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405回复:2
10大补气穴位 10大特效穴位 9首穴位歌诀
一、人体十大补气穴位
1、脾俞穴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人体的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 作用:外散脾脏湿热之气 图片:t012c2605865ab07ed7.jpg ![]() 归经:足阳明胃经 位置:在小腿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开一横指(中指) 作用: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健脾和胃、祛病延年 图片:t013a1b0b7bd6decf66.jpg ![]() 归经:任脉 位置: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作用:集心包经气血,可以缓解气滞、气逆之心肺胃病、乳病 图片:t014a7753ddbbcae3da.jpg ![]() 归经:任脉 位置:在下腹部,肚脐直下3寸 作用:补摄下焦元气,扶助机体元阴元阳 图片:t01887cd65707897011.jpg ![]() 归经:任脉 位置: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 作用:温阳益气、化湿气、扶正固本、培元补虚 图片:t01525d4d417a2e5607 (1).jpg ![]() 归经:足少明肾经 位置: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笫2、第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作用:益精补肾、滋养五脏六腑 图片:t013c5ed8edc59f5016.jpg ![]() 归经:足少阴肾经 位置: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作用: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 图片:t01e839cd43c91428e3.jpg ![]() 归经:督脉 位置: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作用:醒脑开窍、安神定志、升阳举陷、通督定痫 图片:t01566efe94a03b5290.jpg ![]()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在背部,笫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调补肺气、补虚清热 图片:t016cdb7f704a8cab42.jpg ![]() 归经:足少阳胆经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作用:泄胆火、淸髓热、舒筋脉,平肝息风,舒肝益肾 图片:t012ecd8610af05aa32.jpg ![]() |
|
最新喜欢:![]()
|
沙发#
发布于:2019-11-17 23:49
二、10大特效穴位的功能
《1》足三里功能 1、扶正培元,强脾健胃; 2、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 3、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 叩拔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为明显。 主治: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头痛、贫血、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遗尿症;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伤风感冒;膝关节炎、下肢关节炎等疾病。 图片:t0166f78389152b1142.jpg ![]() 1、培根固元。 2、补肾壮阳,调经固冲,清热利湿,此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主元气之功效。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3、补虚固本。此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 主治: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图片:t011ce45c5e67abb601.jpg ![]() 1、能调脾胃; 2、能降逆化滞。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主治: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口臭、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阑尾炎、便秘、肝炎、胆囊炎、黄疸、高血压、心绞痛、中暑、癫痫、癔病、神经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宫脱垂、月经不调。