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693回复:0
宝宝消化不良的4个症状
在宝宝的喂养过程中,几乎每一位家长都面临过宝宝各种各样的消化问题,其中又以消化不良居多,这主要是由于1岁以内的宝宝肠胃发育不完善,因此更需要家长精心护理。但对于新手爸妈来说,不清楚宝宝消化不良会有哪些症状,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一般来说,1岁以内的宝宝如果出现以下4个症状,说明出现了消化不良:
1、吐奶 首先家长要知道,吐奶和溢奶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溢奶是指宝宝吃奶后,有少量奶水从嘴角流出,宝宝不痛苦,无呕吐表情;而吐奶时宝宝一般有呕吐动作,表情比较难受,吐出的奶量也比较大。 图片:1358287aa5ce4d62bafb0f5530342b6d.jpeg ![]() 2、舌苔黄厚/口臭 一般来说,吃奶期间的宝宝舌苔为淡白色薄薄的一层,如果发现宝宝的舌苔很厚,甚至颜色发黄,或者伴有口臭现象,说明宝宝内火较为严重,是积食、消化不良的表现,此时因考虑酌情减少喂食量,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大便酸臭,含有食物残渣 未添加辅食的宝宝如果拉蛋花样大便,已添加辅食的宝宝的大便中含有未消化完全的食物残渣,同时大便比较酸臭,都是宝宝消化不良的表现。 图片:e127ffbfa9104916b0600a50f7c4555f.webp.jpg ![]() 4、宝宝夜间烦躁、哭闹 当宝宝消化不良时,还会出现夜间睡不安稳的现象,具体的表现有情绪烦躁,经常醒,来回翻身、蹬腿,哭闹等。如果发现宝宝睡觉时有上述现象,且排除了温度、噪音、光线、生病等其他因素,则因考虑宝宝是否因饮食问题出现了消化不良。 图片:4836b50e745f4aac9dd840de7d9a3ac3.webp.jpg ![]() 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 出现消化不良是0-1岁宝宝喂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长期的消化不良,除了造成宝宝身体不适,影响宝宝的情绪外,还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因此家长不可大意,可以尝试采用以下一些方式进行改善: 1、尽量坚持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是最容易消化的食物; 2、最好煮些米汤给宝宝喝,采用防胀气奶瓶喂养; 3、少吃多餐,一次不要喂过量,如果已经添加辅食,要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同时煮得软烂一些; 4、坚持定期给宝宝做推拿按摩。 宝宝推拿按摩具体的位置、手法: 1、腹部按摩 位置: 小儿腹部,脐部附近。 手法: 小儿采取平卧位,操作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作圆周运动。 顺大肠方向为泻,适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肠方向为补,适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选择顺、逆各半,约按摩50~100次。 注意: 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应轻重适宜。操作者的手不宜过凉,应温暖。 图片:5cb42904e89e4.jpg ![]() 2、足底按摩(揉涌泉穴) 位置: 涌泉穴在脚心,屈趾时,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 手法: 操作者用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该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按揉2~3分钟。 图片:5cb428adbfa36.jpg ![]() 3、按揉推四横纹 位置: 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手法: 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 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 图片:5cb401cb063e9.jpg ![]() 4、按揉推板门穴 位置: 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 手法: 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顺、逆时针皆可。 按揉时,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图片:5cb40d6ad0e98.jpg ![]() 5、推脾经穴 位置: 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 手法: 操作时,操作者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 推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 图片:5cb3f82d95a67.jpg ![]() 6、按摩掌心 位置: 小儿手掌中心位置为掌心。 手法: 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小儿掌心50~100次,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图片:5cb3ec32f3b20.jpg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