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楼#
发布于:2019-11-26 11:08
奇经八脉之----阴跷脉
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足少阴经的照海穴,通过内踝上行,沿大腿的内侧进入前阴部,沿躯干腹面上行,至胸部入于缺盆,上行于喉结旁足阳明经的人迎穴之前,到达鼻旁,连属眼内角,与足太阳、阳矫脉会合而上行。 图片:a2.jpg 生理功能 控制眼睛的开合和肌肉的运动。阴蹻脉主阴气,司下肢运动。 主要临床表现 阴蹻为病,肢体外侧肌肉驰缓而内侧肌肉拘急的足内翻、腿腹肌削,痿痹无力喉痛、嗜睡或失眠,眼睑下垂或两目开合失司,舌淡,苔白,脉虚。 图片:z1.gif 阴蹻脉、阳跷脉行于下肢,维持下肢正常的生理活动。气血虚衰,跷脉失养则腿腹肌削,屡痹无力,行走欹斜或两足瘛疭;跷脉上行至目内毗,阴跷脉、阳跷脉阴阳失调,则嗜睡或失眠;跷脉虚衰,经脉失养,则司眼睑开合功能失司或眼睑下垂;舌淡,苔白,脉虚为虚弱之象。 交会穴位:照海、交信、睛明左右共6穴。 |
|
|
16楼#
发布于:2019-11-26 18:33
奇经八脉之----阳跷脉 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足太阳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上行,经下肢外侧后缘上行至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眼内角。与足太阳经和阴骄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行与足少阳经会合于项后的风池穴。图片:q1.jpg 1.生理功能: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同时还有濡养眼目,司眼睑的开合和下肢运动的作用。 2.主要临床表现:腿腹肌削,痿痹无力,下肢阴经弛缓或阳经拘急的足外翻,癫狂、嗜睡或失眠,目内眦赤痛,眼睑下垂或两目开合失司,舌淡,苔白,脉虚。 3.病机分析:阴跷脉、阳跷脉行于下肢,维持下肢正常的生理活动。气血虚衰,跷脉失养则腿腹肌削,屡痹无力,行走欹斜或两足瘛疭;跷脉上行至目内毗,阴跷脉、阳跷脉阴阳失调,则嗜睡或失眠;跷脉虚衰,经脉失养,则司眼睑开合功能失司或眼睑下垂;舌淡,苔白,脉虚为虚弱之象。 4.交会腧穴: 申脉、仆参、跗阳(足太阳经)、居髎(足少阳经)、臑俞(手太阳经)、肩髃、巨骨(手阳明经)、天髎(手少阳经)、地仓、巨髎、承泣(足阳明经)、睛明(足太阳经)。 图片:q2.jpg |
|
|
17楼#
发布于:2019-11-27 19:50
跷 脉
阴阳跷脉是经络的组成部分之一,属于奇经八脉,分别为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的支脉,上会于目内眦。阴阳跷脉循行及主治各具特点 , 与头面部联系密切 , 简要探讨如下 : 图片:q3.jpg 跷脉的循行与生理特点 关于阴阳跷脉的分布,《灵枢·寒热病》中记载 :“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 , 正属目本 , 名曰眼系 ……在项中两筋间 , 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 阳入阴, 阴出阳,交于目锐眦 。”足太阳经脉于项部两筋间当风府 穴处入脑 , 由此分为阳跷 、阴跷 , 两脉交会于目内眦 (睛明穴)。 《灵枢·脉度》中记载 :“(阴)跷脉者 , 少阴之别 , 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 , 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 , 入缺盆上, 出人迎之前, 入鼽 , 属目内眦 , 合于太阳, 阳跷而上行。”