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楼#
发布于:2020-03-06 14:19
舌病
图片:1_161129153908_1.jpg 舌病 心窍于舌,舌者,心之官也。心属火而火性升,其下降者,胃土右转,金敛而水藏之也。胃逆而肺金失敛,则火遂其炎上之性,而病见于舌,疼痛热肿,于是作焉。 火之为性,降则通畅,升则堙郁,郁则苔生。舌苔者,心液之瘀结也。郁于土,则苔黄;郁于金,则苔白。火盛而金燥,则舌苔白涩;火衰而金寒,则舌苔白滑。火衰而土湿,则舌苔黄滑;火盛而土燥,则舌苔黄涩。五行之理,旺则侮其所不胜,衰则见侮于所胜。水者火之敌,水胜而火负,则苔黑而滑;水负而火胜,则苔黑而涩。凡光滑滋润者,皆火衰而寒凝;凡芒刺焦裂者,皆火盛而燥结也。 心主言,而言语之机关,则在于舌。舌之屈伸上下者,筋脉之柔和也。筋司于肝,肝气郁则筋脉短缩,而舌卷不能言。《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则筋绝。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荣其唇舌,脉不荣则舌萎人中满。《素问·热论》: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足三阴之脉皆络于舌,凡舌病之疼痛热肿,则责君火之升炎。若其滑涩燥湿,挛缩弛长诸变,当于各经求之也。 芩连芍药汤 黄芩三钱 黄连一钱 甘草二钱 贝母二钱,去心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舌疮疼痛热肿。 桂枝地黄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生地三钱 阿胶三钱 当归三钱 甘草二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肝燥舌卷者。 若中风舌强语拙,或杂证舌萎言迟,皆脾肾湿寒,不宜清凉滋润,勿服此方。 |
|
|
106楼#
发布于:2020-03-06 14:20
牙痛
图片:1_161129153908_1.jpg 牙痛 牙痛者,足阳明之病也。手阳明之经,起于手之次指,上颈贯颊而入下齿。足阳明之经,起于鼻之交頞,下循鼻外而入上齿。手之三阳,阳之清者,足之三阳,阳之浊者。浊则下降,清则上升,手阳明升,足阳明降,浊气不至上壅,是以不痛。 手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以戊土而化气于燥金,戊土之降,以其燥也。太阴盛而阳明虚,则戊土化湿,逆而不降,并阻少阳甲木之经,不得下行。牙床者,胃土所司,胃土不降,浊气壅迫,甲木逆冲,攻突牙床,是以肿痛。甲木化气于相火,相火失根,逆行而上炎,是以热生。虫牙者,木郁而为蠹也。甲木郁于湿土之中,腐败蠹朽,故虫生而齿坏。 牙齿为骨之余气,足少阴肾水之所生也。水盛于下而根于上,牙者,水之方芽于火位而未盛者也。五行之理,水能胜火而火不胜水,水火一病,则水胜而火负,事之常也。而齿牙之位,以癸水之始基,微阴初凝,根荄未壮,一遭相火逆升,熏蒸炎烈,挟焦石流金之力而胜杯水,势自易易。以少水而烁于壮火,未可以胜负寻常之理相提而并论也。 黄芩石膏汤 黄芩三钱 石膏三钱 甘草二钱,生 半夏三钱 升麻二钱 芍药三钱 煎半杯,热服,徐咽。 治牙疼龈肿。 柴胡桃仁汤 柴胡三钱 桃仁三钱 石膏三钱 骨碎补三钱 煎半杯,热服,徐咽。 治虫牙。 |
|
|
107楼#
发布于:2020-03-06 14:21
咽喉
图片:1_161129153908_1.jpg 咽喉 咽喉者,阴阳升降之路也。《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循喉咙而入缺盆。脾足太阴之脉,挟咽而连舌本。心手少阴之脉,挟咽而系目系。小肠手太阳之脉,循咽而下胸膈。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而挟舌本。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而入颃颡。五藏六府之经,不尽循于咽喉,而咽为六府之通衢,喉为五藏之总门,脉有歧出,而呼吸升降之气,则别无他经也。 六府阳也,而阳中有阴则气降,故浊阴由咽而下达;五藏阴也,而阴中有阳则气升,故清阳自喉而上腾。盖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不藏则下行,是天气之降也;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泄,不泄则上行,是地气之升也。地气不升则喉病,喉病者,气塞而食通;天气不降则咽病,咽病者,气通而食塞。先食阻而后气梗者,是藏完而府伤之也;先气梗而后食阻者,是府完而藏伤之也。 而总之,咽通六府而胃为之主,喉通五藏而肺为之宗。阳衰土湿,肺胃不降,浊气堙郁,则病痹塞,相火升炎,则病肿痛。下窍为阴,上窍为阳,阴之气浊,阳之气清,清气凉而浊气热,故清气下陷,则凉泄于魄门,浊气上逆,则热结于喉咙也。 甘草桔梗射干汤 甘草二钱,生 桔梗三钱 半夏三钱 射干三钱 煎半杯,热漱,徐服。 治咽喉肿痛生疮者。 贝母升麻鳖甲汤 贝母三钱 升麻二钱 丹皮三钱 元参三钱 鳖甲三钱 煎半杯,热漱,徐服。 治喉疮脓成者。 |
