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楼#
发布于:2019-12-13 15:44
图片:u=3965786969,2838676163&fm=26&gp=0_副本.jpg 第九章 肾脏病证
第一节 小儿水肿 小儿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面目、四肢甚至全身浮肿,小便短少的一种常见病证。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阳水和阴水。阳水多见于西医学急性肾小球肾炎,阴水多见于西医学肾病综合征。小儿水肿好发于2—7岁的儿童。阳水发病较急,若治疗及时,调护得当,易于康复,预后一般良好;阴水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小儿水肿的发病,阳水多于成人,总的疗效预后亦好于成人。 古代医籍关于水肿的记载颇多。《内经》就有“肺水”、“脾水”、“肾水”、“风水”、“皮水”等记载。以后历代医家多有阐述,至元代朱丹溪将水肿分为“阳水”和“阴水”两类。《内经》提出的“开鬼门,洁净府”,即发汗、利小便,为治疗阳水确立了治疗大法。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外因为感受风邪、水湿或疮毒入侵,内因主要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由于小儿感受风热、风寒,或患乳蛾、丹痧、疮疡病后,加之禀赋不足或素体差异,内、外因相合导致水液代谢异常,水湿潴留发为水肿。 感受风邪风为百病之长,常兼夹热、寒、湿邪,从口鼻或皮毛侵犯肺经,使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失职,风遏水阻,不能下输膀胱,风水相搏,流溢肌肤,发为水肿,是为“风水”。 湿热内侵肌肤患有疮疡疖痈、丹痧疹毒,由风毒则内归于肺,由湿毒则内归于脾。风湿热毒外袭肌表,内归肺脾,肺失通调,脾失运化,水湿内停,泛溢肌肤,引起水肿。肺脾气虚肺脾不足,亦是发生水肿的重要因素。盖肺为水之上源,有通调水道之功,且水由气化,气行则水行;脾为土脏居中焦,有运化水湿之能,为水之堤防,脾健则水湿自能运化。小儿有肺常不足、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若素体不足,肺虚通调失职,气不化水,脾虚运化失权,土不制水,以致水不归经而横溢肌肤,产生水肿。 脾肾阳虚肾为水脏,与膀胱互为表里,为水之下源,主温煦和蒸化水液。若小儿素体不足,肾常虚,或水湿内侵,影响脾阳运化,脾虚及肾,命门火衰,无以温化水湿从膀胱而去,所谓关门不利则聚水发生水肿,是为阴水。 在本病的发展过程中,若水气内盛,上逆凌心射肺,产生心悸、气急暴喘;或邪毒逆陷心肝,出现昏迷、抽搐;甚则水毒闭阻,上则头痛呕恶、口中气秽,下则尿少尿闭,以致神昏、惊厥。此三者均为水肿之危重变证,多见于阳水,水毒内闭则也见于阴水后期。 综上所述,外感风邪,内传于肺,或疮毒入侵,内归肺脾,多见于阳水;若阳水日久,损伤肺脾,则由实转虚,肺脾气虚;或禀赋不足,脾肾阳虚,则多见于阴水。不论阳水、阴水,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脾、肾,变证可涉及心肝。其病机可概括为“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 [临床诊断] 一、诊断要点 (一)阳水 1.病程短,病前1-4周常有乳蛾、脓疱疮、丹痧等病史。 2.浮肿多由眼睑开始,逐渐遍及全身,皮肤光亮,按之随手而起,尿量减少,甚至尿闭。部分患儿出现肉眼血尿,常伴血压增高。 3.严重病例可出现头痛、呕吐、恶心、抽风、昏迷,或面色青灰、烦躁、呼吸急促等变证。 4.实验室检查,尿常规镜检有大量红细胞,可见颗粒管型和红细胞管型,尿蛋白增多。 (二)阴水 1.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2.全身浮肿明显,呈凹陷性,腰以下肿甚,皮肤苍白,甚则出现腹水、胸水,脉沉无力。 3.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蛋白显著增多。 二、鉴别诊断 小儿水肿在临床上应区别是急性肾小球肾炎,还是肾病综合征,对于指导治疗和了解预后是有重要意义的。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炎性病变,临床以血尿、少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 肾病综合证简称肾病,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白蛋白从尿中丢失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症候群,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水肿为其特征。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阴阳虚实凡起病急,病程短,水肿以头面为重,皮肤光亮,按之即起者多为阳水,属实;起病缓慢,病程长,水肿以腰以下为重,皮肤色暗,按之凹陷难起者多为阴水,属虚或虚中夹实。 2.辨常证、变证凡见水肿,尿少,精神食欲尚可者,为常证。水肿见有尿少、胸满、咳喘、心悸,或见神昏谵语、抽风痉厥,甚则见有尿闭、恶心呕吐、口有秽气、衄血者,均为危重变证。 二、治疗原则 水肿治疗,以通利水道为基本法则。阳水属实,应以祛邪为主,治以发汗利尿,清热解毒等法;阴水属虚,治以扶正祛邪,健脾宣肺,温阳利水。如阳水由实转虚,应配合培本扶正之法;阴水复感外邪,则应注意急则治标,邪去方治其本。出现重危变证,当审因立法,积极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抢救。 三、分证论治 (一)常证 1.风水相搏 证候:水肿大都先从眼睑开始,继而四肢,甚则全身浮肿,来势迅速,颜面为甚,皮肤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尿少或有尿血,伴发热恶风,咳嗽,咽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 分析:风性向上,善行而数变,故浮肿先见于头面,继而四肢,来势迅速,,肌肤浮肿,按之凹陷即起,是为风水之象。