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在阴阳五行、还是脏腑经络?8个字值得理解
法自在尊者
论坛版主
论坛版主
  • UID568
  • 粉丝9
  • 关注8
  • 发帖数703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阅读:1570回复:0

重点在阴阳五行、还是脏腑经络?8个字值得理解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9-11-24 17:49

2000年中医传承,重点在阴阳五行、还是脏腑经络?8个字值得理解。

中医,是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为守护我们民族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尽管,作为一门相对古老的传统医学,其理论或许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并开始走向世界。

图片:005JarGXgy1fl8hrswpauj30ix0bg0vi.jpg

如果从《黄帝内经》算起,中医已经传承了2000余年。那么,它到底具有什么特色,才能这么多年历久不衰呢?这就要说说中医的代表理论了。

有人说,中医理论的核心代表,就是阴阳五行,也有的认为脏腑经络才是它的精华。确实,从基础理论来看,中医的学说思想,都从阴阳五行衍生而来,也离不开脏腑经络学说的支撑。

但对我们现代人而言,无论是阴阳五行还是脏腑经络,似乎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受到现代科学的质疑。更何况,中医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健康,终极手段还是“治病”。对于这个目标来说,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都只是一面“盾牌”,让我们依靠它来进行分析。真正对疾病发起攻击的“矛”,还是其“治法”。

图片:6b43358087f94316809ced520eedc21b_th.jpeg

中医的治法有哪些?从《黄帝内经》的病机十九条开始,历代医家总结出了很多的治病方法,以用于临床辨证。归纳起来,无非如下八个字。如果真正掌握了这八个字的含义,也就对中医的传承有了一个大致的掌握了,它们就是: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1、 汗:所谓“汗”,也就是发汗。中医通过这种方法,让外邪从汗而出。也就是说,病从哪里来,就从哪里去。虽然,汗法主要适用于外感表证,比如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创立的麻黄汤、桂枝汤等等,即是属于这个范畴。但也有少部分寒性里证,也是可以用这个方法的,这就需要好好把握了;

2、 吐:吐法是所有中医用得最少的一种。“吐”这个字很好理解,当我们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时,会有恶心呕吐的反应,现代科学认为这是一种保护反应。中医也有类似的“吐”法,一般以痰涎蒙阻之类适用,如瓜蒂散之类;

3、 下:下法是一种用得很广的中医治法。大家别以为,所谓的“下”,就是泻下,其实应该理解成“泄下”。当然,最形象的理解就是“拉肚子”,但不仅限于此。很多重镇泄下之方,其实也应该归纳入“下法”;

4、 和:什么是“和”,也就是调和。这个方法,也是最符合我们思维方式的一种。让两个对立的事物和平解决,以使机体达到一种不偏不倚的状态。比如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都是有名的代表;

图片:QQ图片20191124185814.jpg

5、 温:温就是温热,顾名思义,它是根据“寒者温之”而来。用一些温补阳气的药食,补益机体的阳热之气,驱散寒气或者寒邪。如四逆汤,桂附之类,都是著名的代表;

6、 清:清就是指清热。根据内经“热者寒之”所建立起来的治法。用性味寒凉的药食,清除体内阳热之邪。但需要注意,温法可以温补阳气,也能温散寒邪。但清法一般只用于清散热邪,对于机体本身的阳气偏盛,清法是有很多限制的;

7、 消:消,就是消解、化解。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健胃消食”,也就是通过健脾益胃的方法,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但是,“消法”不仅限于食积,比如淤血、痰饮之类的“积”,同样也可以适用消法。

8、 补:这个方法应该不用我多说,也是我们现在养生说的最多的一个方法。补,就是补其不足,无论是阴阳气血,在没有外邪的情况下,都可以适用。著名的四君子汤补气、四物汤补血,都是属于这个范畴。

总之,“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我认为,足可以成为中医传承2000年而不衰的核心理论。掌握了这八个字,手上也就拥有了对付疾病的“利器”。您认为呢?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