|
|
108楼#
发布于:2020-03-06 14:23
声音
图片:1_161129153908_1.jpg 声音 声音者,手太阴之所司也。肺藏气,而气之激宕则为声,故肺病则声为之不调,气病则声为之不畅。而气之所以病者,由于己土之湿。手阳明主令于燥金,手太阴化气于湿土,阳明旺则金燥而响振,太阴盛则土湿而声瘖。譬之琴瑟箫鼓,遇晴明而清越,值阴晦而沉浊,燥湿之不同也。燥为阳而湿为阴,阳旺则气聚而不泄,气通而不塞,聚则响而通则鸣。唇缺齿落而言语不清者,气之泄也;涕流鼻渊而声音不亮者,气之塞也。 然声出于气而气使于神。《灵枢·忧恚无言》: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声音之户也。口唇者,声音之扇也。舌者,声音之机也。悬雍者,声音之关也。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盖门户之开阖,机关之启闭,气为之也。而所以司其迟疾,时其高下,开阖适宜,而启闭中节者,神之所使也。是故久嗽而音哑者,病在声气;中风而不言者,病在神明。声气病则能言而不能响,神明病则能响而不能言。声气出于肺,神明藏于心。四十九难:肺主五声,入心为言。缘声由气动,而言以神发也。 闻之妇人在军,金鼓不振。李少卿军中有女子,击鼓起士而鼓不鸣。然则调声音者,益清阳而驱浊阴,一定之理也。 茯苓橘皮杏仁汤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杏仁三钱 百合三钱 橘皮三钱 生姜三钱 煎半杯,热服。 治湿旺气郁,声音不亮者。 百合桔梗鸡子汤 百合三钱 桔梗三钱 五味一钱 鸡子白一枚 煎半杯,去滓,入鸡子清,热服。 治失声喑哑者。 须发 须发者,手足六阳之所荣也。《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手三阳之上者,皆行于头。阳明之经,其荣髭也。少阳之经,其荣眉也。太阳之经,其荣须也。足三阳之上者,亦行于头。阳明之经,其荣髯也。少阳之经,其荣须也。太阳之经,其荣眉也。凡此六经,血气盛则美而长,血气衰则恶而短。 夫须发者,营血之所滋生,而实卫气之所发育也。血根于上而盛于下,气根于下而盛于上。须发上盛而下衰者,手足六阳之经气盛于上故也。《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冬时阳气内潜,而爪发枯脆,夏日阳气外浮,而爪须和泽。缘须发之生,血以濡之,所以滋其根荄,气以煦之,所以荣其枝叶也。 宦者伤其宗筋,血泄而不滋,则气脱而不荣,是以无须,与妇人正同。 然则须落发焦者,血衰而实气败,当于营卫二者双培其本枝,则得之矣。 桂枝柏叶汤 首乌三钱 桂枝三钱 丹皮三钱 生地三钱 柏叶三钱 生姜三钱 人参三钱 阿胶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须落发焦,枯燥不荣。 黄涩早白,加桑椹、黑豆。阳衰土湿者,加干姜、茯苓。肺气不充,重用黄芪,肺主皮毛故也。 |
|
|
109楼#
发布于:2020-03-09 19:04
卷九·疮疡解
图片:1_161129153908_1.jpg 卷九·疮疡解 疮疡之病,因寒邪伤营,血涩气阻,积郁成热,肉腐为脓。阳盛则红肿而外发,阴盛则黑塌而内陷。其轻则疥癣之疾,其重则腹内之病。 《灵枢》义哲而无方,《金匮》法略而未备,后世外科之家,仰钻莫入,茫若其言,玉版尘封,金匮云埋。知若亚父,遭此难而身倾;贤如伯牛,遘斯疾而命殒。贤智不解其义,而况余子乎! 往年目病,悔为庸妄所误,寒泄脾阳。耳后壅肿,清脓如注,又几误于外科之手。游息浮扬,一缕未断,念之至今病悸,作疮疡解。 |
|
|
110楼#
发布于:2020-03-09 19:09
痈疽根原
图片:1_161129153908_1.jpg 痈疽根原 痈疽者,寒伤营血之病也。血之为性,温则流行,寒则凝涩。寒伤营血,凝涩不运,卫气郁阻,蓄而为热,热盛则肉腐为脓。脓瘀不泄,烂筋而伤骨,骨髓消烁,经脉败漏,熏于五藏,藏伤则死矣。 痈病浅而疽病深,浅则轻而深则重。痈者,营卫之壅于外也;疽者,气血之阻于内也。营卫之壅遏,有盛有不盛,故肿有大小。穴俞开而风寒入,寒郁为热,随孔窍而外发,故其形圆。疽之外候,皮夭而坚,痈之外候,皮薄而泽,阴阳浅深之分也。 《灵枢·痈疽》: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涩,血涩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壅肿。寒气化为热,热盛则腐肉,肉腐则为脓。痈成为热,而根原于外寒,故痈疽初起,当温经而散寒,行营而宣卫。及其寒化为热,壅肿痛楚,于此营卫遏闭之秋,仍宜清散于经络。至于脓血溃泆,经热外泄,营卫俱败,自非崇补气血不能复也。如其经络阴凝,肿热外盛,气血虚寒,脓汁清稀,则更当温散而暖补之,不可缓也。若夫疮疖疥癣之类,其受伤原浅,但当发表而泻卫,无事他方也。 桂枝丹皮紫苏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苏叶三钱 生姜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取微汗。 