肺失通调,水聚肌肤则小便短少;风夹湿热蕴结下焦,邪伤血络,故见尿血。发热恶风、咽痛身痛、咳嗽,均为风热上受,肺失清肃所致;舌苔薄白,脉浮为风邪之征。 洽法:疏风利水。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常用药:麻黄发散风寒、宣肺利水,连翘清热解毒,赤小豆利水消肿,三者为主药。配杏仁、桑白皮、车前子宣肺降气、利水消肿,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 表寒重加防风、荆芥、桂枝祛风散寒解表;表热重加金银花、浮萍辛凉清热解表;尿少、水肿甚者,加泽泻、茯苓、猪苓利水消肿;尿血加白茅根、大蓟、小蓟凉血止血;咽痛、咳嗽,加土牛膝根、牛蒡子、蝉蜕清热解毒,宣肺利咽止咳。若头痛目眩,去麻黄,加浮萍、钩藤、菊花、决明子平肝潜阳。 2.湿热内侵 证候:面肢浮肿或轻或重,小便黄赤短少或见尿血,常患有脓疱疮、疖肿、丹毒等疮毒,烦热口渴,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湿热或疮毒内侵,留注三焦,水道通调失职,水湿泛溢肌肤而成水肿。湿热下注故小便黄赤短少;热伤血络则尿血。烦热口渴,大便于结,乃热重于湿或疮疡热毒所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皆为湿热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淡渗利湿。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五皮饮加减。常用药: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清热解毒,桑白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利水消肿,陈皮理气和中。 高热口渴加生石膏、知母清热生津;大便干结加大黄泄热通腑;皮肤疮毒加苦参、白鲜皮清热解毒;小便灼热短黄加黄柏、车前子清下焦湿热以利尿;尿血加大蓟、小蓟,并服琥珀粉,以清热凉血止血。 3.肺脾气虚 证候:浮肿不著,或仅见面目浮肿,面色少华,倦怠乏力,纳少便溏,小便略少,易出汗,易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分析:本证常出现在病程较长者中,或出现在阳水后期,或出现在阴水初期。正气不足,肺脾气虚,邪少虚多,故浮肿不著,或仅见面目浮肿。面色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均为气虚之征。脾虚运化失职,则纳少便溏;肺虚卫表失固,则易出汗,易感冒。 治法:益气健脾,利水渗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加减。常用药:党参、黄芪、白术、山药、莲子补气益肺以固表、健脾以利湿,薏仁、茯苓健脾利湿,砂仁醒脾开胃,防风配黄芪、白术益气祛风固表,甘草调和诸药。 食少便溏加苍术、焦山楂运脾消食以止泻;脘痞腹胀加陈皮、半夏理气宽中消胀。若小便清长,四肢欠温,加附子、桂枝温阳通经;镜下血尿加益母草、丹皮活血止血;水肿明显,去山药、莲子、砂仁,加桑白皮、泽泻、大腹皮、车前子利水消肿。 4.脾肾阳虚 证候:全身浮肿,以腰腹下肢为甚,按之深陷难起,畏寒肢冷,面白无华,神倦乏力,小便少,大便溏,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分析:脾肾阳虚,水液失于气化和温运,以致水湿内停,外溢肌肤,因湿性趋下,则见全身浮肿,以下肢腰腹为甚,按之凹陷难起。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水液不得下泄,故小便量少甚或无尿;脾阳不足,运化失职,则大便溏;阳气不足,失于温煦,精微不足,失于充养,故畏寒肢冷,面色无华,神倦乏力;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均为脾肾阳虚之候。 治法:温肾健脾,化气利水。 方药:真武汤加减。常用药:附子、补骨脂温肾壮阳以化气行水,白术、茯苓健脾利水,白芍、生姜和营温中。 偏于脾阳虚者,加苍术、党参、干姜温阳助运;偏于肾阳虚者,加仙灵脾、肉桂温肾壮阳;神疲气短乏力,加党参、黄芪补气益肾健脾;水肿较甚,尿少,加猪苓、泽泻、大腹皮、桂枝化气利水;久病夹瘀,加丹参;水蛭活血化瘀。 (二)变证 1.水气上凌心肺 证候:肢体浮肿,尿少或尿闭,咳嗽,气急,心悸,胸闷,烦躁夜间尤甚,喘息不得平卧,口唇青紫,指甲发绀,苔白或白腻,脉细数无力。 分析:水气上逆,射肺凌心,肺失肃降,心失所养,故咳嗽气急,胸闷心悸,甚则喘息不能平卧。水阻气滞,血脉瘀滞,则口唇青紫,指甲发绀;水湿内阻,耗损心阳,神不守舍,则烦躁夜间尤甚,脉细数无力。水湿泛滥,膀胱气化不行,则肢体浮肿,尿少或尿闭。 治法:泻肺逐水,温阳扶正。 方药: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加减。常用药:葶苈子、大黄泻肺逐水,椒目、防己利水,人参大补元气,附子温阳救逆。 水肿、喘息较甚,二便不利,体质尚好者,可短期应用峻下逐水药物,如商陆、牵牛子、桑白皮、车前子,以泻肺逐水。胸闷心悸,唇甲青紫,加桃仁、红花、丹参、赤芍活血祛瘀;痰浊内闭,神志不清者,加用苏合香丸以芳香开窍。 2.邪陷心肝 证候: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烦躁,甚则抽搐、昏迷,舌红,苔黄糙,脉弦。 分析:湿邪热毒郁于肝经,耗损肝阴,使肝气横逆,肝阳上亢,故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烦躁。水毒之邪内陷厥阴,故昏迷,抽搐。舌红,苔黄糙,脉弦,为热毒内犯之象。 治法:平肝潜阳,泻火熄风。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常用药:龙胆草泻肝经实火,山栀、黄芩苦寒泻火,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羚羊角、钩藤、菊花平肝熄风,生地、当归、白芍滋阴养血柔肝,甘草调和诸药。 