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167回复:1
吃得多还是瘦,小儿胃强脾弱的推拿法
很多宝妈反映,俺家的孩子特别能吃,但是还是瘦、个子小、头发黄,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类孩子多是典型的胃强脾弱能吃不能吸收,孩子当然个子瘦小啦!胃主腐熟收纳,脾主吸收运化。说得通俗一点,胃的功能是把吃到肚子里的食物变成粥状混合物,脾的功能是把其中的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胃强的孩子,当然胃口好,食欲佳,吃得多;脾弱了,脾的吸收运化功能就差了,就没办法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身体需要的营养不能得到满足,自然会个子小、身体瘦,看着像营养不良了。
图片:t01eb8f762012a567e0.jpg ![]() 因此,如果孩子胃强脾弱,家长一定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胃强脾弱的孩子可以通过中药配合刮痧来调理。另外,小儿推拿的方法效果也非常棒,宝妈们不妨一试。 一、基础手法包括补脾经、清胃经、摩腹、揉足三里、捏脊 1.补脾经 用你的左手抓着孩子的手,用您右手的大拇指顺着孩子大拇指桡侧从指尖向指根直推,就是补脾经了,推100次即可。 图片:t012432786f0e4e5243.jpg ![]() 脾经 图片:t015bcac67e1743b42b.jpg ![]() 补脾经 2.清胃经
胃经穴在孩子手掌桡侧大鱼际处,向心为补,离心为清,所以从掌根向指根推就是清胃经了。把孩子抱在怀里,用您的左手抓住孩子的小手,您右手的大拇指放在孩子的胃经上,清50次即可。 图片:t0136d1313f034d032c.jpg ![]() 胃经 图片:t010f281ecf12b5e7c0.jpg ![]() 清胃经 3.摩腹
孩子的胃呀、肠呀都在肚子里,也就是孩子的腹部,顺时针给孩子揉揉肚子,孩子立刻会感觉舒服很多,比吃健胃消食的药都管用。 图片:u=470106899,3184103933&fm=26&gp=0 (1).jpg ![]() 一般鼻梁有青筋的孩子,大多会伴有消瘦、头发黄、个子小等问题。宝妈要记住一句话“肚腹三里留”,啥意思呢,胃肠有疾先找足三里穴。宝妈们还要记住另外一句话“揉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足三里还是个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要穴。足三里穴也很好找,外膝眼下四指的地方就是啦,左右腿各揉1分钟即可。 图片:t015c47677c923f63ad (1).jpg ![]() 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这就是捏脊,从下往上捏7遍。捏脊有调整阴阳,通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等作用。常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小儿疳积及失眠、感冒、发烧等症状。这个手法特别好,宝妈们要牢记! 图片:t0156d582d1eae4fada.jpg ![]() 1.头脑不清加开天门、运太阳、推坎宫 胃强脾弱的孩子,由于营养不能上荣头面,时间长了孩子容易没精神、头晕,这时候要加上开天门、运太阳、推坎宫的手法。天门穴不是一个点,是一条线,由小儿两眉间向上直至额上前发际处。《保赤推拿法》中说:“先从眉心向额上,推二十四数,谓之开天门。”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先贤说得很清楚啦,用您的大拇指推24下即可。 图片:t01a61d2a116cee42c3.jpg ![]() 天门 图片:t0176d57777042bf9a2.jpg ![]() 开天门 |
|
|
沙发#
发布于:2019-11-20 00:58
太阳穴很好找,眉梢向外那个凹陷就是了。很多孩子发烧的时候,头痛得厉害,此时家长可以给孩子按这个穴位,头痛很快就减轻了。因为太阳穴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效果非常好,用大拇指或中指指尖揉就可以了。
图片:t012fcaf7c7638e90b6.jpg ![]() 揉太阳 图片:t019d4b618ff189a22d.jpg ![]() 坎宫 图片:t01ac6236fb2a02bc07.jpg ![]() 推坎宫 双手四指扶着孩子的太阳穴,把大拇指放在眉心上,从眉心向眉梢分推,就是分推坎宫,做30~50次即可。这个手法非常好,它可以疏风解表、止头痛、醒脑明目。所以,如果孩子得了风寒感冒,有头痛、发热等都可以分推坎宫。如果您工作累了,感觉头脑昏沉,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很快就精神了。
2.发烧加上清天河水 天河水穴位偏凉,清天河水可退热除烦,是退热的主穴。天河水在小孩上肢的内侧,从手腕到肘窝成一条直线,从手腕向肘窝方向直推为清天河水,推50次即可。 图片:t013497913b49077f6e.jpg ![]() 天河水 图片:t014a0fd7f013883c66.jpg ![]() 清天河水 3.腹胀、腹痛加揉中脘穴 中脘穴对应的是胃的中部,所以刺激中脘穴可以促进胃的蠕动。中脘穴被称为“万能胃 药”,它治疗的主要是胃病,比如肚子胀、腹泻、便秘、胃痛、吃饭少、反胃等。有些孩子晚上不爱睡觉,翻来翻去的,家长给揉揉肚子,孩子很快就睡着了,这就跟中脘穴有很大关系,揉肚子刺激到胃,胃里舒服了、不堵了,自然就睡着了。图片:t01667b59c8c2c3846f.jpg ![]() 龟尾穴就在我们的尾椎骨处,揉这个穴位可以调理大肠的功能,揉1分钟即可。七节骨穴也非常好找,从第四腰椎到尾椎骨那条直线就是。家长们要牢记,从上往下推是下推七节骨,是泻,可以通便;从下往上推是补,有收敛的作用,可以治疗腹泻。便秘的时候要下推七节骨,100次即可。 图片:t01af0bb125ead683a9.jpg ![]() 揉龟尾 图片:t015346fa86e98a2e61.jpg ![]() 七节骨 5.大便稀加揉龟尾、上推七节骨
这个手法同上,只不过把下推七节骨改为上推即可,次数同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