是说阴跷脉起于然骨之后 , 以内踝下的照海为主穴 , 交信为郄穴, 沿内踝的上方 、大腿内侧上行入阴部, 经胸部 、缺盆 , 于颈部人迎的前面左右交贯冲脉, 上鼻旁, 与足太阳膀胱经及阳跷脉交会于眼内角的睛明穴 , 会合阳跷通过目系属于脑 。 总之,阳跷、阴跷两脉的循行,上部均与头面相联系,分别为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的支脉, 起于足跟 , 上达头面部 , 同会于目 , 并联系于脑, 与头面部联系密切。 图片:q5.jpg 阴阳跷脉的主要功能有:①主司下肢运动:阴阳跷脉分起手足内外踝下,从下肢内外侧分别上行头面,具有交通一身阴阳之气和调节肢体肌肉运动机能,主要使下肢运动灵活跷捷; ②司眼睑开合: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故阴阳跷脉有司眼睑开合的功能。跷脉的生理功能 阳跷脉交通左右两侧阳经的脉气 , 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脉交通左右两侧阴经的脉气,主一身左右之阴,所以阴阳跷脉有协调一身左右阴阳经气的功能。《灵枢·脉度》曰 :“ 气之不得无行也, 如水之流 , 如日月之行不休, 故阴脉荣其脏 , 阳脉荣其腑 , 如环之无端 , 莫知其纪 , 终而复始 , 气流溢之气 , 内溉脏腑 , 外濡腠理 。”“ 男子数其阳 , 女子数其阴 , 当数者为经 , 不当数者为络也 。” 意指男子多动 , 以阳跷为主;女子多静 , 以阴跷为主 。 卫气的运 行主要是通过阴阳跷脉而散布全身 。 阴脉营运五脏的精气 , 阳脉营运六腑的精气 , 内外表里相互贯通 , 终而复始 , 流溢于内的脉气 , 无所不通 , 在内灌溉五 脏六腑 , 在外濡润肌表皮肤 。 跷脉的走向有升有降 , 阴跷脉从足少阴肾经分出 , 阳跷脉从足太阳膀胱经分出 , 斡旋阴阳经脉 , 着重联系肾脑 , 使肾在卫气的升降出入变化中起枢机作用 。 卫气的散布 , 阳跷与足太阳相同由上而下 , 即 从目至足而散发于周身 , 为卫气运行通路 。因而阴阳跷脉 , 又可以说是对沟通阴阳 、运行卫气起特殊作用的脉 。 所以跷脉具有濡养眼目 、司眼睑开合 、灌溉脏腑 、濡润肌表 、沟通阴阳 、运行卫气的作用。 图片:q1.jpeg 跷脉的病理特点及所主病候 阴阳跷脉司一身之阴阳 , 其病理特点为其循行部位的阴阳失调。 关于阴阳跷脉的病候, 《灵枢·寒热病》中有“ 阳气盛则瞋目, 阴气盛则瞑目”的论述。 阴阳跷脉从脑部分出, 交会于目 , 阳跷脉气盛则清醒而目张, 阴跷脉气盛则目合而入睡, 故主目痛 、失眠或嗜卧。 阴阳跷脉与头面部的关系 阴跷脉别出足少阴肾经,上连脑海,阴精循经而上, 充溢脑髓;阳跷脉别出足太阳膀胱经,上出于脑,与诸多阳经交会, 主持一身之阳气, 与阴跷脉在目内眦相合,与足太阳膀胱经 合并上行 , 同入脑 , 主脑中阴阳 , 使脑中阴阳合化 , 阴平阳秘 , 具有调脑之阴阳 、主一身之动静的生理功能 。 阳跷与足少阳经筋并行, 与脑联系密切。《灵枢·经筋》说足少阳经筋“出太阳之前 , 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鼽。支者结于目眦 , 为外维 … …从左之右, 右目不开 , 上过右角 , 并跷脉而行 , 左络于右 ……命曰维筋相交” , 说明足少阳经筋分布 于头面之侧 , 上过右额角与跷脉并行, 阴阳跷脉在此联络于脑并互相交叉。 因此 , 跷脉与脑有直接联系, 跷脉功能失常则肾 精不能充溢脑髓 , 脑中阴阳失衡 , 而致髓海失养 , 阴阳失调 , 引发神志异常等疾病。跷脉取穴治疗相关 疾病已有临床报道 , 如选用照海 、申脉穴主治失眠 、 癫狂 、中风等, 因为照海为肾经经穴 , 阴跷脉脉气所生 , 可镇静安神 , 畅通阳跷 , 二者内外相应 , 补泻相宜 , 以调脑中阴阳 。 图片:q2.jpeg 阴阳跷脉同起于跟中, 循行至头面, 于睛明合而入于脑, 入脑乃别阴跷、阳跷 , 互相交会 , 交于目内眦。《灵枢·寒热病》曰:“ 足 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 , 名曰眼系 … …在项 中两筋间 , 入脑乃别阴跷 、阳跷 ……交于目锐眦 。”