最主要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图片:t012a77882ba04f80af.jpg ![]() 1、能理气活血; 2、能安神定志 主治: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休克、昏迷、晕厥、晕车、失眠、癔病、癫痫、精神病。胃病、胃痉挛、呕吐、呃逆;膈肌痉挛、妊娠恶阻、低血压、无脉症等。对各种心脏病、各种精神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较好。 图片:t01fb3fbc07cc65b6a1.jpg ![]() 1、能清热解表; 2、能疏筋散风,通降肠胃。其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清热镇痛。 主治:感冒、咳嗽、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分裂症;肠炎、痢疾、痔疮、小儿脱肛、牙痛、鼻炎、鼻出血。扁桃腺炎、结膜炎、耳聋、急性肩风湿、五指痉挛、难产、麻疹、多汗、失语症等。尤其对感冒后引起的头痛治疗效果更佳。 图片:u=81731242,4119226561&fm=26&gp=0.jpg ![]() 1、清脑醒神。 2、安神定志, 3、清热散风。 对此穴位经常拔罐和刮痧,可以引导肾经虚火及上焦浊气下行,并有疏肝明目、清喉定心之功效。可以降血压,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防止老年性手足麻木及浮肿的作用。 主治:休克、昏迷、眩晕、中暑、健忘、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癔病、精神病、小儿惊风;脑出血、功能性瘫痪、功能性失语、面部痉挛、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炎、扁桃腺炎、咽炎、咳嗽、鼻衄、黄疸、胃痛、水肿、阳痿、腰痛、膝关节痛、胸痛、视力减退、麻疹、疝气等。 图片:t01951e9f5b635087b8.jpg ![]() 1、通筋活络; 2、疏经利节; 3、清热利胆。 主治:下肢及腰背部疾病,如膝关节炎、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腓神经麻痹、脉管炎、类风湿、腰痛等病。也是治疗肝胆疾病的要穴,对肝炎、胆囊炎、黄胆的治理作用也较好。同时还对高血压、癫痫、遗尿、脚气等病有治疗作用。 图片:t01b414e2110c2a4ba5.jpg ![]() 1、清心明目; 2、清热散风; 3、通窍活络。 主治:脑血栓、脑震荡、脑膜炎、健忘、癫痫、精神病、偏正头痛,失眠、眩晕、甲状腺机能亢进,落枕、青光眼、夜盲症、视神经炎、视网膜炎、鼻炎、咽炎、高血压、耳鸣、疟疾、耳聋等。 图片:t01a1efdcc988c1d5f7.jpg ![]() 《9》殷门穴功能 1、通经活络; 2、疏通筋脉。 主治:腰痛、坐骨神经痛、腰间盘突出,下肢肌肉风湿症,瘫痪。 图片:t01c4b60c49ecb5e736.jpg ![]() 1、补肾调经; 2、理肠固脱。 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遗尿、腰痛、头痛、耳鸣、痔疮、便秘。 图片:t01b79bf4d2ca7cd552.jpg ![]() |
|
|
板凳#
发布于:2019-11-18 00:01
三:朗朗上口的经络穴位歌,太全了
1、降压歌 高血压病不可怕,三个穴位搞定它; 太溪太冲加曲池,每穴不少二百下。 坚持按摩两月余,终生抛弃降压药。 若添杞菊地黄丸,降压明目祛肝火。 图片:u=3164728521,672368965&fm=15&gp=0.jpg ![]() 两耳嗡嗡听力降,肝火肾虚两堵墙; 太冲行间和听会,三穴联扑肝火旺。 若因肾虚耳鸣响,太溪耳门威力强; 坚持按揉六七天,肾气充盈消症状。 图片:t01a81a923e82a78545.jpg ![]() 哮喘本是外邪侵,好发三夏与冬春; 预防为主抓关键,补气防感防过敏。 哮喘痛苦在复发,治本重在补气血; 刺激合谷和肺俞,补足气血哮喘傻。 冬春哮喘由风寒,注重温阳即了然; 艾灸关元足三里,脾俞拔罐太溪按。 夏季哮喘因暑湿,按揉合谷足三里; 肺俞印堂阴陵泉,按摩一季哮喘离。 图片:t01fc741d94fabcd37f.jpg ![]() 老年最怕心绞痛,稍有不慎就丧命; 电话呼救很必要,按摩郄门奏神功。 图片:t01be75eb4778ffc28e (1).jpg ![]() 人体排毒膀胱经,殷门委中要畅通。 坚持按摩促宣泄,毒素排出一身轻。 图片:t012d026a61b667d337 (1).jpg ![]() 郁闷焦虑莫担心,太冲行间为功深。 每晚按摩五分钟,冲天怒气不伤身。 图片:t0118b7e59fb128432b.jpg ![]() 心脑肝胆糖尿病,肥胖开路是先锋; 人身自有减肥药,别听广告瞎折腾。 中脘天枢两穴位,饭后按摩三分钟。 睡后起前勤摩腹,腰身苗条赛明星。 惹上肥胖莫心耽,穴位刺激功效显; 吃点自制二陈散,疗效巩固不反弹。 图片:t01e9291d260531393a.jpg ![]() 得了糖尿不可怕,云苓泡水当茶喝; 再配四个天敌穴,消渴顽症定能克。 上消燥热伤肺腑,口渴多饮小便多; 按摩鱼际和太溪,胰俞拔罐十分钟。 中消胃燥津液伤,口渴尿多便秘常; 调理中消补胃阴,胰俞内廷太溪强。 祛除热邪内廷功,一天两次按摩通; 上午起就未经旺,迎头痛击效最明。 图片:t0185b1a48fb4df2d00.jpg ![]() 何因导致颈椎痛? 骨骼肌肉不平衡; 刺激风府手三里,一朝疼痛无踪影。 图片:t01e930e5511a8e77c5.jpg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