治痈疽初起。 《金匮》:诸脉浮数,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疮痈。痈疽因外感寒邪,伤其营血。营伤而裹束卫气,卫气郁阻,不得外达,故见恶寒。卫郁热发,肉腐脓化,则成痈疽。 初起经络郁遏,必当发表。表解汗出,卫郁透泄,经络通畅,则肿痛消除,不作脓也。若不得汗,宜重用青萍发之。表热太盛,用地黄、天冬,凉泻经络之郁。卫气太虚,用黄芪益其经气。 丹皮黄芪汤 桂枝三钱 桃仁三钱 甘草二钱 桔梗三钱 丹皮三钱 生姜三钱 元参三钱 黄芪三钱,生 煎大半杯,热服。 治皮肉壅肿,痈疽已成者。 热盛,重用黄芪、天冬、地黄。 排脓汤 甘草二钱,炙 桔梗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煎大半杯,温服。 治脓成热剧,皮肉松软者。 桂枝人参黄芪汤 人参三钱 黄芪三钱,炙 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炙 当归三钱 芍药三钱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脓泄热退,营卫双虚者。 黄芪人参牡蛎汤 黄芪三钱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五味一钱 生姜三钱 茯苓三钱 牡蛎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脓泄后溃烂,不能收口者。洗净败血腐肉,用龙骨、象皮细末少许收之, 贴仙灵膏。 仙灵膏 地黄八两 当归二两 甘草二两 黄芪二两 丹皮一两 桂枝一两 麻油一斤,黄丹八两,熬膏,入黄蜡、白蜡、乳香、没药各一两,罐收。 脓后溃烂,久不收口,洗净贴。一日一换,计日平复。 大黄牡丹汤 大黄三钱 芒硝三钱 冬瓜子三钱 桃仁三钱 丹皮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 治疽近肠胃,内热郁蒸者。 参芪苓桂干姜汤 人参三钱 黄芪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干姜三钱 丹皮二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阴盛内寒,及脓清热微者。 甚加附子。 仙掌丹 斑蝥八钱,去头翅,糯米炒黄用,去米。川产者良,余处不可用。 前胡四分,炒 乳香一钱,去油 没药一钱,去油 血竭一钱 元参四分 冰片五分 麝香五分 研细,瓶收。 凡阳证痈疽初起,针破疮顶,点药如芥粒,外用膏药贴之,顷刻流滴黄水,半日即消。重者一日一换,一两日愈,神效。脓成无用,阴证不治。 |
|
|
111楼#
发布于:2020-03-09 19:12
瘰疬根原
图片:1_161129153908_1.jpg 瘰疬根原 瘰疬者,足少阳之病也。足少阳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其经自头走足,行身之旁,目之外眦,上循耳后,从颈侧而入缺盆,下胸腋而行胁肋,降于肾藏,以温癸水。相火降蛰,故癸水不至下寒,而甲木不至上热。而甲木之降,由于辛金之敛,辛金之敛,缘于戊土之右转也。戊土不降,少阳逆行,经气壅遏,相火上炎,瘀热抟结,则瘰疬生焉。 肝胆主筋,筋脉卷屈而壅肿,故磊落历碌,顽硬而坚实也。《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经,是动则病口苦,心胁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马刀挟瘿者,足少阳之脉,循缺盆,挟胸膈,而走胁肋,其经弯如马刀,而瘿瘤挟生也。《金匮》:痹挟背行,苦肠鸣,马刀挟瘿者,皆为劳得之。此以劳伤中气,戊土逆升,少阳经脉降路壅阻,相火郁蒸,故令病此。 病在筋而不在肉,故坚而不溃,溃而不敛,较之诸疮,最难平复。而相火升炎,上热日增,脾肾阳亏,下寒日剧。久而阳败土崩,遂伤性命。非伤于血肉之溃,乃死于中气之败也。 法当培中气以降阳明,肺胃右行,相火下潜,甲木荣畅而归根,则疮自平矣。 柴胡芍药半夏汤 柴胡三钱 芍药三钱 元参三钱 甘草二钱 半夏三钱 丹皮三钱 牡蛎三钱 鳖甲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 上热甚者,加黄芩、地黄。血虚木燥,加首乌。肿痛,加贝母。脓成,加桔梗。 |
|
|
112楼#
发布于:2020-03-09 19:16
癞风根原