这是说足太阳经脉于项后入脑处 , 此处正属于目之根 , 为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 , 叫做目系 , 这里是风府穴所在 。 入脑分为阴跷 、阳跷 , 两脉阴阳互相交会 , 阳入 于阴 , 阴出于阳 , 共同交会于眼内角的睛明穴处 。 依据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的特点 , 临床可用于治疗跷脉功能失常而致的与眼有关的病证 。 跷脉在眼部与多经交会 , 所以能秉承正经之气 的渗灌 , 达于上下眼睑 , 从而起濡养眼睑 , 利于其开合的作用 。《灵枢·脉度》中记载 :“(阴)跷脉者 … … 气并相还则为濡目 , 气不荣则目不合 。”是说阴跷和阳跷的脉气并行回还 , 还能起到濡 润眼目的作用 。 若阴气不足 、阳气偏盛时 , 就会使眼目不能闭合。 《灵枢·寒热病》曰 :“ 阴阳相交 , 阳入阴 , 阴出阳 , 交于目锐眦 , 阳气盛则瞋目 , 阴气盛则瞑目。”是说阴阳跷脉阴阳相交 , 共同交会于睛明穴 , 因此 , 阳气偏盛则目睁圆 , 阴气偏盛则目常闭。 因此 , 跷脉具有调和眼部阴阳气机 、濡润眼目、司目之开合的作用。由于跷脉功能失常 , 眼睑失养而致的眼睑开合功能失常等疾病 , 可以从跷脉交会穴论治。 跷脉与睡眠的关系 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 卫气在此出入,以控制眼睑的张合,可以调节人体的 清醒和睡眠 ,《灵枢·寒热病》有“ 阳气盛则瞋目 , 阴气盛则瞑目”的论述 , 指出卫气主要通过阴阳跷脉而散布于全身 , 卫气行于阳则阳跷脉盛 , 主目张而不欲睡 ;行于阴则阴跷脉盛 , 主目闭而欲睡 。《灵枢·大惑论》中还指出 :“ 卫气不得入于阴 , 常留于阳 。 留于阳则阳气满 , 阳气满则阳跷盛 , 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 , 故目不瞑也 。”“ 卫气留于阴 , 不得行于阳 。留于阴则阴气盛 , 阴气盛则阴跷满 , 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 , 故目闭也 。”说明跷脉可司眼睑开合而主睡眠 , 可治疗失眠及与睡眠相关的病证 , 通过对睡眠的改善与调整 , 协调机体功能以治疗疾病 。 阴阳跷脉属于奇经八脉 , 虽然不是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 但以其独特的循行特点 、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 。 阴阳跷脉与头面部联系密切 , 其循行上部均达头面 , 交会于目内眦 , 与脑联系密切 , 因此具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 、濡润肌表 、沟通阴阳的作用 。现代临床与头目 、脑相关的疾病 , 可取跷脉为主进行治疗 。 |
|
|
18楼#
发布于:2019-11-27 20:24
奇经八脉之----阴维脉
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 阴维脉联系脏腑:心包、腹。 主要病候:心痛,忧郁。 交会腧穴: 筑宾(足少阴经)、府舍、大横、腹哀(足太阴经)、期门(足厥阴经)、天突、廉泉(任脉) 图片:q4.jpg 2.生理功能:维脉的“维”字,有维系、维络的意思。阴维具有维系阴经的作用。 阴维脉联系着人体的心包和腹部,一旦人的阴维脉出现了问题,人体往往容易出现心痛、胃痛、胸痛、肚子痛等病症。阴维脉若不能维系诸阴经,就会发生精神不宁的症状,甚则心痛,所以阴维脉是一切胸痛、心痛、胃痛的克星!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交会腧穴有筑宾(足少阴经)、府舍、大横、腹哀(足太阴经)、期门(足厥阴经)、天突、廉泉(任脉)。 图片:q2.gif 阴维脉——一切胸痛、心痛、胃痛的克星!