大便秘结加大黄泻火通腑;呕恶加半夏、胆星化痰降逆;神昏、抽搐者,选用牛黄清心丸或紫雪丹,以清心开窍,熄风止痉。 3.水毒内闭 证候:全身浮肿,尿少或尿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口中气秽,腹胀,甚或昏迷,苔腻,脉弦。 分析:此乃浊邪壅塞三焦,气机升降失常,肾主水液功能丧失,水毒内闭,中焦格拒之恶候。肾气不足,气化不利,水湿泛滥,则全身浮肿。湿浊水毒,壅阻为患,中焦格拒,上下不通,则腹胀;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恶心呕吐,口中气秽;上蒙清窍,则头痛头晕,甚则昏迷;壅滞下焦,则尿少或尿闭。 治法:辛开苦降,辟秽解毒。 方药: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加减。常用药:大黄、黄连、黄芩泻三焦之火,泄浊毒之邪,通壅阻之气。陈皮、半夏燥湿化浊,附子、生姜辛开温中扶阳,竹茹清化痰浊,枳实破气消滞,甘草调和诸药。 恶心呕吐频繁者,先服玉枢丹辟秽解毒;尿少尿闭,加车前子、泽泻、茯苓通利小便;抽搐者,加羚羊角粉、紫雪丹止痉开窍。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剂 1.肾炎清热片每服4—6片,1日3次。用于急性肾炎的风水相搏证、湿热内侵证。 2.六味地黄丸每服3—5g,1日3次。用于水肿肾阴不足者。 3.金匮肾气丸每服3-5g,1日3次。用于水肿肾阳不足者。 4.知柏地黄丸每服3—5g,1日3次。用于水肿阴虚火旺者。 5.雷公藤多甙片1,分3次服。用于肾病综合征。 二、单方验方 1.鲜车前草、鲜玉米须各50-100g,煎水代茶,每日1剂。用于阳水。 2.冬瓜皮、葫芦各50g,煎水代茶,每日1剂。用于水肿和小便不利者。 3.罗布麻、菊花各10g,沸水浸泡,每日1剂,分3-4次服。用于急性肾炎血压偏高者。 4.雷公藤、生甘草各10s,鸡血藤20g。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服。用于肾病综合征。 三、药物外治 1.紫皮大蒜1枚,蓖麻子60粒。共捣糊状,分两等份,分别敷于双腰部及足心,包扎固定。每2日换药1次,7次为1疗程。用于阳水。 2.商陆100g,麝香1g,葱白或鲜生姜适量。将商陆研极细末,每次取药末3-5g,葱白1根,捣烂成糊状,取麝香粉0.1s,放人脐内,再将调好的药糊敷在上面,盖上油纸、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一般3—5天见效,7天为1疗程。用于腹水。 四、饮食疗法 1.乌鱼1条,赤小豆30so不加食盐,煮熟后食用。用于阴水。 2.薏苡仁、赤小豆、绿豆各30g,粳米100g。如常法煮粥服食。用于水肿脾虚夹湿者。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预防感冒,保持皮肤清洁,彻底治疗各种皮肤疮毒。 二、护理 1.发病早期应卧床休息,待血压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可逐渐增加活动。 2.水肿期应限制钠盐及水的摄人,早期少尿和高度水肿的患儿,应暂时忌盐,至小便增多,水肿渐消,可给予低盐饮食。 3.肾炎或肾病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4.密切观察患儿水的进出量、血压、水肿、神志等情况,早期发现水肿变证。 [文献摘要]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小儿肿满,由将养不调,肾脾二脏俱虚也。肾主水,其气下通于阴。脾主土,候肌肉而克水。肾虚不能传其水液,脾虚不能克制于水,故水气流溢于皮肤,故令肿满。” 《类证治裁·肿胀论治》:“因湿热浊滞,致水肿者,为阳水。因肺、脾、肾虚,致水溢者,为阴水。” 《幼幼集成叫中满证治》:“夫肿满之证,悉由脾胃之虚也。脾土喜燥而恶湿,因中气素弱,脾虚无火,故水湿得以乘之。而脾愈不运,则乳食凝而不化,停积于中,而肿满作焉。治肿者,当以脾胃为本,而以浮肿为标。” [现代研究] 韦俊,阎晓彩,王吉安,等.急性肾炎合剂治疗小儿急性肾炎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12):733 采用中药急性肾炎合剂(女贞子、旱莲草、生地、丹参、益母草、小蓟、白茅根、连翘、茯苓、黄芪、石韦各15g,当归6g,甘草3g)治疗33例小儿急性肾炎,并与31例西药组(青霉素,利尿剂,降压药,潘生丁,维生素P、C、E等)对照。两组均治疗1月后比较,结果显示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1),中药组患儿血尿和蛋白尿阴转率明显优于西药组(P<0.005)。同时研究表明:急性肾炎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血栓素B2(TXB2)均增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前列腺稳定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Fla(6—K—PGFla)均降低,TXB2/6—k—PGFla比值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治疗1月后结果显示,LPO、TXB2均下降,GSH—PX、6—K—PGFla均升高,TX~/6—K—PGFla比值下降,但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贴)。 |
|
|
46楼#
发布于:2019-12-13 15:45
第二节 遗尿