图片:1_161129153908_1.jpg 癞风根原 癞风者,风伤卫气而营郁未尽泄也。卫性收敛,营性发扬,风伤卫气,闭其皮毛,风愈泄则卫愈闭,其性然也。卫闭则营血不得外发,于是郁蒸而生里热。六日经尽,营热郁发,卫不能闭,则肿透皮毛,而见红斑。斑发热除,则病愈矣。若卫闭不开,斑点莫出,营热内遏,脏腑蒸焚,则成死证。 风以木气而善疏泄,其卫气之闭者,风泄之也,其卫气之闭而终开者,亦风泄之也。初时感冒,经热未盛,则气闭而风不能泄。经尽之后,营热蒸发,则风泄而气不能闭,是以疹见。风有强弱之不同,气有盛衰之非一,风强而气不能闭,则斑点尽出,气盛而风不能泄,则斑点全无。 若风气相抟,势力均平,风强而外泄,气盛而内闭。风强则内气不能尽闭,气盛则外风不能尽泄,泄之不透,隐见于皮肤之内,是谓瘾疹。气之不透,泄郁而为痒。痒者谓之泄风,又曰脉风。泄风者,风之未得尽泄,而遗热于经脉之中也。泄风不愈,营热内郁,久而经络蒸淫,肌肉腐溃,发为痂癞,是名癞风。 肺司卫气而主皮毛,卫气清和,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焉,则皮毛荣华。卫气郁闭,发肤失其熏泽,故肤肿而毛落。肺窍于鼻,宗气之所出入。宗气者,卫气之本,大气之抟而不行,积于胸中,以贯心肺而行呼吸者也。卫气闭塞,则宗气蒸瘀,失其清肃,故鼻柱坏也。 大凡温疫中风,发表透彻,红斑散布,毫发无郁,必无此病。 法宜泻卫郁而清营热,决腐败而生新血。经络清畅,痂癞自平矣。 紫苏丹皮地黄汤 苏叶三钱 生姜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地黄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汗。 若不得汗,重用青萍发之,外以青萍热汤熏洗,以开汗孔。汗后用破郁行血之药,通其经络,退热清蒸之剂,清其营卫。腐去新生,自能平愈。 但凉营泻热之品,久服则脾败,当酌加姜、桂行经之药,不至内泄脾阳,则善矣。 |
|
|
113楼#
发布于:2020-03-09 19:22
痔漏根原
图片:1_161129153908_1.jpg 痔漏根原 痔漏者,手太阳之病也。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手三阳之走头者,清阳之上升也;足三阳之走足者,浊阴之下降也。足三阳病则上逆而不降,手三阳病则下陷而不升。 《素问·气厥论》: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痔。五行之理,升极必降,降极必升,升则阴化为阳,降则阳化为阴。水本润下,足少阴以癸水而化君火者,降极则升也;火本炎上,手太阳以丙火而化寒水者,升极则降也。手太阳病则丙火下陷,不上升而化寒水,是以小肠有热。五藏六府,病则传其所胜,以丙火而化庚金,是以移热于大肠。魄门处大肠之末,丙火传金,陷于至下之地,是以痔生于肛也。 然病在于二肠,而究其根原,实因于脾。《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以过饱伤脾,脾气困败,不能消磨,水谷莫化,下趋二肠,而为泄利。泄则脾与二肠俱陷,丙火陷于肛门,此痔病所由生也。 气统于肺,而肺气之降者,胃土之右转也;血藏于肝,而肝血之升者,脾土之左旋也。凡经络脏腑之气,皆受于肺;凡经络脏腑之血,皆受于肝。戊土一降,而诸气皆降,己土一升,则诸血皆升。脾土湿陷,则肝木下郁而血不上行,故脱失于大便。凝则为虙瘕,流则为沉痔。沉虙者,皆肝血之下陷,无二理也。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肾脉微涩,为不月、沉痔。血流于后,则为沉痔,血凝于前,则为不月,不月即虙瘕也。《金匮》: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痔与下重便血,皆丙火之下陷。火衰而陷者,则下重便血而不痔;火未衰而陷者,则下重便血而痔生。 要之,痔家热在魄门,而脾于小肠,无不寒湿。缘丙火不虚则不陷,陷则下热而中寒。丙火上升而化寒水者,常也,下陷而不化寒水,是以生热。陷而不升,故热在魄门而不在肠胃也。 此病一成,凡遇中气寒郁,则火陷而痔发。无论其平日,即其痔发肛热之时,皆其寒湿内作之会,而医工不知也。经血陷流,习为熟路,岁久年深,时常滴漏,则为漏病,譬如器漏而水泄也。 茯苓石脂汤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四钱 干姜二钱,炒 甘草二钱 赤石脂三钱 升麻一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痔漏肿痛下血。 肛热加黄连,木燥加阿胶。 |
|
|
114楼#
发布于:2020-03-16 20:12
卷十·妇人解
图片:1_161129153908_1.jpg 卷十·妇人解 妇人之证,率与男子无殊,惟其经脉胎产三十六病,则与丈夫不同。其源流通塞,实资于调燮,花萼长消,端赖于栽培。 降自后世,此义虽乖。伤旸谷之忽寒,叹温泉之遽冱,泛桃花之巨浪,决瓠子之洪波,乃使春华易萎,秋实难成,胎伤卵破,女德无终,玉折兰摧,妇怨何极!仆本恨人,痛心在目,作妇人解。 |
|
|
115楼#
发布于:2020-03-16 20:16
经脉根原