胃病十人九带,从来都是人体健康面临的老大难问题,中医认为胃病的多发,与阴维脉的失调有关。不仅如此,诸多胸痛、腹部疾病等,大多数都与阴维张的失调相关联。如果想要改善这些症状、治疗起来也十分的简单,只需要按压调理阴维脉就可以。特別是胃疼的时候,可以用力揉开府舍穴和足三里穴,保管以上这些病症很快就能得到缓解。 中医中讲阴与阳相对应,人体的阴维脉是与阳维脉相对应的一条经脉,它总管着人体阴经的脉络,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记载“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其脉发于足少阴筑宾穴,为阴维之都,在内踝上五寸踹肉分中,上循股内廉,上行入少腹,会足太阴、厥阴、少阴、阳明于府舍,上会足太阴于大横,腹哀,循胁肋会足厥阴于期门,上胸膈挟咽, 与任脉会于天突、 廉泉,上至项前而终。”这段话详细地描述了阴维脉的循行线路,筑宾穴就在内踝向上5寸的地方,而沿着筑宾穴向上到大腿的内侧,然后再进入腹部,从胸部穿过,在颈部与任脉相交会合,阴维脉的巡回之旅也就此完成,整条经脉总共有14个穴位。 图片:q1.jpg 阳维脉如果不通畅,人就会发热、发冷。阴维脉如果不通,人就容易出现胸腹部的不适症状。正如《难经》所记载的: “阴维有病,苦心痛。”吕广注释:“阴为荣,荣为血,血者心,故心痛也。”《奇经八脉考》引张洁古释:“荣为阴主里,阴维受邪为病在里,故苦心痛。” 阴维脉联系着人体的心包和腹部,所以,一旦人的阴维脉出现了问题,人体往往容易出现心痛、胃痛、胸痛、肚子痛等病症。因为阴维脉主要是用来维系人体的阴经,也就是血液的循环,而心主血,阴维脉不足,即血不足,而心失所养,自然也就心胸隐痛了。此外,忧郁、心神不宁、精神疲惫等表现也多与阴维脉失养或不通畅有关。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来对阴维脉进行养护,也可以以按压或者敲打的方式来进行。阴维脉与阳维脉的共同合作,使人体的正常循行更加的顺畅,所以日常养护时要两者结合,这样养护的效果会更好,另外,在手厥阴心包经上有个叫内关穴的穴位,它直接通于人体的阴维脉,位置就在手腕的内侧,掌长肌财与桡腕届肌健中间,《黄帝内经灵枢》称其为“两筋间”。虽然说它属于心包经,是心包经经水流通的脉络,但因其通于阴维脉,所以它这里如果不通,阴维脉处也必然不得而通。《灵枢》中说“阴溢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阴气盈盛于内与阳气相背,失于协调,心暴痛,胸部烦闷,隔中满。”所以,内关穴是专门针对阴维脉不通所引起的心,胃疼痛以及气机阻滞等问题。如果我们在治疗心痛、胃痛时,再加上内关穴的同步按摩,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为内关大按摩时,可取枚硬币,竖着放在两筋间进行滚动,我们会感觉到有酸胀之感,这样每次滚动半小时即可,别小看这个小小的穴位,其实它很神奇,对它的调理养护不但有助于缓解心痛、胸痛的问题,也对晕车、晕船等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时,阴维脉也会在它的帮助下得以真正的通畅。 图片:q4.jpg |
|
|
19楼#
发布于:2019-11-27 20:40
奇经八脉之----阳维脉
阳维脉,“维”有维系联络之意,阳维脉有“维系”人身阳经的功能。阳维脉联络各阳经,与阴维脉共同起溢蓄气血的作用。 阳维维于阳,其脉起于诸阳之会,与阴维皆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溉灌诸经者也,若不能相维,故为病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其脉气所发,别于金门(在足外踝下太阳之隙),以阳交为 (在外踝上七寸),与手足太阳及跷脉,会于 俞(挟肩 后胛上廉陷中),与手足少阳会于天 (在缺盆中上毖骨际),又会于肩井(肩上岐骨端),其在头也,与足少阳会于阳白(在眉上一寸直瞳子),上于本神及临泣(临泣当直上入发际五分本神在曲差旁一寸五分),上至正营(目窗后一寸),循于脑空(在正营后四寸五分),下至风池(在颞 后发际陷中),其与督脉会,则在风府及喑门(风府在脑户后一寸五分项后宛宛中喑门在风府后五分入发际五分),凡此阳维脉气所发,二十四穴也。 图片:w1.jpg 脉经穴道 《奇经八脉考》具体指出:“阳维脉起於诸阳之会,即起於足太阳膀胱经之足外踝下一寸金门穴。再从金门穴行於足少阳胆经之外踝上七寸阳交穴。又与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及阳蹻脉,会於肩後大骨下胛上廉臑俞穴,又与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会於缺盆中上毖际天穴,又会於肩上陷中肩井穴。从肩井穴上头,与足少阳胆经会於眉上一寸阳白穴。从阳白穴上行於眼上方,直入发际本神、临泣穴。从临泣穴上行经正营穴,循行枕骨下而至脑空穴。从脑空穴下行至耳後大筋外端风池穴,又与督脉会於项後风府、哑门穴。 注: 此说与《针灸甲乙经》所载交会穴不完全相同。 图片:w4.jpg 经脉循行 起于足跟外侧,向上经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到髋关节部,经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合于督脉。 联系脏腑 腰脊、下肢、头肩。 主要病候 阳维联络各阳经以归于督脉,阴维联络各阴经以归于任脉,当阳维脉经气出现异常,阴阳失去协调时就成病象。《难经·二十九难》:“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阳维为病,苦寒热。”因阳维分布头肩各部,故主寒热等表证。《脉经》卷二:“诊得阳维脉浮者,暂起目眩,阳盛实者,苦肩息,洒洒如寒”。 交会腧穴 金门(足太阳经)、阳交(足少阳经)、臑俞(手太阳经)、天髎(手少阳经)、肩井(足少阳经)、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足少阳经)、风府、哑门(督脉)。 阳维脉病治法 《杂病源流犀烛·阳维阴维脉病源流》治以桂枝汤、麻黄汤、黄芪建中汤等方。 图片:w3.jpg 阳维脉——统领人体阳经之官!