遗尿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婴幼儿时期,由于形体发育未全,脏腑娇嫩,“肾常虚”,智力未全,排尿的自控能力尚未形成;学龄儿童也常因白天游戏玩耍过度,夜晚熟睡不醒,偶然发生遗尿者,均非病态。 年龄超过3岁,特别是5岁以上的儿童,睡中经常遗尿,轻者数日一次,重者可一夜数次,则为病态,方称遗尿症。 本病发病男孩高于女孩,部分有明显的家族史。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重症病例白天睡眠也会发生遗尿,严重者产生自卑感,影响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 遗尿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灵枢·九针》:“膀胱不约为遗溺。”明确指出遗尿是由于膀胱不能约束所致。《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亦云:“遗尿者,此由膀胱虚冷,不能约于水故也。”以后历代医家多有阐述。现代医学通过X线诊断,发现某些顽固性遗尿的患儿与隐性脊柱裂有关,这类患儿治疗困难。 [病因病机]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说明了饮食人胃,经消化后,其中精微散布到脾,由脾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使水道通畅,而体内多余的水分,则下输至膀胱成为尿,然后排出体外,这是水液代谢的过程。《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又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且肾主水,与膀胱互为表里,膀胱的气化有赖于肾气充足温煦。由此可见,尿液的生成与排泄,与肺、脾、肾、三焦、膀胱有着密切关系。遗尿的发病机制虽主要在膀胱失于约束,然与肺、脾、肾功能失调,以及三焦气化失司都有关系。其主要病因为肾气不固、脾肺气虚、肝经湿热。 肾气不固是遗尿的主要病因,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引起,如早产、双胎、胎怯等,使元气失充,肾阳不足,下元虚冷,不能温养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职,不能制约尿液,而为遗尿。 脾肺气虚素体虚弱,屡患咳喘泻利,或大病之后,脾肺俱虚。脾虚运化失职,不能转输精微,肺虚治节不行,通调水道失职,三焦气化失司,则膀胱失约,津液不藏,而成遗尿。若脾虚失养,心气不足,或痰浊内蕴,困蒙心神,亦可使小儿夜间困寐不醒而遗尿。 肝经湿热平素性情急躁,所欲不遂,肝经郁热,或肥胖痰湿之体,肝经湿热蕴结,疏泄失常,且肝之经络环阴器,肝失疏泄,影响三焦水道的正常通利,湿热迫注膀胱而致遗尿。 此外,亦有小儿自幼缺少教育,没有养成夜间主动起床排尿的习惯,任其自遗,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性遗尿。 [临床诊断] 1.发病年龄在3周岁以上。 2.睡DR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天发生尿床,甚则每夜遗尿数次者。 3.尿常规及尿培养无异常发现。 4.X线检查,部分患儿可发现隐性脊柱裂,或作泌尿道造影可见畸形。 I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遗尿日久,小便清长,量多次频,兼见形寒肢冷、面白神疲、乏力自汗者是为虚寒;遗尿初起,尿黄短涩,量少灼热,形体壮实,睡眠不宁者属于实热。虚寒者多责之于肾虚不固、气虚不摄、膀胱虚冷;实热者多责之于肝经湿热。 二、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虚证以温肾固涩,健脾补肺为主;实证以泻肝清热利湿为主,配合针灸、激光、外治等法治疗。 三、分证论治 1.肾气不固 证候:睡中经常遗尿,甚者一夜数次,尿清而长,醒后方觉,神疲乏力,面白肢冷,腰腿酸软,智力较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分析:肾气虚弱,膀胱虚冷,不能制约,故睡中经常遗尿,且尿量多而清长。肾虚真阳不足,命门火衰,故神疲乏力,面白肢冷。腰为肾之府,骨为肾所主,肾虚故腰腿酸软。肾主髓,脑为髓之海,肾虚脑髓不足,故智力较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均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寒之象。 治法:温补肾阳,固涩小便。 方药:菟丝子散加减。常用药:菟丝子、肉苁蓉、附子温补肾阳,五味子、牡蛎益肾固涩缩小便,鸡内金消食助运以利发挥温肾固涩止遗之效。可合缩泉丸协同发挥其效。 神疲乏力,纳差便溏,加党参、白术、茯苓、山楂益气健脾和中助运;智力较差者,加人参、菖蒲、远志补心气,开心窍。 2.脾肺气虚 证候:睡中遗尿,少气懒言,神倦乏力,面色少华,常自汗出,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细少力。 分析:脾肺气虚,三焦气化不利,膀胱失约,故睡中遗尿。脾肺气虚,输化无权,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少华;不能荣;b养神濡养肢体,故神倦乏力。肺气虚则少气懒言,常自汗出;脾气虚则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细少气,均为气虚之象。 治法:益气健脾,培元固涩。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培土生金,升麻、柴胡升举清阳之气,当归配黄芪调补气血,陈皮理气调中,益智仁、山药、乌药温肾健脾固涩。 常自汗出,加煅牡蛎、五味子潜阳敛阴止汗;食欲不振,便溏,加砂仁、焦神曲运脾开胃,消食止泻;痰盛身肥,加苍术、山楂、半夏燥湿化痰;困寐不醒,加石菖蒲、麻黄醒神开窍。 3.肝经湿热 证候:睡中遗尿,尿黄量少,尿味臊臭,性情急躁易怒,或夜间梦语磨牙,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 分析:肝经湿热,蕴伏下焦,耗灼津液,迫注膀胱,故睡中遗尿,尿黄量少,尿味臊臭。肝经有热,肝火偏亢,故心情急躁易怒;肝火内扰心神,故梦语磨牙。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均是肝经湿热之象。 