图片:1_161129153908_1.jpg 经脉根原 经脉者,风木之所化生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经》语。男子应日,女子应月。月满则海水西盛,鱼脑充,蚌蛤实,经脉溢;月晦则海水东盛,鱼脑减,蚌蛤虚,经脉衰。月有圆缺,阴有长消,经脉调畅,盈缩按时,月满而来,月亏而止者,事之常也。 金主收敛,木主疏泄,金敛而木不能泄,则过期不来,木疏而金不能敛,则先期而至。收敛之极,乃断绝而不行,疏泄之甚,故崩漏而不止。木郁或中变为热,水郁则始终皆寒。其重者,亡身而殒命,其轻者,绝产而不生,非细故也。 其凝而不解者,水寒而木郁也。肾肝阴旺,经脉凝冱,既堙郁而腐败,乃成块而紫黑,调经养血之法,首以崇阳为主也。 盖经水之原,化于己土,脾阳左旋,温升而生营血,所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也。《灵枢经》语。血藏于肝而总统于冲任,阴中阳盛,生意沛然,一承雨露,煦濡长养,是以成孕而怀子。譬之于土,阳气冬藏,水泉温暖,春木发扬,冻解冰消,暖气升腾,故万物生焉。使冬无地下之暖,虽有阳和司令,亦成寒谷不生矣。 后世庸工,全昧此理。滋阴凉血,伐泄生阳,变膏腴之壤,作不毛之地,摧后凋之木,为朝华之草。目击此风,良深永叹!仲景垂温经一法,吹邹子之暖律,飘虞地之熏风,古训昭然,来者当熟复而详味也。 闭结 经脉闭结,缘于肝木之郁。血者,木中之津液也。木性喜达,木气条达,故经脉流行,不至结涩。木气郁陷,发生不遂,则经血凝滞,闭结生焉。 乙木既陷,甲木必逆。乙木遏陷,温气不扬,则生下热;甲木冲逆,相火不归,则生上热。经脉燔蒸,而升降阻格,内无去路,则蒸发皮毛,泄而为汗。汗出热退,皮毛既阖,而经热又作。热日作而血日耗,汗日泄而阳日败,久而困惫尪羸,眠食废损。人知其经热之盛,而不知其脾阳之虚,误以凉营泻热之药投之,脾阳颓败,速之死矣。其肝胆固属燥热,其脾肾则是湿寒,治当分别而调剂之,未可专用清凉也。 盖木生于水而长于土,乙木之温,即脾阳之左升也。水寒土湿,木气不达,抑郁盘塞,则经脉不通,以其生气失政而疏泄不行也。未有脾阳健运,木陷而血瘀者。其肝木之陷,咎在于脾;其胆木之逆,咎在于胃。己土不升,则戊土不降,中气莫运,故四维不转,非第肝胆之过也。若见其闭结,辄用开通,中气已亏,再遭攻下,强者幸生,弱者立毙,十全二三,甚非良法也。 桂枝丹皮桃仁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丹皮三钱 桃仁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丹参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上热,加黄芩。中寒,加干姜。中气不足,加人参。血块坚硬,加鳖甲、(庶/虫)虫。脾郁,加砂仁。 崩漏 经脉崩漏,因于肝木之陷。肝木主生,生意畅遂,木气条达,则经血温升,不至下泄。生意郁陷,木气不达,经血陷流,则病崩漏。 木气疏泄,血藏肝木而不致疏泄者,气举之也。气性降而血性升,气降于下,又随肝木而左升,血升于上,又随肺金而右降。血之在上者,有气以降之,血之在下者,有气以升之,是以藏而不泄也。肝木郁陷,升发不遂,气愈郁而愈欲泄。木欲泄而金敛之,故梗涩而不利;金欲敛而木泄之,故淋漓而不收。金能敛而木不能泄,则凝瘀而结塞;木能泄而金不能敛,则滂沛而横行。 其原全由于土败。土者,血海之堤防也。堤防坚固,则澜安而波平,堤防溃败,故泛滥而倾注。崩者,堤崩而河决;漏者,堤漏而水渗也。缘乙木生长于水土,水旺土湿,脾阳陷败,不能发达木气,升举经血,于是肝气下郁,而病崩漏也。后世庸医崩漏之法,荒唐悖谬,何足数也。 桂枝姜苓汤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干姜三钱 丹皮三钱 首乌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经漏。 桂枝姜苓牡蛎汤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干姜三钱 丹皮三钱 首乌三钱 牡蛎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血崩。 气虚,加人参。 先期后期 先期者,木气之疏泄,崩漏之机也;后期者,木气之遏郁,闭结之机也。其原总由于脾湿而肝陷。木气郁陷,不得发扬,则经血凝瘀,莫能通畅,无论先期后期,血必结涩而不利。 其通多而塞少者,木气泄之,故先期而至。以经血上行,则血室不见其有余,必月满阴盈而后来,血陷则未及一月,而血室已盈,是以来早。其塞多而通少者,木不能泄,则后期而至。以木气郁遏,疏泄不行,期过一月,而积蓄既多,血室莫容,然后续下,是以来迟也。 桂枝姜苓汤 丹皮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首乌三钱 干姜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经水先期。 姜苓阿胶汤 丹皮三钱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丹参三钱 首乌三钱 阿胶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经水后期。 结瘀紫黑 经水结瘀紫黑,血室寒冱而凝涩也。血之为性,温则行,寒则滞,滞久则堙郁而腐败,是以成块而不鲜。此以土湿水寒,木气郁塞之故。庸工谓之血热,据其木郁生热,而昧其水土之湿寒,祸世非小也。 苓桂丹参汤 丹皮三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丹参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经行腹痛 经行腹痛,肝气郁塞而刑脾也。缘其水土湿寒,乙木抑遏,血脉凝涩不畅。