日常生活感冒的时候,时常有头痛、发冷、发热、心神不宁等症状,这些感冒症状的根源其实都来源于阳维脉的不通畅。阳维脉是人体阳经的统领之官,负责维系、联络全身的阳经,如果阳维脉不通畅,身体自然就要特别容易受风寒之苦。阳维脉的养护其实非常的简单,只需要沿着阳维脉的循行途径轻轻敲打,并将其中的痛点都揉开就可以了,这样不但能促进阳维脉的畅通,同时能够起到缓解感冒症状的作用。 在奇经八脉中,有着阳维脉与阴维脉两条相互合作的脉络,所谓的“维”,有“维护”的意思,更是“联系、联络、连接”的意思,所以阳维与阴维都是维系人体经络的经脉,起着溢蓄人体气血的作用。 阳维脉总管着人体的阳经,阴维自然就是主管人体的阴经了。如果这两条经脉不能保持通畅,那么人体的其他经脉的通畅就会同时出现大问题。 阳维脉起于人体诸阳之会的金门穴。再从金门穴起,在外踝向上7寸会于阳交穴,然后继续向上,直到髋关节,从人体的胁肋后面到肩后部,最后绕回到督脉哑门穴相会合。全脉共计23个穴位,其中有10个穴位是分布于脖子、头部的。因此,一旦发生不通的情况,人往往会感觉发冷、发热、外感热病等症。除此之外,偏头痛、胁肋痛、耳鸣、耳聋、面神经炎、肩周炎、甲状腺炎等症状的出现,也都与阳维脉脉络不通有关。 为什么感冒了敲打阳维脉这样管用呢?其实,这再好理解不过了。对于阳维脉的影响,中医典籍《难经》记载说: “阳维为病,苦寒热。”这就是说阳维脉如果出了问题,人就会感到发热、发冷,这些正是感冒的典型症状。反过来说,想要祛除感冒,调理阳维自然也就大见功效了。利用阳维脉治病的效果非常直接而迅速,且不仅仅限于感冒等头肩问题,因其还联系到腰脊、下肢,对治疗这些部位的病痛也同样颇为有效。《黄帝内经素问》曾提到利用它治疗腰痛的案例:“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弗然肿,刺阳维之脉。” 调理阳维脉不仅有助于治疗各种疼痛等小问题,对于一些情志之症,也同样颇为有效。比如,女性会因为内分泌的改变而出现心烦气躁、脾气暴躁等情况,这时完全可以通过按摩阳维脉来缓解,特别是那些因更年期的到来而出现疲惫、抑郁、焦虑等不适的女性,只要平时经常用按摩槌或空拳敲打阳维脉,就可改善这些不适。当然,有针对性地按摩会更理想。在按摩的时候,可以从手臂背侧的外关穴开始,这个穴位在腕背横纹上2寸的地方,按到它的时候会感觉有酸胀感。这时要多揉多按,直到酸胀感消失,然后双手对搓至手心发热,放到腋下向前胸搓擦,慢慢向腹部移动,直到肚脐水平的地方停止。 这样反复进行,以手掌根用力。多做几次就会感觉气缓胸宽,心情也舒畅多了。 为什么调理阳维脉对于情志问题也有帮助呢?原因很简单,情志气郁就是气火过旺,阴阳不能相维。所以敲打阳维脉它,让阳维脉全线通畅,自然就有助于情绪上的疏散,进而改善治疗各种情志问题了。 |
|
|
20楼#
发布于:2019-11-27 20:50
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就是别行的正经,有离、入、出、合于人体表里之间的特点,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上下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在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故有“六合”之称。
十二经别出处:《灵枢.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图片:8.jpg 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从腘部分出,入走肾与膀胱,上出于项合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足厥阴经别从下肢分出,行至毛际,入走肝胆,上系于目,合于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从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頞,合于足阳明经;手太阳、手少阴经别从腋部分出,入走心与小肠,上出目内眦,合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手厥阴经别分别从本经分出,进入胸中,入走三焦,上出耳后,合于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手太阴经别从本经分出,入走肺与大肠,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大肠经。 由于十二经别有离、入、出、合于人体表里之间的特点,不仅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扩大了经穴的主治范围。例如:十二经别通过表里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得十二经脉中的阴经与头部发生了联系,从而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主治范围。