治法:泻肝清热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龙胆草、黄芩、栀子清泻肝火,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膀胱湿热。当归、生地养血滋阴,配柴胡疏调肝气以柔肝。甘草调和诸药。 夜寐不宁加黄连、竹叶、连翘清心除烦;尿味臊臭重,舌苔黄腻,加黄柏、滑石清利湿热。 若痰湿内蕴,困寐不醒者,加胆星、半夏、菖蒲、远志清化痰湿,开窍醒神。若久病不愈,身体消瘦,舌红苔少,脉细数,虽有郁热但肾阴已伤者,可用知柏地黄丸,滋肾阴,清虚火。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剂 1.五子衍宗丸每服3—5g,1日3次。用于肾虚不固证。 2.缩泉丸每服3—5g,1日3次。用于遗尿之虚证。 3.补中益气丸每服3-5g,1日3次。用于脾肺气虚证。 4.龙胆泻肝丸每服3-5g,1日3次。用于肝经湿热证。 二、单方验方 夜尿警觉汤益智仁12g,麻黄、石菖蒲各10g,桑螵蛸15g,猪膀胱1个。将猪膀胱洗净先煎半小时,然后纳诸药再煎半小时,去渣取汁,分2次服。每日1剂,连用4—8剂。用于肾虚痰蒙之遗尿。 三、药物外治 1.五倍子、何首乌各3g,研末。用醋调敷于脐部,外用油纸、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晚1次,连用3-5次。用于遗尿虚证。 2.连须葱白3根,生硫黄末3so先将葱白捣烂,人硫黄末捣匀为膏,睡前置药膏于脐部,外用油纸、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晚1次,晨起除去,7天为1疗程。用于遗尿虚证。 四、针灸疗法 1.针刺夜尿点(在小指掌面第二指关节横纹中点处),每次留针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7次为1疗程。 2.耳针主穴:遗尿点(在肾点与内分泌点之间,食道点下方)。配穴:肾点、皮质下。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五、激光疗法 取穴关元、气海、百会、足三里、三阴交。以1.5—2.0mw的氦—氖激光照射。每穴照1-2分钟,1日或隔日1次,6-10次为1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用于肾气不固与脾肺气虚证遗尿。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自幼儿开始培养按时和睡前排尿的良好习惯。 2.积极预防和治疗能够引起遗尿的疾病。 二、护理 1.对于遗尿患儿要耐心教育引导,切忌打骂、责罚,鼓励患儿消除怕羞和紧张情绪,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每日晚饭后注意控制饮水量。 3.在夜间经常发生遗尿的时间前,及时唤醒排尿,坚持训练1-2周。 [文献摘要] 《素问·宜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 《仁斋直指小儿附遗方论·大小便诸证》:“小便者,津液之余也。肾主水,膀胱为津液之腑,肾与膀胱俱虚,而冷气乘之,故不能约制。其水出而不禁,谓之遗尿。睡里自出,谓之尿床。此皆肾与膀胱俱虚而挟冷所致也。” 《幼幼集成·小便不利证治》:“小便自出而不禁者,谓之遗尿;睡中自出者,谓之尿床。此皆肾与膀胱虚寒也。” [现代研究] 吴进录.遗尿灵治疗小儿遗尿症200例临床观察.中医药研究。1995;(5):” 遗尿灵(鹿茸1.5g,山药12g,煅龙骨、煅牡蛎各20g,鸡内金log,菖蒲6g,共研细末,装0号胶囊),<10岁每次3—4粒,>10岁4-5粒,每日3次,盐开水送服,15日为1疗程。治疗遗尿症200例,结果:痊愈168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3%。 |
|
|
47楼#
发布于:2019-12-13 15:45
第三节 五迟、五软
五迟是指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均属于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病证。西医学上的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脑性瘫痪,佝偻病等,均可见到五迟、五软证候。五迟以发育迟缓为特征,五软以痿软无力为主症,两者既可单独出现,也常互为并见。多数患儿由先天禀赋不足所致,证情较重,预后不良;少数由后天因素引起者,若症状较轻,治疗及时,也可康复。 古代医籍有关五迟、五软的记载颇多,早在《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中就记载有“齿不生候”、“数岁不能行候”、“头发不生候”、“四五岁不能语候”。《小儿药证直诀·杂病证》云:“长大不行,行则脚细;齿久不生,生则不固;发久不生,生则不黑。”记载了五迟的某些典型症状。《张氏医通·婴儿门》指出其病因是“皆胎弱也,良由父母精血不足,肾气虚弱,不能荣养而然”。《活幼心书·五软》指出:“头项手足身软,是名五软。”并认为:“良由父精不足,母血素衰而得。”《保婴撮要·五软》指出:“五软者,头项、手、足、肉、口是也。……皆因禀五脏之气虚弱,不能滋养充达。”有关其预后,《活幼心书·五软》明确指出:“苟或有生,譬诸阴地浅土之草,虽有发生而畅茂者少。又如培植树木,动摇其根而成者鲜矣。由是论之,婴孩怯弱不耐寒暑,纵使成人,亦多有疾。” [病因病机] 五迟五软的病因主要有先天禀赋不足,亦有属后天失于调养者。 先天因素父精不足,母血气虚,禀赋不足;或母孕时患病、药物受害等不利因素遗患胎儿,以致早产、难产,生子多弱,先天精气未充,髓脑未满,脏气虚弱,筋骨肌肉失养而成。后天因素小儿生后,护理不当,或平素乳食不足,哺养失调,或体弱多病,或大病之后失于调养,以致脾胃亏损,气血虚弱,筋骨肌肉失于滋养所致。 五迟五软的病机总为五脏不足,气血虚弱,精髓不充,导致生长发育障碍。 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人能站立行走,需要筋骨肌肉协调运动。