月满血盈,经水不利,木气壅迫,疏泄莫遂,郁勃冲突,克伤脾藏,是以腹痛。 中气不运,胃气上逆,则见恶心呕吐之证。血下以后,经脉疏通,木气松和,是以痛止。此多绝产不生。温燥水土,通经达木,经调痛去,然后怀子。 其痛在经后者,血虚肝燥,风木克土也。以经后血虚,肝木失荣,枯燥生风,贼伤土气,是以痛作也。 苓桂丹参汤 丹皮三钱 甘草二钱 丹参三钱 干姜三钱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经前腹痛。 归地芍药汤 当归三钱 地黄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首乌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经后腹痛。 热入血室 经水适来之时,外感中风,发热恶寒,七八日后,六经既遍,表解脉迟,热退身凉,而胸胁痞满,状如结胸,语言谵妄,神识不清,此谓热入血室也。以少阳之经,下胸贯膈而循胁里。少阳厥阴,表里同气,血藏于厥阴,热入血室,同气相感,自厥阴而传少阳。甲木逆升,经气不降,横塞胸胁,故状如结胸。君相感应,相火升炎而烁心液,故作谵语。肝主血,心主脉,血行脉中,血热则心病也。 盖经下之时,血室新虚,风伤卫气,卫气闭敛,营郁热发,热自经络而入血室,势所自然。宜清厥阴少阳之经,泻热而凉血也。 柴胡地黄汤 柴胡三钱 黄芩三钱 甘草二钱 芍药三钱 丹皮三钱 地黄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表未解者,加苏叶、生姜。 |
|
|
116楼#
发布于:2020-03-16 20:18
杂病根原
图片:1_161129153908_1.jpg 杂病根原 妇人之病,多在肝脾两经。土湿木郁,生气不达,奇邪淫泆,百病丛生。而阳虚积冷者多,阴虚结热者少。以其燥热在肝胆,湿寒在脾肾。土湿木郁而生表热者,十之八九,土燥水亏而生里热者,百无一二也。 带下 带下者,阴精之不藏也。相火下衰,肾水澌寒,经血凝瘀,结于少腹,阻格阴精上济之路,肾水失藏,肝木疏泄,故精液淫泆,流而为带。带者,任脉之阴旺,带脉之不引也。 五藏之阴精,皆统于任脉。任中阳秘,带脉横束,环腰如带,为之收引,故精敛而不泄。任脉寒冱,带脉不引,精华流溢,是谓带下。水下泄则火上炎,故多有夜热骨蒸,掌烦口燥之证。 而下寒上热之原,则过不在于心肾,而在于脾胃之湿。盖气根于肾,坎之阳也,升于木火而藏于肺;血根于心,离之阴也,降于金水而藏于肝。金性收敛而木性生发,金随胃降,收敛之政行,离阴下潜而化浊阴,是以气凉而水暖;木从脾升,生发之令畅,坎阳上达而化清阳,是以血温而火清。阳不郁则热不生,阴不郁则寒不作也。土湿则脾胃不运,阴阳莫交,阳上郁而热生于气,阴下郁而寒生于血。血寒,故凝涩而瘀结也。 仲景温经一汤,温中去湿,清金荣木,活血行瘀,诚为圣法。至于瘀血坚凝,则用土瓜根散,精液滑泄,则用矾石丸,法更密矣。 温经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当归二钱 阿胶三钱 麦冬三钱 芍药三钱 芎?二钱 茱萸三钱 煎一杯,温服。 治妇人带下,及少腹寒冷,久不受胎,或崩漏下血,或经来过多,或至期不来。 阴精流泻,加牡蛎。瘀血坚硬,加桃仁、鳖甲。 骨蒸 骨蒸者,肝木之不达也。肝木生于肾水,阳根在水,春气一交,随脾土左升,则化肝木。木气升发,和煦温畅,及臻夏令,水中之阳,尽达于九天,则木化而为火。木火生长,是以骨髓清凉,下热不生。水寒土湿,肝木不升,温气下郁,陷于肾水,则骨蒸夜热,于是病焉,以肾主骨也。 肝木郁陷而生下热,则胆木冲逆而生上热。肝木下陷,必克脾土,胆木上逆,必克胃土。脾胃俱病,上不能容而下不能化,饮食减损,肌肉消瘦,淹滞缠绵,渐至不起。 庸工不解,以为阴虚,率以滋阴泻热之剂,愈败土气,土败阳伤,无有不死也。是宜燥土暖水,升达木气。木郁条达,热退风清,骨蒸自愈。原非阴虚血热之证,清凉之品,未可过用,以伐中气也。 苓桂柴胡汤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柴胡三钱 半夏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热蒸不减,加生地、黄芩。蒸退即用干姜、附子,以温水土。 |
|
|
117楼#
发布于:2020-03-16 20:20
胎妊解
图片:1_161129153908_1.jpg 胎妊解 胎妊者,土气所长养也。两精相抟,二气妙凝,清升浊降,阴阳肇基。血以濡之,化其神魂,气以煦之,化其精魄。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而气血之根,总原于土。土者,所以滋生气血,培养胎妊之本也。木火以生长之,金水以收成之,土气充周,四维寄旺,涵养而变化之,五气皆足,十月而生矣。 土衰而四维失灌,藏气不厚,则木不能生,生气不厚,则火不能长,长气不厚,则金不能收,收气不厚,则水不能成。生长之气薄,则胎不发育,收成之气薄,斯胎不坚完。木火衰乃伤堕于初结之月,金水弱乃殒落于将成之时。 血生于木火,气化于水金,而土则四象之中气也,故养胎之要,首在培土。土运则清其火金而上不病热,暖其水木而下不病寒。木温而火清,则血流而不凝也;金凉而水暖,则气行而不滞也。气血环抱而煦濡之,形神巩固,永无半产之忧矣。 