手足三阴经穴位之所以能主治头面和五官疾病,与阴经经别合于阳经而上头面的循行是分不开的。 经别,就是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多为肘、膝以上)别出(称为“离”),走入体腔脏腑深部(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称为“出”)而上头面,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为“合”)。所以,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每一对相为表里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共组成“六合”。十二经别的功能主要是加强和协调经脉与经脉之间、经脉与脏腑之间,以及人体各器官组织之间的联系。 图片:1.jpg 从足太阳经脉的腘窝部分出,其中一条支脉在骶骨下五寸处别行进入肛门,上行归属膀胱,散布联络肾脏,沿脊柱两旁的肌肉到心脏后散布于心脏内;直行的一条支脉,从脊柱两旁的肌肉处继续上行,浅出项部,脉气仍注入足太阳本经。 足少阴经别 从足少阴经脉的腘窝部分出,与足太阳的经别相合并行,上至肾,在十四椎(第二腰)处分出,归属带脉;直行的一条继续上行,系舌根,再浅出项部,脉气注入足太阳的经别。 足少阳经别 从足少阳经脉在大腿外侧循行部位分出,绕过大腿前侧,进入毛际,同足厥阴的经别会合,上行进入季胁之间,沿胸腔里,归属于胆,散布而上达肝脏,通过心脏,挟食道上行,浅出下颌、口旁,散布在面部,系目系,当目外眦部,脉气仍注入足少阳经。 足厥阴经别 从足厥阴经脉的足背上处分出,上行至毛际,与足少阳的经别会合并行。 足阳明经别 从足阳明经脉的大腿前面处分出,进入腹腔里面,归属于胃,散布到脾脏,向上通过心脏,沿食道浅出口腔,上达鼻根及目眶下,回过来联系目系,脉气仍注入足阳明本经。 足太阴经别 从足太阴经脉的股内侧分出后到大腿前面,同足阳明的经别相合并行,向上结于咽,贯通舌中。 手太阳经别 从手太阳经脉的肩关节部分出,向下入于腋窝,行向心脏,联系小肠。 手少阴经别 从手少阴经脉的腋窝两筋之间分出后,进入胸腔,归属于心脏,向上走到喉咙,浅出面部,在目内眦与手太阳经相合。 手少阳经别 从手少阳经脉的头顶部分出,向下进入锁骨上窝。经过上、中、下三焦,散布于胸中。 手厥阴经别 从手厥阴经脉的腋下三寸处分出,进入胸腔,分别归属于上、中、下三焦,向上沿着喉咙,浅出于耳后,于乳突下同手少阳经会合。 手阳明经别 从手阳明经脉的肩髁穴分出,进入项后柱骨,向下者走向大肠,归属于肺;向上者,沿喉咙,浅出于锁骨上窝。脉气仍归属于手阳明本经。 手太阴经别 从手太阴经脉的渊腋处分出,行于手少阴经别之前,进入胸腔,走向肺脏,散布于大肠,向上浅出锁骨上窝,沿喉咙,合于手阳明的经别。 图片:3.jpg |
|
|
21楼#
发布于:2019-11-27 20:55
十五络脉
又称十五络,全身最大的络脉共十五条。十二经脉各有一支别络,加上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共为十五络脉。有网络全身,沟通表里内外的作用;在辨证及治疗上有亦有一定意义。 概念 十二经脉各有一支别络,加上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共为十五络脉。 图片:1.jpg 解读 《难经·二十六难》指十二经脉、阴跷脉、阳跷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后世针灸文献多遵从《灵枢》之说。 十二经脉的别络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本经络穴分出后,均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任脉的别络,从胸骨剑突下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尾骨下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部,并走向背部两侧的足太阳经;脾的大络,出于腋下大包穴,散布于胸胁部。全身络脉中,十五络脉较大,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络脉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遍布全身,难以计数。 图片:3.jpg 十五络脉的作用与临床意义: 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脉表里经之间的联系。络脉对十二经脉的表里配属系起着紧密联系的作用,沟通分布于肢体的表经和里经。其中阴经络脉走向阳经,阳经络脉走阴经,阴阳经的络脉相互交通连接。通过络脉的双重联系,进一步加强了表里两经的关系。 