若肝肾脾不足,则筋骨肌肉失养,可出现立迟、行迟;头项软而无力,不能抬举;手软无力下垂,不能握举;足软无力,难于行走。齿为骨之余,若肾精不足,可见牙齿迟出。发为血之余、肾之,苗,若肾气不充,血虚失养,可见发迟或发稀而枯。言为心声,脑为髓海,若心气不足,肾精不充,髓海不足,则见言语迟缓,智力不聪。脾开窍于口,又主肌肉,若脾气不足,则可见口软乏力,咬嚼困难;肌肉软弱,松弛无力。 [临床诊断] 1.小儿2-3岁还不能站立、行走为立迟、行迟;初生无发或少发,随年龄增长头发仍稀疏难长为发迟;牙齿届时未出或出之甚少为齿迟;1-2岁还不会说话为语迟。 2.小儿周岁前后头项软弱下垂为头项软;咀嚼无力,·时流清涎为口软;手臂不能握举为手软;2-3岁还不能站立、行走为足软;皮宽肌肉松软无力为肌肉软。 3.五迟、五软之症不一定悉具,但见一、二症者可分别做出诊断。还应根据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早期发现生长发育迟缓的变化。 4.可有母亲孕期患病用药不当史;产伤、窒息、早产史;养育不当史;或有家族史,父母为近亲结婚者。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脏腑立迟、行迟、齿迟、头项软、手软、足软,主要在肝肾脾不足;语迟、发迟、肌肉软、口软,主要在心脾不足。 2.辨轻重五迟、五软并见,病情较重;五迟、五软仅见一、二症者,病情较轻。 二、治疗原则 五迟、五软属于弱证,以补为其治疗大法。根据证型不同,分别施以补肾养肝,健脾养心。本病一般用散剂、膏剂等中成药剂长期服用,并宜配合教育训练等法缓图进步。 三、分证论治 1.肝肾亏损 证候:筋骨萎弱,发育迟缓,坐起、站立、行走、生齿等明显迟于正常同龄小儿,头项萎软,天柱骨倒,舌淡,苔少,脉沉细无力。 分析:肝肾不足,不能荣养筋骨,筋骨牙齿不能按期生长发育,故见立迟、行迟、齿迟、头项软之症。 治法:补肾养肝。 方药:加味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山茱萸滋养肝肾,鹿茸温肾益精,五加皮强筋壮骨,山药健脾益气,茯苓、泽泻健脾渗湿,丹皮凉血活血,麝香活血开窍。 齿迟者,加紫河车、何首乌、龙骨、牡蛎补肾生齿;立迟、行迟者,加牛膝、杜仲、桑寄生补肾强筋壮骨;头项软者,加枸杞子、菟丝子;巴戟天补养肝肾。 2.心脾两虚 证候:语言迟钝,精神呆滞,智力低下,头发生长迟缓,发稀萎黄,四肢萎软,肌肉松弛,口角流涎,咀嚼吮吸无力,或见弄舌,纳食欠佳,大便多秘结,舌淡苔少,脉细。 分析:心主神明,言为心声,心气虚弱,故语言迟钝,精神呆滞,智力低下。心主血,脾生血,发为血之余,心脾两虚,血不荣发,故发迟难长,发稀萎黄。脾主四肢肌肉,开窍于口,摄取精微化生气血,脾虚生化乏源,气血不荣脏腑肌肤,故见四肢萎软,手足失用,肌肉松弛无力,口流清涎,咀嚼吮吸无力,纳食欠佳,大便多秘结。弄舌乃智力不聪之征,舌淡苔少,脉细,为心脾两亏,气血虚弱之象。,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方药:调元散加减。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山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当归、熟地、白芍、川芎补血养心,石菖蒲开窍益智。 语迟失聪加远志、郁金化痰解郁开窍;发迟难长加何首乌、肉苁蓉养血益肾生发;四肢萎软加桂枝温通经络;口角流涎加益智仁温脾益肾固摄;纳食不佳加砂仁、鸡内金醒脾助运。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剂 1.杞菊地黄丸每服2-4g,1日3次。用于肝肾阴亏证。 2.金匮肾气丸每服2—4g,1日3次。用于肾气不足证。 3.十全大补丸每服2—4g,1日3次。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者。 二、针灸疗法 1.灸法灸足踝各3壮,每日1次。用于肝肾亏损证。灸心俞、脾俞,各3壮,每日1次。用于心脾两虚证。 2.耳针取心、肾、肝、脾、皮质下、脑干,隔日1次。用于五迟、五软。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大力宣传优生优育知识,禁止近亲结婚。婚前进行健康检查,以避免发生遗传性疾病。 2.孕妇注意养胎、护胎,加强营养,按期检查,不滥服药物。 3.婴儿应合理喂养,注意防治各种急、慢性疾病。 二、护理 1.重视功能锻炼,加强智力训练教育。 2.加强营养,科学调养。 3.用推拿法按摩萎软肢体,防止肌肉萎缩。 [文献摘要]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要皆肾气不足之故。先用加味地黄丸滋养其血,再以补中益气汤调养其气。又足少阴肾之经,其华在发,若少阴之血气不足,即不能上荣于发,苣胜丹主之。又有惊邪乘人心气,至四五岁尚不能言语者,菖蒲丸主之。” 《保婴撮要·五软》:“五软者,头项、手、足、肉、口是也。夫头软者脏腑骨脉皆虚,诸阳之气不足也。乃天柱骨弱,肾主骨,足少阴太阳经虚也。手足软者,脾主四肢,乃中州之气不足,不能营养四肢,故肉少皮宽,饮食不为肌肤也。口软者,口为脾之窍,上下龈属手足阳明,阳明主胃,脾胃气虚舌不能藏而常舒出也。夫心主血,肝主筋,脾主肉,肺主气,肾主骨,此五者皆因禀五脏之气虚弱,不能滋养充达,故骨脉不强,肢体萎弱,源其要总归于胃。” [现代研究] 闻韶华.耳压治疗先天愚型60例疗效观察.北京中医1993;(1):34 耳压治疗先天愚型60例。主穴:心、缘中、肾、枕、交感、垂前、耳迷根、神门、胸、内分泌;配穴:眼、肝、脾、肺、外鼻、甲状腺、皮质下、心脏点、三焦、颌等。用75%酒精消毒耳部,将王不留行籽或油菜籽加活血镇痛膏贴压耳穴。开始用冲击法,均取双侧,每周2次,间隔停1天,10次为1疗程。家长每日按压3—4次,有胀痛感、耳廓发红即可,可连压2—3个疗程。巩固疗效可减少穴位或交换压一侧。结果:显效35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 张遂康,徐明成,许燕霞.针刺治疗小儿脑瘫183例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1995;11(11,12):13 针刺治疗183例脑性瘫痪患儿,选用八脉交会穴、耳穴脑点、合谷或足三里。