结胎 胎妊之结,生长资乎木火,收成藉乎金水。土者,四象之母,其絪缊变化,煦濡滋养,全赖乎土。脾以己土而主升,升则化阳而善消;胃以戊土而主降,降则化阴而善受。胎之初结,中气凝蹇,升降之机,乍而堙郁,冲和之气,渐而壅满。其始胃气初郁,滋味厌常而喜新。及其两月胎成,则胃气阻逆,恶心呕吐,食不能下。迟而中气回环,胃土续降,然后能食。 胃土降,则心火下行而化水;脾土升,则肾水上交而化火。胎气在中,升降不利,乃水偏于下润而火偏于上炎。水润下者,火不交水而坎阳虚也;火炎上者,水不济火而离阴弱也。是故妊娠之证,下寒而上热,妊娠之脉,尺微而寸洪。 仲景《金匮》: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寸为阳,尺为阴,阴脉小弱者,尺之微也。《素问·平人气象论》: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手少阴之经,循臑内后廉,而走小指,脉动在神门,神门,在掌后锐骨之中。虽非寸口,然太阴之左寸,亦可以候心,神门脉动者,寸口必动。手少阴脉动者,寸之洪也。推之,左寸脉动者,右寸必动,男胎动于左寸,女胎动于右寸,亦自然之理也。 十九难:男脉在关上,女脉在关下。男子寸大而尺小,女子寸小而尺大者,常也。胎气一结,虚实易位,大小反常,缘于中气之壅阻也。阴阳郁格,最易为病,法宜行郁理气为主,未可遽用填补之剂也。 豆蔻苓砂汤 白蔻一钱,生,研 杏仁二钱 甘草一钱 砂仁一钱,炒,研 芍药二钱 丹皮三钱 茯苓三钱 橘皮一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胎孕初结,恶心呕吐,昏晕燥渴。 证缘中气郁阻,胃土不降,以此开郁降浊,清胆火而行肝血。内热加清凉之味,内寒加温暖之品,酌其脏腑阴阳而调之。 堕胎 胎之结也,一月二月,木气生之,三月四月,火气长之,五月六月,土气化之,七月八月,金气收之,九月十月,水气成之。五气皆足,胎完而生矣。而土为四象之母,始终全藉乎土,土中阳旺,则胎气发育,十月满足,不至于堕。 盖胎妊之理,生长乎木火,收藏于金水,而四象之推迁,皆中气之转运也。阳蛰地下,左旋而化乙木,和煦温畅,万物资生者,己土之东升也;阴凝天上,右转而化辛金,清凉肃杀,万宝告成者,戊土之西降也。木升火化而胎气畅茂,金降水凝而胎气坚完。生长之气衰,则胎堕于初结,收成之力弱,则胎殒于将完,其实皆土气之虚也。土生于火而克于木,火旺则土燥而木达,火衰则土湿而木郁。乙木郁陷而克己土,土气困败,胎妊失养,是以善堕。 胎妊欲堕,腰腹必痛。痛者,木陷而克土也。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土湿水寒,乙木乃陷。三十六难: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命门阳败,肾水澌寒,侮土灭火,不生肝木,木气郁陷,而贼脾土,此胎孕堕伤之原也。 姜桂苓参汤 甘草二钱 人参三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桂枝三钱 丹皮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腹痛,加砂仁、芍药。 胎漏 结胎之后,经水滋养子宫,化生血肉,无有赢余,是以断而不行。其胎结而经来者,必有瘀血阻格。缘胎成经断,血室盈满,不复流溢。肝脾阳弱,莫能行血,养胎之余,易致堙瘀。瘀血蓄积,阻碍经络,胎妊渐长,隧道壅塞。此后之血,不得上济,月满阴盈,于是下漏。按其胎之左右,必有癥块。或其平日原有宿癥,亦能致此。 若内无瘀血,则是肝脾下陷,经血亡脱,其胎必堕。若血下而腹痛者,则是胞气壅碍,土郁木陷,肝气贼脾也,《金匮》名为胞阻。 宜疏木达郁而润风燥,其漏血腹痛自止。 桂枝地黄阿胶汤 甘草二钱 地黄三钱 阿胶三钱 当归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妊娠下血腹痛者。 桂枝茯苓汤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桃仁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妊娠下血,癥块连胎者。 轻者作丸,缓以消之。 |
|
|
118楼#
发布于:2020-03-16 20:23
产后根原
图片:1_161129153908_1.jpg 产后根原 产后血虚气惫,诸病丛生,病则永年毕世,不得平复。弥月之后,气血续旺,乃可无虞。盖妊娠之时,胎成一分,则母气盗泄一分,胎气渐成,母气渐泄,十月胎完,而母气耗损十倍。寻常不过数胎,而人已衰矣。母气传子,子壮则母虚,自然之理也。 但十月之内,形体虽分,而呼吸关通,子母同气,胎未离腹,不觉其虚。及乎产后,胎妊已去,气血未复,空洞虚豁,不得充灌,动即感伤,最易为病。胎时气滞血瘀,积瘀未尽,癥瘕续成者,事之常也。气血亏乏,脾虚肝燥,郁而克土,腹痛食减者,亦复不少。而痉、冒、便难,尤为易致,是谓产后三病。 血弱经虚,表疏汗泄,感袭风寒,是以病痉。痉者,筋脉挛缩,头摇口噤,项强而背折也。气损阳亏,凝郁内陷,群阴闭束,是以病冒。冒者,清气幽埋,不能透发,昏溃而迷罔也。津枯肠燥,阴凝气结,关窍闭涩,是以便难。便难者,糟粕艰阻,不得顺下,原于道路之梗塞,非关阳旺而火盛也。 