十五络脉为大络,具有统属全身浮络、血络、孙络的作用,从而使十二经脉气血由线状流逐渐扩展为面状弥散。十二经的络穴部位,即是各经络脉脉气的汇聚点和枢纽;任脉之络,有统属腹部诸阴经络脉的作用;督脉之络有统属头背部诸阳经络脉的作用;脾之大络对人体全血络均有统属能力。 络脉具有输送营卫气血、渗灌濡养周身组织的作用。《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循行于经脉中的营卫气血,正是通过络脉而布散全身,以温养、濡润所有组织,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络脉理论为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针灸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根据络脉病候和络脉沟通表里两经的特点,选用络穴治疗相应的络脉病变和表里两经的病变。 络脉理论还用于诊察疾病,如诊察络脉颜色的变化,可测知脏腑、经脉有关方面的病变;指导针刺放血,治疗相应疾病,如刺络拔罐以放出少许血液,可祛除络脉中的瘀积,达到通畅气血、治疗疾病的目的。 图片:2.jpg |
|
|
22楼#
发布于:2019-11-27 21:18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正如《素问·痿论》所兑:“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经筋为病,多为转筋、筋痛、痹证等,针灸治疗多局部取穴而泻之。 图片:1.jpg 经筋分布 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十二经筋行于体表,不入内脏,有刚筋、柔筋之分。刚(阳)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以手足阳经经筋为主;柔(阴)筋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以手足阴经经筋为主。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顺(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图片:2.jpg 经筋介绍 图片:4.jpg 足太阳经筋 起于足小趾,向上结于外踝,斜上结于膝部,在下者沿外踝结于足跟,向上沿跟腱结于腘部,其分支结于小腿肚(腨外),上向腘内则,与腘部另支合并上行结于臀部,向上挟脊到达项部;分支入结入舌根;直行者结于枕骨,上行至头顶,从额部下,结于鼻;分支形成“目上网”(即上睑),向下结于鼻旁,背部的分支从腋行外侧结于肩髃;一支进入腋下,向上出缺盆出,上方结于耳行乳突(完骨)。又有分支从缺盆出,斜上结于鼻旁。 足少阳经筋 起于第四趾,向上结于外踝,上行沿胫外侧缘,结于膝外侧;其分支起于腓骨部。上走大腿外侧,前边结于“伏兔”,后边结于骶部。直行者,经季胁,上走腋前缘,系于胸侧和乳部,结于缺盆。直行者,上出腋部,通过缺盆,行于太阳筋的前方,沿耳后,上额角,交会于头顶,向下走向下颌,上结于鼻旁。分支结于目外眦,成“外维”。 足阳明经筋 起于第二、三、四趾,结于足背;斜向外上盖于腓骨,上结于膝外侧,直上结于髀枢(大转子部),向上沿胁肋,连属脊椎。直行者,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分支结于腓骨部,并合足少阳的经筋。直行者,沿伏兔向上,结于股骨前,聚集于阴部,向上分布于腹部,结于缺盆,上颈部,挟口旁,会合于鼻旁,上方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为“目上网”(下睑)。其中分支从面颊结于耳前。 足太阴经筋 起于大足趾内侧端,向上结于内踝;直行者,络于膝内辅骨(胫骨内踝部),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股骨前,聚集于阴部,上向腹部,结于脐,沿腹内,结于肋骨,散布于胸中;其在里的,附着于脊椎。 足少阴经筋 起于足小趾的下边,同足太阳经筋并斜行内踝下方,结于足跟,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向上结于胫骨内踝下,同足太阴经筋一起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沿脊里,挟膂,向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经会合。 足厥阴经筋 起于足大趾上边向上结于内踝之前。沿胫骨向上结于胫骨内踝之上,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联络各经筋。 图片:4.jpeg 起于手小指上边,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内侧缘,结于肘内锐骨(肱骨内上踝)的后面,进入并结于腋下,其分支向后走腋后侧缘,向上绕肩胛,沿颈旁出走足太阳经筋的前方,结于耳后乳突;分支进入耳中;直行者,出耳上,向下结于下额,上方连属目外眦。