恶皂荚,消石,元参,畏贝母,辛夷,麻黄,黄芩,黄连,黄耆,青葙。 牡丹,畏菟丝子。 防己,殷孽为使,恶细辛,畏萆薢,杀雄黄毒。 女苑,畏卤咸。 泽兰,防己为使。 地榆,得发良,恶麦门冬。 海藻,反甘草. 草药,下部。 大黄,黄芩为使。 桔梗,节皮为使,畏白芨,反龙胆,龙眼。 甘遂,瓜蒂为使,恶远志,反甘草。 葶苈,榆皮为使,得酒,良,恶僵蚕,石龙苪.芫花,决明为使,反甘草。 泽漆,小豆为使,恶薯预。 大戟,反甘草。 钩吻,半夏为使,恶黄芩。 黄连为使,反细辛,芍药,五参,恶大黄。 乌头,乌喙,莽草为使,反半夏,栝楼,贝母,白敛,白芨,恶藜芦。 天雄,远志为使,恶腐婢。 附子,地胆为使,恶蜈蚣,畏防风,甘草,黄耆,人参,乌韭,大豆。 贯众,雚菌为使。 半夏,射干为使,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 蜀漆,栝楼为使,恶贯众。 虎掌,蜀漆为使,畏莽草。 狼牙,芜荑为使,恶枣肌,地榆。 常山,畏玉朼.白芨,紫石英为使,恶理石,李核仁,杏仁。 白敛,代赭为使,反乌头。 雚菌,得酒,良,畏鸡子。 茹,甘草为使,恶麦门冬。 荩草,畏鼠妇。 夏枯草,土瓜为使。 狼毒,大豆为使,恶麦句姜。 鬼臼,畏衣。 木药,上部。 茯苓,茯神,马间为使,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芄,龟甲。 杜仲,恶蛇蜕,元参。 柏实,牡蛎,桂心,瓜子为使,畏菊花,羊蹄,诸石,曲。 干漆,半夏为使,畏鸡子。 蔓荆子,恶乌头,石膏。 五加皮,远志为使,畏蛇皮,元参。 孽木,恶干漆。 辛夷,芎?为使,恶五石脂,畏菖蒲,蒲黄,黄连,石膏,黄环。 酸枣仁,恶防己。 槐子,景天为使。 牡荆实,防己为使,恶石膏。 木药,中部。 厚朴,干姜为使,恶泽泻,寒水石,消石。 山茱萸,蓼实为使,恶桔梗,防风,防己。 吴茱萸,蓼实为使,恶丹参,消石,白垩,畏紫石英。 秦皮,大戟为使,恶茱萸。 占斯,解狼毒毒。 栀子,解踯躅毒。 秦椒,恶栝楼,防葵,畏雌黄。 桑根,白皮,续断,桂心,麻子为使。 木药,下部。 黄环,鸢尾为使,恶茯苓,防己。 石南,五加皮为使。 巴豆,芫花为使,恶蘘草,畏大黄,黄连,藜芦,杀班蝥毒。 栾华,决明为使。 蜀椒,杏仁为使,畏款冬。 溲疏,漏芦为使。 皂荚,柏实为使,恶麦门冬,畏空青,人参,苦参。 雷丸,荔实,厚朴为使,恶葛根。 兽,上部。 龙骨,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 龙角,畏干漆,蜀椒,理石。 牛黄,人参为使,恶龙骨,地黄,龙胆,蜚蠊,畏牛膝。 白胶,得火,良,畏大黄。 阿胶,得火良,畏大黄。 兽,中部。 犀角,松子为使,恶雚菌,雷丸。 羖羊角,菟丝子为使。 鹿茸,麻勃为使。 鹿角,杜仲为使。 兽,下部。 麋脂,畏大黄。 伏翼,苋实,云实为使。天鼠屎,恶白敛,白薇。 |
|
|
59楼#
发布于:2020-01-07 16:11
附:诸药制使
图片:17_574_7de66c71e405f57.jpg ![]() 虫、鱼,上部。 蜜蜡,恶芫花,齐蛤。 蜂子,畏黄芩,芍药,牡蛎。 牡蛎,贝母为使,得甘草,牛膝,远志,蛇床,良,恶麻黄,吴茱萸,辛夷。 桑螵蛸,畏旋复花。 海蛤,蜀漆为使,畏狗胆,甘遂,芫花。 龟甲,恶沙参,蜚蠊。 虫、鱼,中部。 蝟皮,得酒,良,畏桔梗,麦门冬。 蜥蜴,恶硫黄,班蝥,芜荑。 露蜂房,恶干姜,丹参,黄芩,芍药,牡蛎。 虫,畏皂荚,菖蒲。 蛴螬,蜚蠊为使,恶附子。 龟甲,恶矾石。 蟹,杀莨菪毒,漆毒。 蛇鱼甲,蜀漆为使,畏狗胆,甘遂,芫花。 乌贼,鱼骨,恶白敛,白芨。 虫、鱼,下部。 蜣螂,畏羊角,石膏。 蛇蜕,畏磁石,及酒。 班蝥,马刀为使,畏巴豆,丹参,空青,恶肤青。 地胆,恶甘草。 马刀,得水,良。 果,上部。 大枣,杀乌头,毒。 果,下部。 杏仁,得火,良,恶黄耆,黄芩,葛根,解锡胡粉毒。畏蘘草。 菜,上部。 冬葵子,黄芩为使。 葱实,解藜芦毒。 米,上部。 麻麻子,畏牡蛎,白薇,恶茯芩。 米,中部。 大豆,及黄卷,恶五参,龙胆,得前胡,乌喙,杏仁,牡蛎,良,杀乌头毒。 大麦,密为使。 上二百三十一种,有相制使,其余皆无(三十四种续添,案当云三十五种)。 立冬之日,菊,卷柏先生。时为阳起石,桑螵蛸。凡十物使。主二百草,为之长。 立春之日,木兰,射干先生。为柴胡,半夏使。主头痛,四十五节。 立夏之日,蜚蠊先生。为人参,茯芩使。主腹中。七节,保神守中。 夏至之日,豕首,茱萸先生。为牡蛎,乌喙使。主四肢。三十二节。 立秋之日,白芷,防风先生。为细辛,蜀漆使。主胸背。二十四节。(原注上此五条,出药对中,义旨渊深,非俗所究,虽莫可遵用,而是主统之本,故亦载之。)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