总之,胎气生长,盗泄肝脾,土虚木贼,为诸病之本。土气不亏,不成大病也。 桃仁鳖甲汤 桃仁三钱 鳖甲三钱 丹皮三钱 丹参三钱 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瘀血蓄积,木郁腹痛者。 内热,加生地。内寒,加干姜。 桂枝丹皮地黄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地黄三钱 当归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脾虚肝燥,木郁克土,腹痛食减,渴欲饮水者。 气虚,加人参。水寒土湿,加干姜、茯苓。 桂枝栝蒌首乌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栝蒌根三钱 首乌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煎大半杯,温服。 治风伤卫气而病柔痉,发热汗出者。 葛根首乌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葛根三钱 麻黄一钱 首乌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煎大半杯,温服。 治寒伤营血而病刚痉,发热无汗者。 桂枝茯苓人参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煎大半杯,温服。 治阳虚郁冒。 苁蓉杏仁汤 甘草二钱 杏仁二钱 白蜜一两 肉苁蓉三钱 煎大半杯,入白蜜,温服。 治津亏木燥,大便艰难。 姜桂苓砂汤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砂仁一钱 煎大半杯,入砂仁末,温服。 治饮食不消。 |
|
|
119楼#
发布于:2020-03-16 20:26
药方索引——拼音索引
图片:1_161129153908_1.jpg 拼音索引 A 阿胶麻仁汤,66 B 白虎桂枝柴胡汤,83 白茅汤,45 百合桔梗鸡子汤,99 百合五味姜附汤,89 百合五味汤,18,89 贝母升麻鳖甲汤,98 贝母元参汤,95 奔豚汤,62 C 参茯五味芍药汤,92 参芪苓桂干姜汤,103 柴胡地黄汤,111 柴胡桂枝鳖甲汤,60 柴胡桂枝干姜汤,83 柴胡栝蒌干姜汤,83 柴胡芍药半夏汤,104 柴胡芍药丹皮汤,89 柴胡芍药茯苓汤,92 柴胡芍药汤,18 柴胡桃仁汤,97 苁蓉杏仁汤,117 D 达郁汤,41 大黄牡丹汤,103 丹皮柴胡犀角汤,55 丹皮黄芪汤,102 地魄汤,35 豆蔻苓砂汤,114 E 二白散,58 F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62 茯苓橘皮杏仁汤,98 茯苓石脂汤,106 茯泽石膏汤,90 G 甘草黄芩汤,95 甘草桔梗射干汤,97 甘草茵陈汤,79 葛根首乌汤,117 葛根汤,76 瓜蒂散,48,51,55,56 归地芍药汤,111 桂附苓乌汤,54 桂苓理中汤,81 桂枝柏叶汤,99 桂枝菖蒲汤,90 桂枝苁蓉汤,69 桂枝丹皮地黄汤,116 桂枝丹皮首乌汤,90 桂枝丹皮桃仁汤,108 桂枝丹皮紫苏汤,102 桂枝地黄阿胶汤,115 桂枝地黄汤,96 桂枝茯苓人参汤,117 桂枝茯苓汤,115 桂枝黄土汤,45 桂枝加桂汤,62 桂枝姜附阿胶汤,61 桂枝姜苓牡蛎汤,109 桂枝姜苓汤,95,109 桂枝姜砂汤,48 桂枝栝蒌首乌汤,116 桂枝苓胶汤,18 桂枝苓泽汤,70 桂枝人参黄芪汤,102 桂枝芍药知母汤,75 桂枝乌苓汤,73 H 化坚膏,65 化坚丸,64 黄连丹皮汤,18 黄芪姜苓汤,74 黄芪人参牡蛎汤,103 黄芩贝母汤,94 黄芩石膏汤,97 黄芽汤,34 J 减味鳖甲煎丸,83 姜桂参苓首乌汤,90 姜桂苓参汤,115 姜桂苓砂汤,117 姜苓阿胶汤,110 姜苓半夏汤,52,56 姜苓桂枝汤,59 姜苓五味细辛汤,57 金鼎汤,38 桔梗元参汤,93 G 栝蒌桂枝汤,76 L 灵雪丹,39 灵雨汤,44 苓甘姜附龙骨汤,55 苓甘姜附汤,19 苓甘栀子茵陈汤,78 苓桂阿胶汤,49 苓桂半夏汤,51 苓桂柴胡汤,113 苓桂丹参汤,110 苓桂浮萍汤,49 苓蔻人参汤,67 苓泽姜苏汤,94 苓泽芍药汤,92 龙珠膏,62 N 宁波汤,46 P 排脓汤,102 破瘀汤,42 Q 芩连芍药汤,96 R 人参白虎汤,81 肉苁蓉汤,67 S 芍药枣仁柴胡汤,90 肾气丸,53 术甘苓泽汤,18 苏叶橘甘桔汤,58 T 桃仁鳖甲汤,116 天魂汤,35 葶苈大枣泻肺汤,58 葶苈散,48,75 兔髓汤,37 W 温经汤,112 乌肝汤,36 乌苓丸,66 乌梅山萸汤,90 五味石膏汤,94 X 下气汤,41 仙灵膏,103 仙露汤,43 仙掌丹,103 硝黄栀子汤,79 Y 茵陈五苓散,77,79 玉池汤,39 元滑苓甘散,77,80 Z 栀子大黄汤,80 蜘蛛散,63,64 茱萸泽泻乌头桂枝汤,63 猪苓汤,51,53,56,70,78 紫苏丹皮地黄汤,105 紫苏姜苓汤,84,8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