还有一条支筋从颌部分出,上下颌角部,沿耳前,连属目外眦,上额,结于额角。 手少阳经筋 起于和无名指末端,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结于肘部,上绕上臂外侧缘上肩,走向颈部,合于手太阳经筋。其分支当下额角处进入,联系舌根;另一支从下颌角上行,沿耳前,连属目眦,上额,结于额角。 手阳明经筋 起于食指末端,结于腕背,向上沿前臂外侧,结于肩髃;其分支,绕肩胛,挟脊旁;直行者,从肩髃部上颈;分支上面颊,结于鼻旁;直行的上出手太阳经筋的前方,上额角,络头部,下向对侧下额。 手太阴经筋 起于手大拇指上,结于鱼际后,行于寸口动脉外侧,上沿前臂,结于肘中;再向上沿上臂内侧,进入腋下,出缺盆,结于肩髃前方,上面结于缺盆,下面结于胸里,分散通过膈部,到达季胁。 手厥阴经筋 起于手中指,与手太阴经筋并行,结于肘内侧,上经上臂内侧,结于腋下,向下散布于胁的前后;其分支进入腋内,散布于胸中,结于膈。 手少阴经筋 起于手小指内侧,结于腕后锐骨(豆骨),向上结于肘内侧,再向上进入腋内,交手太阴经筋,行于乳里,结于胸中,沿膈向下,系于脐部。 图片:u=4003673866,1549872037&fm=26&gp=0.jpg |
|
|
23楼#
发布于:2019-11-27 21:33
十二皮部
概念 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十二经脉及其络脉按其循行路线在体表各有其相应区域、划分为十二部分,即为十二皮部。 解读 出《素问·皮部论》:“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又作“皮之十二部”、“皮部”。手足同名经脉皮部按“上下同法”合而为六经,各有皮部专名:太阳为关枢,少阳为枢持、阳明为害蜚,太阴为关蛰,少阴为枢儒(一作糯),厥阴为害肩。 十二皮部之分区中布满络脉,故《素问·皮部论》每言“视其部中有浮络者”,十二皮部位属浅表,重点在于各经络脉之分布循行,病邪由外袭表入里或各经间传变影响,会导致十二皮部相应部位出现疼痛、红肿、瘙痒、敏感、斑疹、划痕等异常反映,由此成为经络理论中诊断和判定病位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素问·皮部论》讲:“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十二皮部在表皮上的分布,要比十二经脉广泛。十二经脉以线条状形式分布,而十二皮部是以片状或条状形式分布的。在头项中部与部分侧头部,主要为关枢;在颞颧部主要为枢持;在面部和颈部,主要为害蜚;在背部和腰部,只要为关枢;在胸部和腹部,为枢儒和害蜚;在侧胸部和侧腹部,主要为枢持;上肢伸侧从桡向尺,分别为害蜚、枢持、关枢;上肢屈侧从桡向尺,分别为关蛰、害肩、枢儒;下肢外侧从前向后,为害蜚、枢持;下肢内侧为关蛰、害肩、枢儒。下肢后侧为关枢。 十二皮部的作用:由于二十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抵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 图片:11.jpg 中医应用 十二皮部依赖十二经脉及其络脉运行的气血所濡养;十二皮部又保护了十二经脉及其脉络,也保护了整个躯体深部各种器官和脏腑,随时把来自于体外环境的各种信息传递给体内,并针对外界变化实行自身调节和适应的功能起着卫外护内的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里提的“阳者,卫外而为固”,就是这个含义。在这里卫气发挥重要作用。皮毛为肺所主,皮部的卫外护内作用是靠肺脏宣发的卫气来温养;皮部的宣散作用又协助了肺的吸清呼浊功能。某些疾病的发生是因为卫气失调,外邪袭扰皮毛,或又通过络脉进而经脉,或最后深达六腑和五脏的结果。“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络脉盛色变……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素问·皮部论篇》)可见,皮部是机体自我保护的屏障,是外邪入侵的突破孔,也是脏腑发病时由里及表反映证候的窗口。 皮部理论的实际应用相当广泛,不仅包括针灸在内的各种外治法的指导,还包括临床诊断辩证。《伤寒论》六经辨证的首创和《温热论》卫、气、营、血辩证体系的建立,都是和皮部理论分不开的。利用皮部理论进行诊断辩证不限于察络脉观颜色,还有望皮肤、视形态、查感觉和测电阻等内容。作为针灸临床随时都要涉及到的腧穴定位及其各种刺激性治疗操作,也都离不开皮部。特别是各种灸法、挑刺、拔罐、药物穴位贴敷和古代刺法中的半刺、毛刺、络刺、扬刺、直针刺、浮刺,以及近代兴起的耳针、头针、各种皮肤针等,跟皮部的关系更为密切。 图片:a.JPG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