语言障碍加廉泉,口角流涎加地仓,智力障碍、癫痫加神门、通里,颈软加大椎、风池,腰软加肾俞,足外翻加太溪,足内翻加昆仑等。每日或隔日1次,手法以补为主,留针半小时以上,连续针刺5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周。183例中治疗时间最长400次,最短18次。结果:显效55例(30.1%),好转45例(24.6%),进步74例(40.4%),无效9例(4.9%)。 邹锡听,朱征,陆亚华,等.“灵宝”冲剂促进儿童智能发育的研究.江苏中医1996;17(12):44 用灵宝冲剂(人参、茯苓、菖蒲、水溶性珍珠等8味中药组成)治疗智力迟钝儿38例,对照组38例服安慰剂,进行单盲试验。服药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9例,无效Z7例。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动物试验结果显示:“灵宝”冲剂对小鼠有增强记忆作用和增强食欲作用,而无增长体重现象;急毒试验表明,“灵宝”冲剂安全无毒。 |
|
|
48楼#
发布于:2019-12-13 15:46
第四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临床以多汗,夜啼,烦躁,枕秃,肌肉松弛,囟门迟闭,甚至鸡胸肋翻,下肢弯曲等为特征。是目前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根据本病的临床特征,散见于中医学汗证、五迟、五软、鸡胸、肾疳等疾病。本病常发生于冬春两季,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尤以6-12个月婴儿发病率较高。发病率北方较南方高,工业性城市较农村高。本病预后一般良好,但罹患其他疾病,常使病程迁延。或因病情较重,治疗失宜,病后可留下某些骨骼畸形。 我国古代早在{诸病源候论》一书中,已提出了背偻、多汗、齿迟、发稀等与本病相似的证候,并提出了·数见风日”的预防措施。《小儿药证直诀》中已有本病胸骨与脊柱畸形的证候记载,称“龟胸”、“龟背”。《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中则提出气血虚亏可导致“筋骨软弱步难移,牙齿不生发疏薄,身坐不稳语言迟”等症状。 [病因病机] 发病原因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喂养失宜,脾肾虚亏所致。 胎养失宜怀孕期间孕妇的饮食起居,精神调摄,无不影响胎儿的营养与发育。孕妇起居不常,营养失调,或疾病影响,都可造成胎儿失养,先天肾气不足。 乳食失调母乳缺乏、人工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或食品的质和量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致使营养失衡,脾肾虚亏,发生本病。 日照不足长期不直接接触阳光,可引起气血虚弱,影响脾肾功能。影响日照不足的因素,常与户外活动少,空气中多烟雾,或阳光被玻璃所挡有关。 本病病机由于脾肾虚亏。盖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源。脾肾不足,可影响其他脏腑,故病变之初,不仅出现脾肾虚弱,还可出现心肝火旺、肺卫不固等证候。肾主骨髓,病之后期,症情较重,常见肾虚髓亏,骨气不充,骨质疏松,成骨迟缓,甚至骨骼畸形。由于佝偻病患儿体质虚弱,肺脾气虚,抗病能力低下,感受风邪后,常易蕴郁肺络,肺气闭塞而引起肺炎喘嗽;或因乳食不节,脾失健运,导致泄泻。 [临床诊断] 1.多见于婴幼儿,好发于冬春季节。 2.发病初期有烦躁夜啼,精神淡漠,纳呆,多汗,枕秃,囟门迟闭,牙齿迟出等。 3.病至激期,除初期表现,还可见乒乓球头(颅骨软化)、方颅、肋骨串珠、肋缘外翻、肋膈沟、手镯、鸡胸、漏斗胸、“O”型或“r型腿、脊柱后突或侧弯等。 4.化验血钙正常或稍低,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小于30,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腕部X线摄片,可见于骺端有毛刷状或杯口状改变,也可见骨质疏松,皮质变薄。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轻重症见烦躁,多汗,枕秃,纳呆,囟门开大,未见骨骼变化者为轻;症见精神淡漠,汗出如淋,肌肉松弛,颅骨软化,或方颅,前囟迟闭,严重鸡胸,下肢弯曲,脊柱畸形者为重。 2.辨病位病在脾,肌肉松弛,形体虚胖,纳呆便稀;病在肾,头颅骨软,头方囟大,齿生迟缓,鸡胸龟背,下肢弯曲,肋骨外翻;病在心,精神烦躁,夜啼不安,语言迟钝;病在肺,毛发稀软,面白多汗,容易感冒;病在肝,坐迟立迟,行走无力,两目干涩,性情急躁,时有惊惕,甚至抽搐。 二、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健脾益气,补肾填精。病之早期,证属脾肺气虚者,治以健脾补肺;证属脾虚肝旺者,治以健脾平肝。证情较重者,多为肾精亏损,治以补肾填精为主。 三、分证论治 1.肺脾气虚 证候:形体虚胖,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多汗,发稀易落,肌肉松弛,大便不实,纳食减少,囟门增大,易反复感冒,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分析:脾虚气弱,则虚胖,神疲,乏力;脾主肌肉,脾虚化源不足,不能营养肌肉,则肌肉松软无力;脾主运化,运化失健,则纳食减少,大便不实。发为血之余,气血不足则发稀易落。肺主皮毛,肺虚表卫不固,则多汗,易反复感冒。 治法:健脾补肺。 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减。常用药:人参补益元气,白术、茯苓健脾助运,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收敛耗散之肺气,且能敛阴止汗,甘草辅人参以益气和中,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盗汗自汗,加浮小麦、龙骨、牡蛎固涩敛汗;大便不实,加山药、扁豆、苍术益气健脾助运;夜寐哭吵,加夜交藤、合欢皮养心安神;易反复感冒者,加黄芪、防风补气固表。 