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第3页 - 药师李的个人空间 - phpwind 9.0
桑寄生(《本经》) 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或槲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前者主产于两广、四川、福建等地;后者主产于河北、辽宁、吉林等。原植物生于山地阔叶林中。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临床用名桑寄生。 【本草汇言】... 全文

2016-12-13 16:47 来自版块 - 本草医典

木瓜(《名医别录》) 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成熟果实。主产于安徽、浙江、湖北等地。原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味酸,性温。归肝、脾经。功效舒筋活络、化湿和胃。临床用名木瓜。 【本草汇言】 《名医别录》:味酸,温,无毒。主治... 全文

2016-12-13 16:46 来自版块 - 本草医典

威灵仙(《新修本草》) 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根及根茎。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山谷或溪边。喜温暖湿润气候,以含腐殖质的石灰质土壤最宜生长。味辛、咸,性温。归膀胱经。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治... 全文

2016-12-13 16:45 来自版块 - 本草医典

五加皮(《本经》) 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和刺五加等同属植物的干燥根皮。前者主产于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后者主产于东北地区。原植物生于海拔200~1600米的灌木丛中。喜温和湿润气候,耐荫蔽、耐寒,以向阳潮湿的山坡、丘陵、河边、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 全文

2016-12-13 16:43 来自版块 - 本草医典

去风湿类简介 以祛除留着于肌表经络风湿、疏通经络、解除痹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风湿痹证主要表现为关节酸痛、筋脉挛急、半身不遂、麻木不仁、下肢痿弱等。本类药性偏于辛燥,辛以通络,燥以祛湿,容易耗伤阴血,故使用本药时应注意避免损伤阴血。另外,痹证多属慢性疾患,... 全文

2016-12-13 16:42 来自版块 - 本草医典

马兜铃(《药性论》) 马兜铃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干燥成熟果实。野生或栽培。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江苏、安徽、黑龙江、吉林等地。原植物生于山谷、沟边、路旁及山坡灌丛中,喜冷凉湿润的气候,耐寒、耐旱,怕涝,忌阳光直射,以湿润肥沃的... 全文

2016-12-13 16:40 来自版块 - 本草医典

海蛤壳(《本经》) 蛤壳为帘蛤科动物文蛤或青蛤等多种海蛤的贝壳。均系野生。主产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原动物喜生活于浅海泥沙中或近海的泥沙质海底。味苦、咸,性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利水消肿。临床用名有蛤壳、煅蛤壳。... 全文

2016-12-13 16:39 来自版块 - 本草医典

葶苈子(《本经》) 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南葶苈子)和独行菜(北葶苈子)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北葶苈子」,后者习称「南葶苈子」。均系野生。北葶苈子主产于河北、辽宁、内蒙古、山东、山西等地,南葶苈子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四川、甘肃等地。原植物生... 全文

2016-12-13 16:37 来自版块 - 本草医典

苦杏仁(《本经》) 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子。多系栽培。主产于东北、内蒙古、华北、西北、新疆及长江、黄河流域各省。原植物适应性强,耐旱、耐贫瘠、抗盐碱、抗寒,生于山坡或平地。味苦,性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效降... 全文

2016-12-13 16:36 来自版块 - 本草医典

紫苏子(《名医别录》) 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多系栽培。主产于湖北、江苏、湖南、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原植物生于湿地、路旁、村野、荒地,或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以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地方最宜生长。味辛,性温。归肺经。功效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 全文

2016-12-13 16:34 来自版块 - 本草医典

紫菀(《本经》) 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多系栽培。主产于河北、安徽、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原植物生于低山阴坡湿地、山顶和沼泽地。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涝、怕旱,除盐碱地外均可生长。味苦、甘,性温。归肺经。功效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临床用名有紫菀、蜜... 全文

2016-12-13 16:33 来自版块 - 本草医典

竹茹(《名医别录》) 竹茹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均系栽培。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原植物常栽培于庭园。喜温暖湿润气候,忌严寒及强风,以背风向阳山坡、村庄附近缓坡平地、或水旁最宜生长。味甘,微寒。归肺、胃经。功... 全文

2016-12-13 16:32 来自版块 - 本草医典

竹沥(《名医别录》) 竹沥来源通竹茹系新鲜的淡竹和青杆竹等竹竿经火烤沥出的液汁。味甘,性寒。归心、肺、胃经。功效清热滑痰。临床用名有竹沥、竹油。 【本草汇言】 《名医别录》:气味甘,大寒无毒,主治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消渴劳复... 全文

2016-12-13 16:31 来自版块 - 本草医典

礞石(《嘉佑本草》) 礞石为硅酸盐类矿石,分青礞石与金礞石两种。青礞石为绿泥石片岩,应用较广;金礞石为云母片岩。我国凡有云母矿山处均产,以四川产为佳。青礞石生于变质区域变质基中酸碱性浸入岩及火成岩、伟晶岩中,是中酸性火成岩的主要造岩矿物之一。味甘、咸,... 全文

2016-12-13 16:28 来自版块 - 本草医典

皂荚(《本经》) 皂荚为豆科植物皂荚树的果实。主产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和四川、贵州等地。原植物生于路旁、沟旁、住宅附近。喜温暖向阳地区,对土壤要求不严,只要排水良好即可生长。味辛,性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效祛痰、开窍。临床用名皂荚。 ... 全文

2016-12-13 16:27 来自版块 - 本草医典

百部(《名医别录》) 百部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多系野生。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广西、贵州、四川、广东、福建、湖北、河北、河南等地。原植物生于向阳灌丛或林下。喜温暖、潮湿、阴凉环境,耐寒、忌积水,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富含... 全文

2016-12-13 16:25 来自版块 - 本草医典

白附子(《名医别录》) 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栽培或野生。主产于河南、陕西、湖北、四川等地。原植物生于阴湿的林下、山涧、水沟和农田中。喜凉爽湿润气候以及阴湿环境,以肥沃湿润的生长壤土最宜生长。味辛,性温,有毒。归胃、肝经。功效祛风痰、定惊搐、... 全文

2016-12-13 16:24 来自版块 - 本草医典

白芥子(《名医别录》) 白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或芥的干燥成热种子。前者习称「白芥子」,后者习称「黄芥子」。均系栽培。主产于安徽、河南、河化、山西、山东、四川等地。原植物温暖湿润气候,较耐旱,喜阳光,以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忌贫瘠、低洼和积水环境。味辛,... 全文

2016-12-13 16:21 来自版块 - 本草医典

白果(《本草纲目》) 白果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成熟种子。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原植物野生于天目山海拔500~1000米的酸性土壤、排水良好地带的天然林中,喜阳、耐寒、耐旱、忌涝。味甘、苦、涩,性平。归肺经。功效敛肺平喘、收涩止带。临床用名银杏、白果。 ... 全文

2016-12-13 16:20 来自版块 - 本草医典

白前(《名医别录》) 白前为萝摩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干燥根茎及根。多系野生。主产于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原植物生于滩边、江边砂砾处,甚至半浸于水中。喜温暖湿润气候,以土层深厚肥沃的的腐殖质土壤最宜生长。味辛、苦,性微温。归肺经... 全文

2016-12-13 16:19 来自版块 - 本草医典



返回顶部