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602回复:0
人为什么会生病?《黄帝内经》说了三个原因,那么人为何要生病?人为什么会生病?《黄帝内经》说了三个原因,那么人为何要生病? 伴随着人类的出现,疾病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在人类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上,有两个问题绝对是大家永远关心的:人为什么会生病?又为什么要生病? 这两个问题如果得到结解决,对我们的健康水平,绝对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人为什么会生病?这个问题看似简单,现代科学这么发达的今天,真要给出一个完整的答案,似乎还有点困难。传统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却曾给出个三个原因: 图片:55.jpeg ![]() 1、阴阳失调:中医认为,万物皆为阴阳,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由阴阳两个对立的属性组成的。正常情况下,阴阳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通俗点说,也就是各占百分之五十。于是对人而言,也就形成了一种不寒不热的氛围,这时候的身体,就是健康的。 但是,阴阳却是一种动态的存在,它们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但又彼此制约的关系。这个少了,那个就会多出来,多出来的部分反过来又会制约本就不足的部分,这种“失调”的状态,也就成了我们口中所说的“生病”。 图片:99.jpeg ![]() 2、正气不足:《素问.刺法论》:“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梁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气可干”。《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这是关于“外邪”致病的原因分析,内经认为,人之所以会受外界影响而生病,虽然与外邪的千变万化有关,但根本原因只有一个:正气不足,也就是内经原文中的“其气必虚”。用我们通俗的话说,就是体子虚抵抗力不足。由此衍生出来的“百病生于气”,都是和机体的“正气”有关。 图片:77.jpeg ![]() 3、百病起于过用:《素问.经脉别论》:“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和前面一点不同之处在于,前面说的是“正气不足”,这一条说的主要指起居习惯。比如作息、比如饮食。这对我们现代人养生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 所谓“过用”,也就是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大致来说,无非就是“超出”和“不足”两个部分。就以我们的运动锻炼举例,缺少运动,属于“不足”,是一种过逸;非常辛苦的体力劳动,是一种“超出”,属于过劳。“过”对身体的影响,也就是气血的方面,要不就是让气血消耗,要不就是让气血“懒惰”,两者都会让人生病。 图片:44.jpeg ![]() 因此,在《黄帝内经》看来,我们为什么会生病,也就是:阴阳失调、正气不足以及过用三个方面,这已经基本能涵盖所有的生病原因。那么,人为什么“要”生病呢? 要知道,生病给我们会造成很不好的“体验”,无论是发烧还是怕冷,头痛还是咳嗽,无疑都是很不舒服的感觉。可我们为何还是要生病呢? 这个问题看上去很傻,其实,如果真能澄清它,却能从根本上扭转我们对生病的看法,甚至影响到对某些疾病的认知。 一般来说,大家对疾病的态度,基本都是一种“深恶痛绝”的态度,于是才让我们产生“为什么要生病”的疑问。 但是,您知道吗,有时候,生病其实就是一个暴露问题的窗口。比如最普通的感冒发烧,现代科学已经基本将其分析清楚,也就是细菌或者病毒这些微生物侵入引起的。 感冒后大多会发烧,其实也就是在提醒我们,身体也有了“不速之客”,需要引起警惕。如果不生病,那么,进入机体的细菌病毒就会悄悄地蔓延,最终成为大麻烦,这显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图片:134.jpeg ![]() 因此,为什么“要”生病,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当成一个好事情来看待:这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也能让我们更及时发现身体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早、更好地去解决掉,让身体更加健康。 因此,如果有了这层认识,那么,当我们生病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去寻找生病的原因,从根本上去除那些对身体有害的因素。如果没有这层认识,大多数时候就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感冒发烧?退烧,这么做显然是不合适的。 所以,综合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不难看出,人为什么会生病,原因有三个,可能是身体自身机能的紊乱——阴阳失调,也可能抵抗力不好——是正气不足,或者是自己做得不够好——过用。 而为什么“要”生病,则大可当成一种机体善意的提醒,或者说身体的自我保护来看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