2.脾虚肝旺 证候:头部多汗,面色少华,发稀枕秃,纳呆食少,坐立、行走无力,夜啼不宁,时有惊惕,甚至抽搐,囟门迟闭,齿生较晚,舌淡,苔薄,脉细弦。 分析:脾虚气弱,故多汗,,乏力,纳呆;脾虚化源乏力,气血不足则发稀枕秃。肝失阴血濡养,肝木偏旺,则夜啼不宁,容易惊惕,甚至抽搐;肝主筋,肝气不足,则坐立、行走无力。体虚发育迟缓,渐次由脾及肾,故囟门迟闭,齿生亦晚。舌淡,苔薄,脉细弦均为脾虚肝旺之象。 治法:健脾平肝。 方药:益脾镇惊散加减。常用药:人参补益元气,白术、茯苓健脾助运,龙齿、朱砂安神镇像,钩藤平肝熄风,灯心草清降心火,甘草调和诸药。 体虚多汗,加五味子、龙骨、牡蛎生津固涩止汗;睡中惊惕,加石决明、珍珠母熄风镇惊;夜间哭吵,加木通、竹叶清心降火;反复抽搐者,加龙骨、牡蛎、蜈蚣潜阳熄风镇痉。 3.肾精亏损 证候:面白虚烦,多汗肢软,精神淡漠,智识不聪,出牙、坐立、行走迟缓,头颅方大,鸡胸龟背,肋骨串珠,肋缘外翻,下肢弯曲,或见漏斗胸等,舌淡,苔少,脉细无力。 分析:肾主骨髓,脾主肌肉,症重由脾及肾,肾气亏损则方颅,鸡胸,漏斗胸,下肢弯曲。脾虚气弱,化源乏力,则面白,多汗,肢软。肾主脑髓,·久病肾虚,则智力不健。 治法:补肾填精。 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常用药:紫河车补肾填精,人参、黄芪补益元气,白术、茯苓、山药益气健脾,鹿角、枸杞子补益肝肾,当归、熟地黄、白芍、龟板滋养阴血,枣仁、远志养血宁心安神。 汗多,加龙骨、牡蛎、瘪桃干固涩止汗;纳呆食少,加砂仁、焦山楂、鸡内金醒脾开胃,消食助运;智识不聪者,加郁金、石菖蒲解郁开窍。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剂 1.玉屏风口服液每服5-10n,L,1日3次。用于肺脾气虚证。 2.龙牡壮骨冲剂每服1/2—1包,1日3次。用于肺脾气虚及脾虚肝旺证。 3.六味地黄丸每服2-4g,1日3次。用于肾精亏损证。 二、单方验方 1.紫河车1具,煅牡蛎、黄芪各30g,蜈蚣10条,青盐10g。焙干研为细粉,分100小包。每次1包,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连服1个月。 2.黄芪、菟丝子、苍术、麦芽各10g,牡蛎30so1扫1剂,水煎服。用于肺脾气虚证。 3.龟板、鳖甲、鸡内金、鹿角、乌贼骨各等分,研为细末。每服1g,1日2次。用于肾精亏损证。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小儿体质。并积极防治慢性病。 2.提倡母乳喂养,及时增添辅食。多食含维生素D及钙磷较丰富的食物。 3.每天服维生素D400TU预防。 二、护理 1.患儿不要久坐、久站,防止发生骨骼变形。不系裤带,穿背带裤,防止肋骨外翻。 2.帮助患儿作俯卧抬头动作,每天2-3次,防止鸡胸形成。 3.直接照射阳光,同时注意防止受凉。 [文献摘要]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小儿有血气未实者,肤腠则疏,若厚衣温卧,腑脏生热,蒸发腠理,津液泄越,故令头身喜汗也。……齿是骨之所终,而为髓之所养也,小儿有禀气不足者,髓即不能充于齿骨,故齿久不生。……足少阴为肾之经,其血气华于发。若血气不足,则不能润悦于发,故发黄也。” 《小儿药证直诀·龟胸龟背》:“肺热胀满,攻于胸膈,即成龟胸,又乳母多五辛亦成。儿生下客风人脊,逐于骨髓,即成龟背。”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要皆肾气不足之故。” [现代研究] 胡淑德,阎田玉,凌晓明。佝偻病患儿中西药治疗对血清25—(OH)03水平的对照观察.中医杂志193;34(5):295 对佝偻病患儿中西药治疗前后血清25—(0H)D3水平进行对照观察,中药以益儿Ⅲ号(黄芪12g,党参9S,黄精10g,公丁香0.5g)治疗,西药采用口服钙剂及肌注维生素D3治疗。结果:中药组19例中,治疗1个月痊愈8例,2个月治愈7例,3个月治愈4例;西药组19例中,治疗1个月痊愈10例,2个月治愈6例,3个月治愈3例,两组临床疗效基本一致。两组治疗前25—(OH)D)均降低,治疗后25—(佃)D)均明显升高(P<0.01),但西药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中药组。 张国恩,赵之璋,许庆友,等.中医药治疗小儿佝偻病临床研究.河北中医1993;15(1):21用健骨冲剂(黄芪、茯苓、枸杞子、丁香、牡蛎、鸡内金等)治疗60例,2个疗程(8周)后,治愈28例,好转30例,无效2例。认为中药治疗本病既要健脾益气,振奋肾气,恢复调整机体的自身功能,又应将药物中所含的钙及其他微量元素补充于人体,增强体质。 |
|
|
49楼#
发布于:2019-12-13 15:50
图片:u=3965786969,2838676163&fm=26&gp=0_副本.jpg [附录] 小儿推拿疗法 图片:附,图2.jpg 图片:附,图3.jpg 图片:附,图4.jpg 图片:附,图5.jpg 图片:附,图6.jpg 小儿推拿手法应轻快柔和,有的手法虽与成人推拿相同,但手法动作及操作方法却不一样。治疗穴位有时也和成人不同。 (一)常用手法 1.推法:用拇指面(正、侧两面均可)或食、中指面,在选定的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直推法;用双手拇指面在同一穴位起向两端分开推,称分推法(图2)。 2.揉法:用指端(食、中、拇指均可)或掌根,在选定的穴位上贴住皮肤,带动皮肉筋脉作旋转回环活动,称揉法(图3)。治疗部位小的用指端揉,大的用掌根揉。 3.捏脊法;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两旁,算作捏脊一遍(图4)。此法多用于小儿疳积,故又称“捏积”。 4.推脊法:用食、中指(并拢)面自病儿大椎起循脊柱向下直推至腰椎处,称推脊法(图5)。此法适用于高热。 (二)常用穴位 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图6及表)。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